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扔下“责任炸弹”,智驾圈炸锅了!
7月9日,比亚迪一纸公告让整个汽车圈彻底沸腾:“搭载天神之眼的车型,智能泊车出事我全赔! 不限时间、不设上限、连二手车主的损失都管! ”
一、兜底政策有多“狠”?
终身捆绑,甩都甩不掉
比亚迪的兜底覆盖全系天神之眼车型(A/B/C平台),从7.88万的海鸥到百万级的仰望U8,只要用智能泊车出事,修车钱、第三方损失、人身伤害赔偿全归比亚迪承担。 ,二手车过户照样赔,连首任车主的限制都直接取消。
友商的“遮羞布”被撕了
对比当前行业方案:
鸿蒙智行:送12个月兜底,最高赔500万,过期作废;
小鹏汽车:每年交239元买智驾险,行车+泊车全包需走保险流程;
其他车企:出事? 走保险吧,明年保费涨多少自己扛。
而比亚迪直接跳过保险公司,用户一个电话售后全接管,保费一分不涨。
免责条款? 早防着“碰瓷”了
三种情况不赔:私自改装车辆、没按操作手册乱用、事故责任在第三方。 甚至建立“用户信用黑名单”,恶意索赔直接行业封杀。
二、比亚迪的底气从哪来?
数据霸权:每天绕地球1100圈
截止5月底,比亚迪智驾车型累计销量超71万辆,每天狂扫4400万公里真实路况数据,相当每天绕地球1100圈。 这些数据让天神之眼在窄车位、斜列位等复杂场景的泊车成功率飙到94%,悬空障碍物识别率98.7%。
史上最强OTA:连后视镜都自己收了
就在宣布兜底前一天,比亚迪推送天神之眼最大规模OTA升级:
泊车新增三速调节+车头泊入+偏置泊车,窄车位自动收后视镜;
行车场景实现环岛通行+施工路段绕行,夜间AEB刹停响应速度提到80km/h。
5000人工程师军团+1173亿现金压舱
比亚迪智能驾驶团队扩至5000人,全栈自研算法到芯片;账上趴着1173亿现金,平均每辆智驾车备着10万“赔偿准备金”。 更在全国布设200个智驾专项服务中心,AI定损24小时出结果。
三、消费者用钱包投票:安全才是真刚需
政策发布首周,比亚迪智驾车型订单量环比暴涨45%,进店量翻倍。 一位刚提海鸥的车主直言:“以前销售吹算力多牛,现在我只问,出事你赔吗? ”
行业调研印证:72%用户因责任模糊拒绝用智驾,而兜底政策让相关咨询骤降68%。
四、友商集体失眠:跟不跟都是死局
不跟? 10万以下市场直接崩盘! 比亚迪海鸥智驾版把L4级体验打到7万级,竞品同价位车型连智驾硬件都没装。
跟? 成本扛不住! 小鹏的智驾险年费239元尚且依赖保险分摊,而比亚迪靠规模化把天神之眼C硬件成本压到3000元,友商跟进等于自掏腰包填无底洞。
,比亚迪用“泊车兜底”卡位L4责任标准,既然敢对低速场景全负责,下一步城市领航、高速领航呢?
五、保险和法律体系被逼“连夜改剧本”
保险公司急转弯:平安火速推出“智驾无忧险”,比亚迪用户保费比行业平均低15%;
法规破冰提速:《道路交通安全法》修订草案已明确L4事故责任归属,北京L3试点从高速扩至城市道路。
一位保险精算师吐槽:“以前智驾是涨保费的理由,现在成了折扣筹码,这世界变得太快! ”
六、争议漩涡:比亚迪的阳谋藏雷?
百万销量=百万个“炸弹”?
今年1-5月比亚迪智驾车销量已超71万辆,全年或破百万。 有业内人士质疑:“哪怕事故率仅0.001%,百万车主也会出100起事故,只要一次‘比亚迪全责’的判决上热搜,品牌就炸锅! ”
售后体系面临“地狱级挑战”
过去保险公司处理小剐蹭尚且扯皮,如今比亚迪要直接面对用户索赔。 已有车主担心:“如果售后咬定是我操作失误不赔,谁来监督比亚迪? ”
这场由比亚迪点燃的“责任革命”,正在倒逼全行业回答一个灵魂问题:当技术参数吹嘘已成过去式,谁敢把用户性命扛上肩膀,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