合资车绝地反击!半年销量逆势上扬背后的三重变革

价格透明化、油车智能化、研发本土化,曾经被唱衰的合资车企正以一场静默革命夺回失地。

当全网热议自主品牌碾压合资车时,一组数据悄然扭转了市场认知:2025年上半年,上汽大众销量达52.3万辆,同比增长2.3%;一汽-大众销售43.61万辆,增长3.5%;更令人惊讶的是一汽丰田狂卖37.78万辆,增速高达16%

就在市场份额跌破30%的“生死线”之际,主流合资车企上演集体逆袭。广汽丰田实现36.42万辆的稳定增长,上汽通用销量24.51万辆,同比增长8.64%。连丰田中国整体销量(含雷克萨斯)也达到83.77万辆,同比增长6.8%,创下近四年最佳成绩。

合资车绝地反击!半年销量逆势上扬背后的三重变革-有驾

01 市场分化,合资阵营的冰火两重天

2025年中国车市格局正经历深刻裂变。乘联会数据显示,上半年合资车企整体市场份额下滑6.2个百分点至28.8%的历史低位,首次跌破30%心理防线。德系与日系收缩明显,但内部呈现剧烈分化。

一边是溃败者离场。广汽菲克长沙工厂经历第五次流拍,这个曾投资170亿的合资品牌因战略错位、股东内耗和电动化迟钝彻底崩塌。东风本田销量同比下滑接近四成,成为市场洗牌的牺牲品。

另一边是变革者重生。丰田成为日系阵营中唯一逆势增长的力量,其上半年销量超过本田和日产在华销量的总和。大众双雄稳守近百万辆基盘,上汽通用则终结连年下滑,实现8.64%的强劲反弹。

合资车绝地反击!半年销量逆势上扬背后的三重变革-有驾

雷克萨斯成为唯一正增长的进口豪华品牌,上半年销售8.56万辆。而美系阵营中,江铃福特销量同比激增69.7%,展现美式肌肉。

市场正用残酷的筛选机制宣告:拒绝本土化的合资模式注定消亡,而拥抱“中国智慧”的玩家,正在新能源赛道上夺回话语权。

02 价格革命,“一口价”终结4S店套路

“没有卖不出去的车,只有卖不出去的价。”北京现代经销商的感慨道破玄机。当全新伊兰特降价至6.98万起,6月销量立即突破万辆,环比增长120%。

价格透明化成为合资阵营的杀手锏。去年8月,上汽大众率先将途岳新锐定为7.99万元“一口价”,消灭议价套路;别克昂科威Plus跟进后,12月销量同比暴涨198.2%。

今年2月,上汽通用别克宣布全系新能源车执行全国统一价,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广汽丰田、东风日产、南北大众迅速效仿。一汽-大众甚至加码“燃油车终身质保”,将用户焦虑转化为购买信心。

合资车绝地反击!半年销量逆势上扬背后的三重变革-有驾

这场透明化革命直击消费痛点。北京现代全新途胜L降至11.98万起,库斯途13.98万起,直接“击穿同级市场地板价”。丰田更是激进:卡罗拉双擎全国统一“一口价”8.98万起,比之前直降4.2万;亚洲龙补贴后13.98万起,杀入紧凑型车价格区间。

当价格迷雾散去,合资品牌的价值重新被消费者看见。

03 油电同智,燃油车的科技逆袭

“燃油车用户要的不是淘汰油车,而是让油车‘更聪明’。”一汽-大众经销商道出关键。当全新探岳L以智驾为核心卖点,推动探岳家族上半年销量暴涨38.8%,87205辆的成绩单印证了这一判断。

合资品牌正通过智能化升级为燃油车注入新生。上汽大众的帕萨特Pro、途观L Pro搭载L2+级智驾系统,让传统燃油车实现高速NOA导航辅助驾驶。结果帕萨特家族上半年卖出11.7万辆,途观家族贡献9.1万辆,成为合资中型车销冠。

合资车绝地反击!半年销量逆势上扬背后的三重变革-有驾

广汽丰田的“黄金三角”——凯美瑞、汉兰达、赛那三大旗舰燃油车销量同比增长30%,占品牌总销量近半。其中凯美瑞6月销量突破2万辆创历史新高,上半年以98124辆的成绩稳居B级车标杆。

上汽通用昂科威Plus销量增幅近200%,证明智能化赋能下燃油车仍有结构性机会。政策助力同样关键:截至6月底,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累计申请量达412万份,6月近70%的私人购车受益于此政策,推动消费升级。

