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聊起买车,是不是都挺头疼的?
想买个纯电车吧,开起来是真安静也省钱,可一想到出远门就得提前规划好充电桩,万一节假日高速上排大队充电,那滋味可不好受,这“里程焦虑”就像个心病。
那回头买油车?
加油是方便,可现在这油价,每次去加油站心都得颤一下,而且开惯了电车再开油车,总觉得发动机嗡嗡响,不够高级。
很多人就在这中间摇摆不定,感觉怎么选都有遗憾。
不过,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东西,好像一下子就把这两个难题都给解决了,那就是“大电池混动车”。
可能有人会说,混动车不是早就有了吗?
不新鲜。
哎,此一时彼一时的,现在的混动跟以前的可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了。
它就像是把纯电车和油车的优点拿过来,缺点都给扔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它真的是我们普通老百姓从油车过渡到纯电车最好的选择吗?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这事儿聊透彻。
咱们先得弄明白,以前的混动车和现在的大电池混动车,根子上有什么不一样。
以前的混动,说白了还是油车为主,电池和电机就是个辅助。
就好比一个干活的主力是发动机,电机就在旁边搭把手,起步的时候帮你推一下,堵车的时候省点油,但主要还得靠发动机烧油跑。
那块电池小得可怜,纯电跑个几十公里就没电了,所以你开起来,感觉上还是一台油车,只是比纯油车稍微省一点。
现在的大电池混动完全反过来了,它是把电当成了主角,发动机反而成了配角。
这就好比工作的主力变成了电机,平时上班下班、城市里开,全靠电,又安静又省钱。
发动机呢?
它变成了一个“应急备用电源”,大多数时候都在那歇着,只有在你需要跑长途,或者电池电量快用完的时候,它才启动一下,主要任务不是直接驱动车轮,而是像个发电机一样给电池充电,保证你没有里程焦虑。
这么说可能还有点抽象,咱们看几个实实在在的例子。
比如岚图汽车搞的一款混动车,电池直接给到了63度电,纯靠电就能跑360公里。
这是什么概念?
很多家庭买的第一辆纯电车,续航也就这么多。
这意味着,如果你就是日常通勤用,可能一个月都不需要烧一滴油,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台纯电车来开,享受电车的驾驶感受和极低的用车成本。
再看比亚迪最新的DM5.0技术,官方说在城市里开,有超过85%的时间都是电机在工作,发动机基本不吭声。
你看,这主次关系是不是彻底颠倒了?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升级,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了混动车的身份。
当然,肯定有人会担心:“装这么大一块电池,充电会不会特别慢?冬天性能会不会不行?”这些问题,汽车工程师们早就想到了,而且已经有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电池技术在飞速进步,像宁德时代研发的M3P电池,不但能量密度高,能装更多电,还支持4C快充,简单说就是充电速度非常快,可能你喝杯咖啡的功夫,电就充进去一大半了。
而且,现在很多新车都用上了800V高压平台,这让充电速度直追加油的速度。
至于冬天怕冷的问题,现在的车都有智能热管理系统,就像给电池穿上了一件智能温控的“羽绒服”,不管外面是零下二十多度的东北,还是零上五十多度的吐鲁番,都能让电池保持在最舒服的工作温度,性能基本不受影响。
技术上说得再好,还得看大家买不买账。
市场的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
根据预测,光是2024年,中国的增程式电动车(大电池混动的一种主要形式)销量就能增长接近八成,达到一百多万辆的规模。
在这些车里,纯电续航能超过200公里的占了绝大多数。
这说明,老百姓用自己的钱投了票,证明这种“既能用电省钱,又能用油保底”的方案,确实打动了大家。
咱们算一笔经济账,比如零跑C11的增程版,因为它电池够大,日常用电开,每公里的成本能低到一毛钱左右。
对比开油车,一公里怎么也得六七毛钱,这一年下来能省下不少钱,对于我们普通家庭来说,这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它完美地解决了纯电车的续航焦虑和燃油车的高成本这两个最大的痛点。
更有意思的是,我们中国车企搞的这套大电池混动路线,现在连国外的那些老牌汽车巨头都开始学习了。
一直以来对纯电比较谨慎的丰田,也宣布下一代混动车的电池要加大到20度电以上。
大众汽车在北美市场推出的新品牌,第一个月订单里,竟然有八成用户选了增程版。
这说明什么?
说明咱们中国在新能源汽车这条路上,已经从跟着别人跑到自己领跑了,我们探索出的技术路线,正在被全世界的市场认可。
当然,我们也要客观地看问题,大电池混动也并非完美无缺,它也有自己的挑战。
首先就是成本,一块大电池不便宜,差不多能占到整车成本的四分之一,这自然会体现在车价上。
其次是重量,车子背着一块几百公斤的大电池,如果在没电的状态下纯靠发动机跑,油耗会比同级别的纯油车更高,因为它要拉着更重的车身。
最后,它还要面对来自纯电车的激烈竞争。
比如特斯拉已经放出风声,说明年Model Y的价格可能会降到20万以下。
如果一台顶级的纯电车卖得和一台混动车差不多价钱,那肯定会有一部分人直接选择纯电了。
不过,从目前来看,在固态电池技术成熟、成本大幅下降,以及超快充充电桩像加油站一样普及之前,大电池混动车无疑是当下最适合大多数人的选择。
它不是一个终极的解决方案,但它是一个无比正确和聪明的“过渡方案”。
它像一座坚固的桥梁,让我们能够平稳、安心地从燃油时代走向纯电时代,不用再为里程和充电而焦虑,提前享受到电动化带来的安静、平顺和经济性。
对于今天正在纠结买车的你我来说,它提供了一个几乎没有短板的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