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车圈,简直就是一出年度苦情大戏,主角们一个个演技爆棚,眼泪说来就来。
一帮车企,也不知道是不是商量好的,突然集体戏精附体,哭天抢地,说自己被“黑公关”、“车企水军”欺负得活不下去了。
那份委屈,隔着屏幕都能把我熏个跟头,不知道的,还以为谁把他们家充电桩给拔了。
讲真,要说收拾这帮躲在网线后面的键盘侠,我绝对是第一个摇旗呐喊的。
咱们这些码字的,哪个没被“水军”的口水淹过?
好端端一篇技术分析,评论区愣是被搞成了大型复读机现场,有价值的评论全被冲得一干二净,你说这火气噌地一下不就上来了?
而且,这浑水里确实有真正在“渡劫”的。
你看比亚迪,自从销量一骑绝尘,成了班里的第一名,那明枪暗箭就没停过,泼脏水的都快能开个洗车行了。
还有理想汽车,也是隔三差五就得面对一波莫名其妙的舆情风暴,什么“车主素质”都成了攻击点,这背后要是没点“组织”安排,鬼都不信。
这种针对头部玩家的恶性新能源汽车竞争,必须得下狠手整治,不然市场就彻底乱套了。
可魔幻的地方就在这儿。
就在这些真正被打了的“武林高手”准备清理门户的时候,一群在旁边看热闹的、甚至都排不上号的“路人甲”,也跟着冲了出来,捶胸顿足,哭得比谁都大声:“我们也被打了!打得好惨啊!”
我每次看到这种新闻,脑子里就三个字:你也配?
这就好比泰森在拳台上被人下了黑手,结果台下几个练公园太极剑的大爷也跟着喊:“黑幕!裁判不公!刚刚有人用眼神偷袭我!”
这不扯淡吗?
这帮跟着瞎起哄的品牌,基本都有个共同特征:销量数字得用显微镜看。
他们的新车发布会,可能就是这辈子最高光的时刻了,靠着媒体老师们的“人情稿”热闹两天,然后就跟石沉大海一样,再也听不见响儿。
这种在市场上几乎没有存在感的角色,连给别人当靶子的资格都没有。
你说谁家钱多得烧得慌,花钱雇一帮车企水军去攻击一个大家都快忘了的品牌?
图什么?
难道是嫉妒他家食堂的饭菜香?
那他们为什么非要挤上这个“受害者”的舞台,还要抢个前排C位呢?
门道很简单,两个字:演戏。
首先是演给消费者看。
很多车卖不动,压根就不是别人黑你,纯粹是自己不争气。
要么是产品力差得一塌糊涂,要么是定价自信得莫名其妙。
用户的骂声,那都是真金白银买回来的教训。
现在可好,“黑公关”这口大锅一甩,所有问题都烟消云散了。
“唉,不是我们车不行,实在是友商太阴险,嫉妒我们的才华,所以才发动汽车黑公关抹黑我们!”
你听听,这台词一念,一个产品失败的案例,瞬间就升华成了一部“天才陨落”的悲情史诗,简直是感动自己,恶心别人。
更重要的一出戏,是演给后面的投资人看的。
几个亿的真金白银砸进去,连个水花都没见着,这怎么跟金主爸爸交代?
直接承认自己无能?
那以后还怎么在圈里混。
这时候,“水军”就成了救命稻草。
“老板您放心,我们的产品是划时代的!就是因为太优秀了,动了别人的蛋糕,所以才被疯狂攻击!等我们打退了这波‘黑恶势力’,比亚迪销量都不是梦!”
至于这股“黑恶势力”到底是谁,对不起,天机不可泄露。
反正,钱没白花,只是运气不好。
这套路,比宫斗剧还精彩。
所以啊,这车圈的眼泪,你得看清楚了再决定要不要信。
有些是真的委屈,是真刀真枪拼杀出来的伤痕。
而有些,不过是鳄鱼的眼泪,咸得发腻,目的就是为了让你心软,然后趁机再从你兜里掏点啥。
下次再有哪个车企哭哭啼啼,咱也别急着同情,先打开销量排行榜看一眼。
毕竟,连上战场的资格都没有,哪来那么多挨枪子的故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