04 本土觉醒,合资新能源的中国方案

东风日产N7的逆袭故事成为行业教科书:4月上市仅卖出665台,5月飙至3034台,6月直接冲到6189台!成功密码在于其65%的中国供应链占比——华为智驾方案、宁德时代电池、高德地图。

合资新能源的本土化转型正结出硕果。广汽丰田铂智3X将激光雷达智驾价格打到15万内,高阶智驾版本置换后仅13.98万,上市三个月订单破3万辆,连续蝉联合资新能源销冠。

合资车绝地反击!半年销量逆势上扬背后的三重变革-有驾

丰田的研发革命更具标志性。今年初,丰田将位于常熟的研发中心更名为“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并整合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和比亚迪丰田的研发机构,构建独立研发体系,将决策权从日本移转至中国本土。

丰田建立“中国首席工程师体制”,让本土团队主导研发。今年6月上市的bZ5正是一汽丰田首款由中国团队全权定义的新能源车,以12.98万-15.98万元的定价,比同级竞品直接拉低3万~5万元门槛。

通用汽车本土研发的“逍遥”架构则全面布局三大电动技术路径,推动其二季度在华新能源销量大增50%。

05 深层变革,从组织架构到全球协作

当一汽-大众4月启动组织变革,将传统“前台-后台”模式改为“前台-中台-后台”三段式架构时,行业并未料到这场涉及数万人的改革,从启动到落地仅用60天。这场闪电变革揭开了合资车企深层转型的序幕。

决策机制正发生根本转变。丰田的REC体制把研发决策权下放给中国团队;日产宣布追加100亿投资中国电动车研发;一汽丰田销售总部干脆从北京迁到天津,只为离工厂更近。

合资车绝地反击!半年销量逆势上扬背后的三重变革-有驾

大众在合肥设立最大研发中心,聚焦智能电动车本土研发;丰田推行在华三大本地自主研发举措,将车型开发权交由中国团队主导。这些变革的核心,是将决策链条从“德国审批→中国执行”变为“中国提案→全球协同”。

供应链重构同样深刻。广汽丰田铂智3X中国供应商占比达65%,代表着丰田从“精益生产”向开放“育成采购”的转变。这种深度绑定关系提升了供应链灵活性,更意味着中国方案或将反哺全球车型。

上汽大众与百度、Momenta等十余家科技企业共建智能生态;广汽丰田则成为首家同时与华为、小米合作的合资厂商——铂智7将开放硬件生态接口接入小米“人车家”生态,同时搭载鸿蒙智能座舱5.0和华为DriveONE电驱系统。

06 任重道远,转型之路的未完待续

尽管主流合资车企交出亮眼成绩单,但隐忧犹存。整体市场份额28.8%的数据仍处历史低位,部分二线合资品牌仍在生死线上挣扎。豪华车市场更掀起降价风暴:捷豹XEL最大降幅突破50%,奔驰CLA降价15.46万,奥迪A6L降幅达42%。

新能源转型的深度与速度仍是关键挑战。虽然广汽丰田铂智3X等车型成功破局,但合资阵营新能源渗透率仍普遍低于自主品牌。长安马自达凭借EZ-6将渗透率从零提升至30.8%的成绩,反衬出多数合资厂商在电动化上的滞后。

合资车绝地反击!半年销量逆势上扬背后的三重变革-有驾

业内专家指出,随着电动车技术进步和充电设施完善,燃油车市场份额还会继续萎缩。合资品牌需要持续加大新能源研发投入,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布局,提升售后服务水平。

本土化战略的贯彻深度将决定成败。丰田中国总经理李晖强调:“要造出真正满足中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就必须运用中国人的头脑和方法,聚焦中国人的思维来进行产品研发。” 这种理念能否全面落地,仍需时间检验。

下半年,上汽大众将推出新款凌渡L、朗逸Pro及上汽奥迪全新车型;一汽-大众投放全新揽境、速腾L;丰田则将推出全新一代RAV4等车型。这些新车的市场表现,将成为检验合资转型成色的试金石。

合资车绝地反击!半年销量逆势上扬背后的三重变革-有驾

上海外高桥的丰田4S店里,销售经理指着展台中央的铂智3X激光雷达版介绍:“把激光雷达智驾价格打到15万内,三个月订单破3万,秘诀就三个字——本土化。”

玻璃幕墙外,一辆悬挂“试驾铂智3X”横幅的车辆驶过华为研发中心。这家日本车企的中国工程师团队正与华为、Momenta合作开发下一代智驾系统,决策权已从名古屋转移到上海。

合资车的方向盘,正被一双中国手稳稳握住。当研发中心东迁、决策链缩短、中国工程师登上首席岗位,这场始于价格战的生存之争,已演变为百年汽车工业的全球化重构。#热点观察家#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