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丰田埃尔法这款车的新闻在网上可以说是传得沸沸扬扬。
很多人都在说,那台以前买车不光要全款,还得额外再掏出三十多万“茶水费”才能提车的“神车”,现在风光不再了,加个两万多块钱,销售就恨不得把钥匙塞你手里。
这个消息听起来,确实让很多人感到惊讶,甚至有些不敢相信。
毕竟,埃尔法在中国市场上,一直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不仅仅是一辆交通工具,更像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一个“移动的会客厅”。
那么,这个持续了多年的“加价神话”,难道真的要破灭了吗?
丰田这盘棋,到底是怎么了?
为了搞清楚真实情况,很多人也像记者一样去打听了一圈,结果发现事情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在北京的一家丰田4S店里,销售人员的回答很直接,也充满了无奈。
他们说,现在别说加价多少钱了,店里根本连一台现车都没有。
想买车?
可以,先登记,然后就得等厂家的配额通知。
这个配额什么时候能下来,谁也说不准。
而在上海,情况也差不多,销售人员干脆地表示,不是他们不想卖,是丰田根本不给他们车,申请报告递上去好几份,都没有回音。
这就让人觉得奇怪了,按理说,如果价格降了,应该是经销商急着清理库存,怎么会反过来变成无车可卖的局面呢?
在杭州,一位经销商透露了更多信息。
他们店里最新款的埃尔法确实已经卖完了,当时加价的幅度也不算太高。
但是,他们手里还有几台老款的库存车,如果要买,还是得加价十万块钱。
这一圈问下来,我们大概能拼凑出一个事实:所谓的“加价崩盘”,并不是说埃尔法在大甩卖,而是市场对它的高价和稀缺性不再像以前那样狂热追捧了,导致整个销售链条出现了混乱。
而这种混乱的根源,其实就出在丰田自己身上。
多年以来,丰田在中国市场对埃尔法采取了一种非常特殊的销售策略,说白了就是“饥饿营销”。
他们严格控制着供给量,每年分配给每家4S店的配额少得可怜,据说有的店一年就只有两三台车。
这种做法,就好像是故意在市场上制造一种“物以稀为贵”的紧张气氛。
福建的一位销售就曾抱怨过,他们店里今年的配额早在上半年就用完了,现在有客户想买,只能劝他们等到明年。
更有意思的是,丰田甚至连车身的颜色都要搞限量供应,比如经典的黑色款,可能今年就只在特定区域销售,其他地方的消费者想买都买不到。
这种玩法,在过去市场选择少的时候,确实很有效,它成功地把埃尔法打造成了一款具有社交属性的奢侈品,让很多人觉得,能加价买到它,是一种实力和地位的体现。
然而,时代真的变了。
过去那套屡试不爽的老办法,在今天这个汽车市场里,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全球竞争最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里,已经行不通了。
消费者为什么突然之间就不愿意再为丰田的这种“傲慢”买单了呢?
原因非常简单,因为我们有了太多更好的选择。
就在去年,一款名为腾势D9的国产MPV异军突起,上市仅半年时间,销量就突破了六万辆,一举成为了年度MPV市场的销售冠军,这个成绩让整个行业都为之震动。
在更高端的市场上,另一款国产车极氪009,甚至在中国香港这个曾经被埃尔法牢牢统治的市场上,成功地把它挤下了销量榜首的位置。
这些国产新车的出现,对埃尔法形成了真正的“降维打击”。
首先,最直接的就是价格。
当埃尔法连车带加价轻松突破一百万大关的时候,腾势D9和极氪009这些车,用三四十万的价格,提供了丝毫不逊色甚至超越埃尔法的乘坐体验。
这种巨大的价格差异,让任何一个理性的消费者都得掂量掂量。
其次,是产品力上的全面超越。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花一百多万买的埃尔法,车内的科技配置其实相当落后,车机系统可能还不如一部几千块的智能手机流畅,甚至连现在很普及的手机无线充电功能都没有。
反观我们的国产MPV,车内的大屏幕、智能语音助手、高级音响、车载冰箱、航空座椅按摩加热通风,这些配置几乎都是标配。
更重要的是,在核心的驾驶技术上,当埃尔法还在使用那套相对老旧的油电混动系统时,我们的国产车已经用上了更先进的插电式混动和纯电技术,动力更强,也更环保。
这种全方位的对比,让消费者的心态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以前,买埃尔法可能是为了“面子”,为了在生意场上获得一种认可。
但现在,如果你还花大价钱去买一辆配置落后、体验一般的进口车,可能在别人眼里,就不再是“有实力”,而是“不懂车”或者“冤大头”。
北京一位原本打算购买埃尔法的大爷,在体验过腾势D9后就果断改变了主意,他的话很能代表现在很多人的心声:“埃尔法又贵,提车又要等那么久,配置还跟不上时代。国产车现在做得这么好,价格合适,配置又高,我为什么不选一个一步到位的呢?”
面对市场的剧变和国产车的强势崛起,丰田的反应却显得异常迟缓和固执。
很多人都想不通,为什么丰田至今都不愿意把埃尔法这款利润丰厚的车型进行国产化。
要知道,一旦国产,高昂的关税和运输成本就能省下来,价格自然就能大幅降低,竞争力也会随之提升。
但丰田似乎宁愿看着市场份额被对手一点点蚕食,也要守着那份所谓“进口车”的身份。
在技术上,他们也同样保守,当竞争对手们都在电动化和智能化上飞速前进时,丰田却还在原地踏步。
如今,走进丰田的4S店,你会发现看埃尔法的客户群体也发生了变化,大多是些上了年纪、比较念旧的中年消费者,而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几乎都涌向了那些设计新潮、科技感十足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有销售透露,他们店里上半年腾势D9的销量,差不多是埃尔法的五倍。
这个数据,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整个中国的进口车市场都在持续萎缩,去年的总进口量甚至还不到十年前的一半。
专家们都在建议这些传统进口品牌要尽快调整策略,要么加速本土化生产,要么就推出真正有竞争力的电动化产品。
但丰田好像还在犹豫,还在观望,或许他们还在期待那个可以随意加价的黄金时代能够回来。
但市场的浪潮是不会等人的,消费者的选择已经给出了最响亮的回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