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摊牌了,技术不是用来炫耀的,是用来掀桌子的

讲真,最近这个车圈,已经不是热闹了,是魔幻。

国庆节那会儿,朋友圈里不是堵在高速上看人山人ACLE,就是在4S店看人山人海,而且看的还都是同一款车,问界M7。这个场面就非常诡异,感觉像是某种神秘的宗教仪式,大家排着队给自己的信仰充值。官方的稿子写得天花乱坠,什么“国民SUV幸福旗舰”、“体系实力的支撑”,听着都对,但又感觉哪里不对。就像你问一个修仙的,你为什么这么牛逼,他跟你讲了一堆“筑基”、“金丹”、“元婴”的理论,你听懂了每个字,但就是不知道他在说啥。

华为摊牌了,技术不是用来炫耀的,是用来掀桌子的-有驾
华为摊牌了,技术不是用来炫耀的,是用来掀桌子的-有驾

咱们得先扒开那些花里胡哨的辞藻,看看骨子里是啥。问界M7这次能爆,核心就一件事:不装了,摊牌了,我就是要用价格和配置把你们所有人都干死。

华为摊牌了,技术不是用来炫耀的,是用来掀桌子的-有驾

以前的汽车市场,大家还讲点体面,像是在一个高档餐厅里吃饭,你出个前菜,我上个主菜,互相吹捧一下对方的厨子手艺好。BBA这种老钱更是把姿态端得高高的,一杯白开水都能给你讲出阿尔卑斯山雪融的传承。但现在,华为带着赛力斯这哥们直接冲进了餐厅,不是来吃饭的,是来掀桌子的。

华为摊牌了,技术不是用来炫耀的,是用来掀桌子的-有驾

“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问界M7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它直接在菜单上写着:一份牛排的价格,送你全套的法式大餐,外加一个米其林厨子跟你回家,24小时待命。这就不是竞争了,这是商战版“道诡异仙”,主打一个心素失控,我不好过,你们谁也别想活。

华为摊牌了,技术不是用来炫耀的,是用来掀桌子的-有驾

所以你看,那些稿子里吹的什么“赛力斯超级工厂”、“完备的产能”,这些是重要,但不是核心。这玩意儿就像一个压缩毛巾,订单的洪水一来,它“嘭”地一下就膨胀开了,能兜住。但真正让洪水来的,是余承东那个石破天惊的发布会。他不是在发布一辆车,他是在发布一个“大逼兜”,左右开弓,把所有同行都扇懵了。什么理想L8、蔚来ES8,当时估计都看傻了,心里想的都是:哥们,不至于吧,你这是要成仙还是要成盒啊?

再聊聊那个所谓的“均衡而强大”的产品哲学。这词儿翻译过来就是:我全都要,而且还要便宜。

外观就不说了,什么“鲲鹏展翼”,讲真,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对这些玄学设计已经免疫了。车嘛,长得别太反社会就行。M7这个长相,就是标准的中年男人审美,大气,稳重,但也油腻得恰到好处,开出去丈母娘看了都得夸你会过日子。

关键是里面。30万不到,给你配齐了过去50万车上才有的东西。零重力座椅、后排大彩电、双腔空悬,还有那个被吹上天的HUAWEI DATS动态扭矩系统。这些东西单拎出来,别的车企也能做,但华为牛逼的地方在于,它能把这些东西打包成一个“你无法拒绝”的套餐,然后用一个“你老婆都觉得值”的价格卖给你。

华为摊牌了,技术不是用来炫耀的,是用来掀桌子的-有驾

写到这里,我必须得说一句,把华为造车比喻成修仙,可能有点侮辱修仙了,人家修仙好歹是讲究基本法的。华为这是直接开了科技的“任意门”,把未来五年的技术一股脑全塞进了一台车里,然后告诉你,兄弟,我这波是技术普惠。

华为摊牌了,技术不是用来炫耀的,是用来掀桌子的-有驾
华为摊牌了,技术不是用来炫耀的,是用来掀桌子的-有驾

普惠个锤子,这叫降维打击。

尤其是那个ADS 4辅助驾驶。所有的技术发布会都在讲他们的雷达多牛逼,摄像头多高清,算力多高。但这些在现实的路况面前,都是弟弟。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你系统能识别1000米外的行人,但你防得住一个从绿化带里鬼探头出来的老大爷吗?你算法能处理每秒几亿次的运算,但你能算出一个骑着三轮车的大妈下一步是左转、右转还是原地漂移吗?

所以华为这套东西的逻辑就很清晰,我不管你讲不讲理,我用硬件冗余堆死你。一个激光雷达不够,我就给你上俩,摄像头恨不得360度无死角,只要大爷躺得快,我的AEB就能比他更快。这已经不是开车了,这是在玩“是男人就坚持100秒”,路上全是你的敌人。这种安全感,对于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男人来说,比什么品牌光环都重要。这他妈的还让不让别人活了?

华为摊牌了,技术不是用来炫耀的,是用来掀桌子的-有驾

所以,我们再回来看那个问题:问界M7凭什么硬扛BBA?

答案很简单,因为它压根就没想去扛BBA。它的目标用户,和BBA的重合度,可能还没有和理想的高。买奔驰的人,他买的不是车,是那个三叉星标带来的社交货币。他需要的是别人承认“哦,你开奔驰,你混得不错”。这是品牌玄学,是一种信仰。你跟他聊智驾、聊冰箱彩电,他只会觉得你很LOW。因为他的核心需求,是维护“我比你高级”这个信仰。

华为摊牌了,技术不是用来炫耀的,是用来掀桌子的-有驾

但问界的用户不一样。很多文章里说,M7吸引了“老钱”和“新贵”。我觉得这个说法不准确。它吸引的,是一群“新中产技术信徒”。这群人,可能家里确实有一台BBA用来撑门面,但他们自己开的时候,更像是在完成一种任务。而M7,是他们的“大玩具”。

华为摊牌了,技术不是用来炫耀的,是用来掀桌子的-有驾

因为我真的拥有过特斯拉,所以我特别懂这种感觉。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那种人车合一的操控,那种极简到反人类的交互,那种“我是未来,你们都是垃圾”的科技优越感。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华为的用户也是一样,他们买的不是问界M7,他们买的是“HUAWEI INSIDE”。是那个熟悉的鸿蒙车机,是那个一碰传的无缝连接,是那种“整个世界都在我掌控中”的幻觉。

所以,你看,消费范式确实被改写了。但不是什么“从品牌图腾转向悦己体验”,而是从一种旧的信仰,转向了一种新的信仰。以前大家信德国的机械神教,现在大家信东莞的电子福音。本质没变,神换了而已。

至于最后说的什么“大国崛起的同频共振”、“家国情怀”,这些话听听就行了。讲真,我作为一个消费者,我买东西的唯一逻辑就是它值不值。M7卖得好,不是因为大家突然爱国热情高涨了,而是因为它在那个价位,给到了一个“不买感觉亏了一个亿”的产品。

这才是商业的本质。所有的情怀、故事、主义,最终都要落到产品力和价格上。华为这次就是悟了,把科技宅的偏执,用一种近乎耍流氓的方式,砸向了市场。它用一个掀桌子的价格,提供了一个让人无法拒绝的产品,然后告诉你,这叫“科技平权”。

就问你怕不怕?同行看了也得傻,哭晕在厕所里,然后爬起来默默打开计算器,盘算着自家下一款车要怎么定价才能活下去。

因为在这个黑暗森林里,体面已经死了。活下去,才是唯一的真理。哪怕活得像个疯子。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