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小米汽车正面临其上市以来的首次重大挑战,一次涉及近11.7万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的召回行动,暴露了其辅助驾驶系统在极端场景下的识别不足。
2025年9月1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发布公告,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向该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即日起召回共计116,887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
这些被召回的车辆生产于2024年2月6日至2025年8月30日期间。召回公告显示,问题出在车辆的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上——在某些情况下,该系统对极端特殊场景的识别、预警或处置可能不足,若驾驶员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增加碰撞风险。
01 召回范围:两款具体车型
根据召回信息,本次召回涉及两个具体的召回编号。
第一个是召回编号S2025M0149I,涉及XMA7000MBEVR2和XMA7000MBEVR5车型,共计98,462辆。
第二个是召回编号S2025M0150I,涉及BJ7000MBEVR2车型,共计18,425辆。两者合计116,887辆。
这也是小米汽车自2024年3月正式上市并在同年4月开启交付以来,首次大规模召回行动。
02 问题本质:L2辅助驾驶的局限性
本次召回的核心问题是车辆在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开启的某些情况下,对极端特殊场景的识别、预警或处置可能不足。
这意味着在遇到一些复杂路况或罕见交通场景时,系统可能无法做出正确判断和反应,需要驾驶员及时接管控制。如果驾驶员未能及时干预,可能会增加发生碰撞的风险。
L2级辅助驾驶本质上仍是一种驾驶辅助系统,而非完全自动驾驶系统,要求驾驶员始终保持注意力并对车辆负责。
03 解决方案:OTA远程升级软件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表示,将通过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升级软件,以消除安全隐患。
这意味着车主不需要将车辆开到维修中心,即可通过互联网完成软件更新,大大降低了召回的成本和车主的時間投入。
OTA技术已成为新能源汽车解决软件问题的常用手段,具有高效、便捷的特点。
04 历史背景:安全事故的警示
此次召回行动发生在一起严重交通事故之后。今年3月29日,一辆小米SU7电动车在安徽高速公路发生严重交通事故,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辅助驾驶状态,发生碰撞后车辆爆燃,造成三人身亡。
虽然事故调查结果尚未正式公布,但这一事件无疑增加了公众对辅助驾驶系统安全性的关注。
小米SU7是小米进军汽车领域的第一款量产产品,起售价为21.59万元人民币。SU7提供标准版、Pro版、Max版三个配置版本,标准版为配置最低的一款。
05 技术差异:标准版的简化配置
官方资料显示,标准版搭载的辅助驾驶系统为“Xiaomi Pilot Pro”,而另外两个高配置版本所搭载的系统则是“Xiaomi Pilot Max”。
两者较为明显的区别是标准版完全没有配备激光雷达,仅搭载1个毫米波雷达,算力水平也较低。这可能是标准版在极端场景下识别能力不足的技术原因。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本次召回仅针对标准版车型,而不涉及Pro和Max版本。
06 市场影响:股价应声下跌
召回消息发布后,小米的股价一度下跌逾2%。市场对大规模召回行动往往反应消极,担心其可能带来的财务影响和品牌声誉损失。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主动召回也体现了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和对安全问题重视态度。
截至2025年7月初,小米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曾透露小米SU7累计交付量已接近30万辆。这意味着本次召回影响了超过三分之一已交付的SU7车辆。
07 车主应对:如何获取召回信息
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表示将以短信、手机APP等方式,通知相关车主。
用户也可致电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客户服务热线:400-182-6888,了解此次召回的详细信息。
此外,车主也可登录市场监管总局召回中心网站www.samrdprc.org.cn、www.recall.org.cn,或关注微信公众号(SAMRDPRC),了解更多信息,反映缺陷线索。
结语:
小米汽车回应迅速,将通过OTA远程升级为召回车辆免费升级软件。
车主无需前往维修点,即可完成修复。这种高效的解决方式避免了传统召回带来的不便。
小米SU7是小米进军汽车领域的首款产品,自2024年4月交付以来,已接近30万辆的累计交付量。
此次召回虽然影响范围不小,但也是智能汽车成长路上的必要历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