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电车激战 特斯拉981辆卫冕 国产军团合围
八月香港。
特斯拉卖了981辆。
重回榜首。
但这不只是特斯拉的胜利。
更是电动车的全面崛起。
每卖出四台车,就有一台是特斯拉。
Model 3卖了578台。Model Y卖出403台。
加起来,近乎千辆。
但——
你可知道?上半年销冠其实是比亚迪。
七月时,比亚迪还以5556辆的累计成绩,压过特斯拉。
八月特斯拉发力交车,反超夺回单月第一。
这场拉锯战,才刚开始。
比亚迪8月排第三。
卖了415辆。
但它没输。
海狮07 EV依旧能打——单月351台,紧咬Model Y。
它用的不是降价策略。
是“体验捆绑”:买海狮07,就送中环核心商圈免费充电。
香港车主心动。
车位难求、电费比油便宜…这些痛点被精准击中。
再看第二名的丰田。
674辆的成绩靠的是混动。
RAV4 Hybrid、埃尔法混动——仍是保守派的选择。
但电动车已占香港新车近七成。
丰田的纯电步伐,慢了。
真正令人意外的,是第二梯队。
小鹏175辆、极氪62辆、腾势52辆。
全部首次跻身前二十。
而且——
清一色主打高端电动MPV。
小鹏X9、极氪009、腾势D9。
它们切中的是一个极其香港化的需求:家庭多座+地库限高+纯电经济性。
极氪009把车高控制在1.8米,老楼停车场轻松进入。
腾势D9后排可放两张儿童座椅加婴儿车。
这些细节,香港多孩家庭一看就懂。
这不是偶然。
是国产车精准定位的胜利。
政策也在强力助推。
香港“一换一”计划延续,电动车最多可减免首次登记税28.75万港元。
充电桩已超8000个,政府还计划在启德建成600桩超级充电站。
使用成本呢?
电车百公里电费仅13-19港元,油车则要70-100港元。
账,谁都会算。
所以特斯拉赢在哪?
品牌认知、超充网络、Model 3/Y的持续产品力。
但国产车正在包抄——
用更低的价格、更高的配置、更本地化的体验。
九月已经开始。
零跑C10已拿到免税许可,传言定价25万港元出头,直指Model 3。
现代IONIQ 6右舵版到港,等候期仅8周。
战场只会更激烈。
香港,正成为国产电动车出海的桥头堡。
从这里开始——
走向东南亚,驶入全球右舵市场。
如果你正在选车。
不妨等等。
这个市场,正变得越来越精彩。
数据会变,趋势不改。电动时代,没有永远的王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