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雷克萨斯ES的纯电版一经亮相,便掀起一阵不小的波澜。
现场人潮涌动,宛如当年洛阳纸贵,争睹盛况。
雷克萨斯这出“纯电化”的豪赌,无疑是向新能源市场发起了强烈的挑战。
新款ES的外观,可谓是脱胎换骨。
前脸那块封闭式格栅,官方称之为“未来感设计”,但在我看来,它更像一位含蓄内敛的东方美人,与以往那款沉稳内敛的ES形成鲜明对比。
曾经,ES是成功人士的代名词,车钥匙配真皮套,别在腰间,那份气度,如同李白诗中“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迈。
如今,它却换上了一副现代时尚的新装,这种转变,着实令人耳目一新,也让人不禁产生些许疑惑。
展台旁,“入华二十周年”的字样格外醒目。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独特的香气,那是高级绿茶的清香,夹杂着电离空气的微微清冽,这便是科技的“味道”。
一位雷克萨斯工程师,用略显拘谨的普通话,细致地讲解着那条被戏称为“虾线”的黑色装饰条的空气动力学设计。
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一位时尚达人打断,她兴奋地询问车标能否设计成炫酷的跑马灯效果。
全场哄堂大笑,工程师脸上的表情,像极了《红楼梦》里薛蟠听了宝玉的戏谑之后尴尬的神情。
这辆车的设计,可谓是中西合璧,兼具东方文化的含蓄和西方科技的张扬。
全息投影打出“新纺锤形车身”几个大字,瞬间将我的思绪拉回到二十年前,那时,第一代ES在广州街头行驶,那份尊贵,如同王熙凤初入荣国府时的盛气凌人。
如今,曾经象征身份地位的大型格栅,已被精简为细长的LED灯带,这转变,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将军,卸下戎装,换上了便服。
我坐进车内,真皮座椅柔软舒适,仿佛置身于柔软的云朵之上。
27英寸的超大联屏,科技感十足,开机画面更是别出心裁,将雷克萨斯标志性的“折布纹理”以动态影像呈现,细节之精妙,令人叹为观止。
销售人员介绍说,中控台虽然是触屏设计,但却保留了类似日式和纸的细腻触感。
轻触屏幕,隐藏式出风口便悄无声息地开启,送来带着淡淡线香清香的微风。
这种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的设计理念,却也让人产生一种“东施效颦”的错觉,仿佛将一位精通古琴的大家,请去演奏电吉他,虽然也能奏出乐曲,但却少了些韵味。
动力系统方面,宁德时代电池的应用,无疑是这辆车最大的亮点。
在展会后台,我无意中听到几位资深车商的对话,他们对雷克萨斯这次电动化转型,褒贬不一,有人认为雷克萨斯过于急于求成,盲目追赶新势力车企的浮夸风格,也有人认为,这是雷克萨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之举。
销售人员则向我展示了ES500e的各项参数:715公里的续航里程,以及在零下10℃也能实现快速充电的技术优势。
这种技术合作,就像将一位擅长烹制法式大餐的大厨,请去烹饪川菜,虽然也能做出美味佳肴,但却少了些原有的特色。
然而,在比亚迪展台,一位投资人却对雷克萨斯的举动赞赏有加,他认为雷克萨斯选择宁德时代,预示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的巨变。
试驾环节,后轮转向系统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这辆车身尺寸不小的车,在狭窄的试驾场地里,却能灵活地穿梭自如,宛如游鱼般轻盈。
那细微的机械运作声,仿佛带我回到了驾校学车时,教练那声嘶力竭的喊叫声。
这辆新车,既有DIRECT4智能四驱系统带来的安全感,又有马克莱文森音响带来的听觉盛宴,这种科技与传统的融合,既令人兴奋,又让人感到些许不适应。
那些曾经驾驶着老款ES叱咤风云的成功人士,面对这辆集各种高科技于一身的新车,内心或许也会产生些许迷茫。
在车展的最后一天,一位佛山车商的一番话,道出了这背后的时代变迁:过去,广东年轻人买雷克萨斯,看中的是品牌和身份象征;而今,他们更关心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
在车展上,我看到老车主们对新款ES爱恨交加的表情,也看到年轻人们对新技术的热情拥抱。
新旧更迭,时代变迁,一切都在悄无声息地发生着。
雷克萨斯的这次转型,能否成功,仍有待时间的检验。
那些曾经的忠实用户,是否会继续选择雷克萨斯?
新一代消费者,又是否会为雷克萨斯的品牌溢价买单?
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