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小米召回了116887辆SU7这个事儿,网络上可热闹了,各种解读都有,有人说这是质量出大问题了,也有人说这是小米在勇于担当、主动负责。那这事到底该怎么看?我们不妨稍微深挖一下,别只听个标题就跟着情绪走。咱们能不能问问自己——汽车召回到底是不是大新闻?小米的做法,是不是该点赞?
其实,中国买车这么多年了,很多人心里还是觉得“召回=有问题”。召回这词听上去就很吓人,仿佛车随时会出大事。但这事儿还真不是这么绝对。你家冰箱坏了售后都能修,汽车每隔几年来个召回,有时候就像修补补漏洞,升级升级软件。别以为国外汽车就没问题,日本,美国,德国的品牌该召回时也得老老实实召回。甚至头部大牌们,照样没几个能跑得了。行业里召回是正常操作,有问题不怕怕,怕的是有了问题还死不承认,这才是恶心事。
咱们来算个账,看数字是怎么回事。根据数据,2024年国内汽车销售量3143.6万辆,全年汽车召回量是1123.7万辆,这么一算,召回率是35.7%。换句话说,每卖出三辆车,就有一辆召回了,很多时候大家根本都没注意。米粉有的还把召回当成大事件,结果一查,发现自家车两年轮流召回好几波。小米这回是不是多了?根据资料,小米已经进行了一次30931台的召回,这次又加116887台。两次加起来147818台,小米SU7累计交付36万台,召回率是41.07%。这个数字确实比行业平均高一点,但也没高到天上去。行业老大哥们,不论日系、美系、德系,谁都不能拍着胸脯说自己车从不召回。咱们问一句,这40%的召回率,是不是说明小米车很烂?还是说,这说明小米有问题会主动出来说?
其实,近些年汽车召回,越来越跟智能化、电子化相关了。比如这次小米召回,就是因为辅助驾驶功能这块还不够完美,有安全隐患。但车现在已经不是皮实机械的纯铁疙瘩了,很多问题其实一键OTA就能修复,跟过去直接拆零件不一样。小米这次用的软件升级,把隐患给消了,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召回从线下变线上,原理变了,难度变了,但管理和责任心也要跟上。
有人说,小米技术不行才要召回。我们是不是可以换种问法:如果车企发现问题死活不给修,甚至瞒着用户,这才是真的技术垃圾吧。只要肯修,这就叫在乎用户。这年头你看谁没出问题?苹果手机动不动掉信号,特斯拉车主各种吐槽,但人家一发现bug就通系统升级,大家倒也心安。这事核心是什么?不是谁厉害到没有缺陷,而是谁发现了问题后肯不肯承认,敢不敢第一时间修。对于买SUV或者轿车的新用户来说,要的是花钱买个省心,不是买个心惊胆战。
其实,在这次召回事件之前,有个背景值得说说。2025年2月28日,工信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对这类问题有硬性规定。OTA如果是简单的小升级,车企自己做就行。但如果升级的是那些影响安全的,比如辅助驾驶,必须提前备案,有问题就得召回修正。小米这回用OTA升级去修安全隐患,说白了是执行政策,不是他们额外“担当”了,而是应该尽的责任。
你可以说小米是被逼的,不召回就违法。但换个角度看,很多企业发现问题都能推就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小米发现问题二话不说,直接按规矩干,还是值得肯定。有的传统品牌遇到技术问题光会推锅,用户维权得绞尽脑汁满网发帖才出来个召回,耍太极的做派被骂烂了。小米作为新品牌,虽然经验不够,但有问题就修,这种透明坦诚,比装没事、嘴硬的车企更让人踏实。毕竟,车不是用来噱头宣传玩的,买的人开着得放心。
这事情再深想一步,是不是还可以问问自己:现在什么车是完全没问题的?这个答案基本不存在。智能化越高,风险和漏洞也越容易出现。召回的频次,和车厂对自己的技术体系自检能力直接相关。话说回来,小米既然能查处问题,能迅速召回,说明研发体系和供应链响应还算利索。咱们做个假设,要是客户自己用出事故了,企业死活说没问题,这不就耍流氓了吗?现在政策明确了,OTA消隐患就得甩召回清单,这才是买卖双方的底线保护。
再落到用户身上,一个小问题、一个大问题,最怕的是出现隐患了不给修,不告诉用户。大家买新车,并不是非得要求零缺陷,而是出了事能不能敞亮地修,能不能对得起花的钱。小米召回了,是不是说明小米车不安全?其实不是这样,有些问题是电子系统里的小bug,比如辅助驾驶识别存在小隐患,这类缺陷不影响车辆的机械安全,但关系到用车体验和智能化可靠性。发现问题能快速OTA升级,这就是新的进步。别把汽车召回想成旧社会的“大罢工”,现在是互联网智能时代,修补更新比过去方便多了。回头你再去看欧洲美国的汽车召回,都是几十万几百万级的新闻,连豪车也不例外。要是咱们老把召回当质量危机未免有点过于慌张了。
也没必要为小米鼓掌“太棒了”,毕竟这是政策要求,企业本应这么做。但如果换成那些老牌车企,出了事磨磨唧唧不认,对比起来小米能及时修正,至少责任态度还算合格。这就像手机厂商出摄像头bug,有的人马上推补丁,有的人死不认账让用户叠着用。你说哪个靠谱?谁更值得信任?这个答案,其实用户心里都有杆秤。
有些人揪着召回这事不放,逮到机会就说小米跟谁学谁抄谁,其实回头算算,全行业没有车企能拍胸脯说自己没有,然后呢?现代社会,技术进步快,新产品必然有瑕疵,厂家的实时响应能力,用户才是真正受益的那一个。买到新技术产品,咱们肯定不希望厂家死活不升级,怕的是出问题了没人管。小米虽然经验有限,车也不是十全十美,但有问题主动召回、第一时间升级,这不是质量出了天大的问题,而是一种对规则的敬畏,对用户的基本尊重。
说到底,召回不是质量危机,是行业的常规动作。汽车越来越智能化,软件问题查出来无法一次性解决很正常;厂家要能负责,政策有约束,行业才不至于变成“鼓掌遮羞”。小米这次召回,既不是犯天大的错,也不是高尚到无可比拟,该干的活就干,该承担的责任不能跑。大家别带着情绪看问题,多点理性,对自己对行业都是好事。最后,无论你是米粉还是路人,买车都该看清楚这一点——有问题能解决,比藏着掖着不解决重要百倍。这才是现代车企的标准答案。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