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万九千九,搁往昔,这价儿撑死了也就淘弄个“老头乐”,遮风挡雨都捉襟见肘。如今呢?江淮钇为3自由版,堂堂正正五门五座的电驴子,愣是杵在你眼前。
这反差,说没点儿赛博朋克的味道,那是假的。细究起来,挺耐人寻味。一方面,车厂们卷得天昏地暗,价格底线一退再退。另一方面,咱老百姓对“座驾”的认知也在迭代。不再死磕面子,而是回归本源,把它当成个纯粹的代步工具。
钇为3这主儿,骨子里就透着“实用主义”。啥真皮方向盘、炫酷大屏,统统给你阉割掉。你图的就是个能跑腿、能装货、价格亲民的电动车,它就给你这口。当然,配置缩水了,腰包也鼓起来了。七千大洋的落差,换来的是铁轮毂、小尺寸屏幕和手动调节座椅。划不划算,您自个儿掂量。
有人撇嘴,说这配置寒酸得掉渣,跟比亚迪海豚、埃安AION UT比,简直是乞丐版plus。这话不假,可别忘了,一分钱一分货。海豚都摸到十万的门槛了,钇为3还不到七万。这三万块的差额,够您霍霍多少油钱、包多少场电影了?
当然,光靠价格屠刀还不够。这车本身也得拿得出手。330公里的续航,在城里窜够用了。快充半小时多点儿能回血到80%,也还凑合。就是这60千瓦的电机,动力捉急了点,想体验一把肾上腺素飙升,还是洗洗睡吧。
可话说回来,这车的受众,压根儿就不是那些玩车一族。人家要的是省钱、省事、能代步。对这撮人来说,钇为3没准儿就是那根救命稻草。
话说回来,瞄一眼数据,3月份钇为3的销量只有区区三百多辆,在纯电动小型车阵营里头,只能算是个守门员。这说明,低价策略这把双刃剑,玩不好容易伤着自己。消费者在相马的时候,除了瞅一眼价签,还得掂量品牌、口碑、配置、续航等等。
当我们把视线从琳琅满目的配置单上挪开,会发现这辆车的横空出世,折射出一种社会情绪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拥抱理性消费,不再迷信高配、大牌,而是更看重性价比和实用性。
单从这一点来看,钇为3的试水,或许能给其他车企一些启发。与其在高端市场血拼,不如放低身段,深耕大众市场,真正把老百姓的需求放在首位。毕竟,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车终究只是个工具,好使就成。
当我们一窝蜂地把销量疲软的原因归咎于产品竞争力不足时,是否忽略了品牌势能和营销手段的重要性?毕竟,在这个“流量为王”的年代,再好的酒,也怕巷子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