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 Ultra马力门:53万买的超跑被砍半,车主怒了!

# 小米SU7 Ultra马力限制风波:车主怒了!

## 事件起因

最近,小米SU7 Ultra的车主们彻底坐不住了!

这款号称“地表最强四门量产车”的顶配车型,上市时以1548匹马力、1.98秒破百的狂暴性能疯狂出圈,不少消费者冲着这份“速度与激情”豪掷53万下单。

## 最新动态

但最近,小米通过OTA升级突然将车辆动力限制到800匹,车主们直接炸锅:

- “我花50万买的是1500匹,现在直接砍半?

这不是虚假宣传吗!

- “要么退钱,要么恢复性能!

## 厂商解释

其实,小米的“锁马力”操作早有端倪。

早在3月初,官方就明确表示,新车交付后前300公里会强制开启“驾驶安全保护”,限制最高时速和动力输出,车主需要通过车机学习《驾驶安全注意事项》并通过考试,才能逐步解锁狂暴模式。

小米SU7 Ultra马力门:53万买的超跑被砍半,车主怒了!-有驾

## 问题核心

但问题在于,大部分消费者购车时只记住了“1548匹马力”的卖点,却忽略了“安全限制”的小字条款。

## 安全事故

更尴尬的是,SU7 Ultra的首撞来得比解锁教程还快——北京金港赛道上,一辆SU7 Ultra因转向不足冲出赛道,车头撞烂、气囊全开,维修费预估20万。

类似事故频发后,雷军连夜喊话车主“一定注意安全”,小米也紧急上线“赛道驾驶安全指南”,甚至要求车主考完试才能用赛道模式。

## 作者观点

说实话,这事儿小米有苦衷,但吃相也确实难看!

### 厂商立场

作为博主,我理解厂商的无奈:1500匹马力对普通人来说,就像给小学生发了一把加特林,危险系数拉满。

从首撞事故就能看出,电车瞬间爆发的扭矩和延迟几乎为零的动力响应,连专业赛道都能冲出轮胎墙,普通马路更是不敢想。

小米SU7 Ultra马力门:53万买的超跑被砍半,车主怒了!-有驾

### 问题本质

小米强行锁马力,本质是怕车主把“速度玩具”开成“马路杀手”,但问题在于——你卖车时把马力当核心卖点,交付后却用“安全”当借口砍性能,这不是又当又立吗?

### 沟通问题

更让车主寒心的是沟通方式。

当初宣传时,直播间里雷军激情讲解“1548匹马力拳打保时捷”,官网详情页用超大字体标注“1.98秒破百”,但关于“300公里限制”“强制学习”的提醒,却藏在说明书第27页。

如今一句轻飘飘的OTA升级,就让车主们花50万买的“超跑”秒变“家用车”,这哪是技术调整?

分明是单方面毁约!

## 车主诉求

有车主算了一笔账:如果按马力收费,被锁掉的700匹至少值20万,小米是不是该退差价?

## 安全责任

当然,我坚决反对无脑飙车!

那些深夜在市区飙到303km-h的SU7 Ultra车主,根本是在玩命。

小米SU7 Ultra马力门:53万买的超跑被砍半,车主怒了!-有驾

小米官方数据也显示,93.7千瓦时的电池配上350km-h极速,一旦失控相当于“2.36吨的炸弹”。

### 厂商责任

但厂商不能把安全责任全甩给消费者——既然敢卖1500匹,就该配套更完善的驾驶培训,而不是等事故发生了再搞“马后炮”考试。

### 行业对比

看看保时捷Taycan Turbo GT,200万的车价里包含了专业教练陪练;特斯拉Model S Plaid交付时强制观看安全视频。

反观小米,卖车时吹性能,出事了怪用户,这波操作实在败好感!

## 事件反思

小米SU7 Ultra的“马力罗生门”,本质是新能源车狂卷参数的副作用。

当车企为了抢眼球拼命堆马力、刷零百,却忽视用户真实使用场景时,类似的矛盾只会越来越多。

## 结语

作为消费者,我们要清醒:马力不是数字游戏,安全才是驾驶的底线;作为厂商,更该牢记:卖车不是一锤子买卖,尊重和坦诚才是长久之道。

小米SU7 Ultra马力门:53万买的超跑被砍半,车主怒了!-有驾

老铁们,你们觉得小米该不该锁马力?

53万买的车性能砍半,能要求退钱吗?

评论区吵起来!

点赞破万,下期深扒小米SU7 Ultra的赛道培训到底有多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