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对夫妻选车,真的,太像身边好多中年人的样子了。女方拿着小米 YU7 的参数单,翻来覆去看那 835 公里续航,算着一年能省多少油钱。男方呢,一进奔驰 4S 店,手就粘在 GLC 的方向盘上,挪都挪不开,嘴里还叨叨 “小时候就想有辆奔驰”。最后 35 万落地,订了 GLC260。看着是定了,可我总觉得,这里头藏着的纠结,没那么容易过去。
别听 4S 店的人瞎吹,说什么 “这价是给你的特别优惠”。咱实打实说,2024 款 GLC260 动感型,官方价不是 42.78 万嘛。一线城市,像北京上海广州,优惠能给到 9 万多。我听说上海那边,有人砍到过 9.2 万,落地才 34 万不到。咱这二线城市,优惠少点,7.5 万到 8.5 万之间吧。35 万落地,刚好在合理的线里。
但!重点是,但啊。这真不是最划算的价。要是你能等,等经销商月底冲量,或者多跑两家店,哪怕跨区去问。再砍个五千到一万,完全有可能。我邻居家老王,2025 年初买的,才花了 34.2 万就落地了。还有啊,最要防的是捆绑销售。比如让你加 1.5 万买个 “豪华装潢包”,说是送贴膜、脚垫,还有两次保养。其实那贴膜,网上买也就三千块撑死了。这对夫妻没被捆,算运气好。要是被捆了,那 35 万就有点亏了。中年人的钱,哪来的那么容易,该砍的价就得砍,别不好意思。
女方说 “对 BBA 没什么期待”,男方却非要选。这事儿,真不能怪男方犟。你想想啊,1998 年奥迪 A6L 国产,2005 年宝马 3 系也国产了,2006 年奔驰 E 级也进来了。那时候的 80 后,正十几二十岁,正是看啥都新鲜,都想的年纪。电视里《奋斗》里的陆涛,开着奥迪多风光。《蜗居》里的宋思明,坐奔驰多气派。那时候的 BBA,早不是简单的车了,是 “混得好” 的象征啊。
现在他们四五十岁了,终于能买得起了。你让他放弃?跟让他把小时候的梦扔了差不多。乘联会不是有数据嘛,BBA 中型 SUV 的用户里,80 后占了 42%,是所有年龄段里最多的。这里面选油车的,又占了 73%。不是他们不想选电车,是怕。怕长途的时候续航掉得厉害,怕电池用个三五年就衰减,更怕开惯了油车,突然换电车不习惯。这真不是守旧,是不想让年轻时的梦打折扣。你就算给她老公一辆特斯拉,性能再好,也没开上奔驰那股 “终于圆梦” 的劲儿。
小米 YU7 这车,说真的,参数上看一点不差。车长 4999 毫米,轴距 3000 毫米,空间比 GLC 还大呢。双电机版的零百加速,才 3.23 秒,比 GLC 快了快一倍。Max 版更厉害,12 分钟就能充到 80% 的电,续航还能到 835 公里。智能化也比 GLC 强太多,700TOPS 的 Thor 芯片,还有激光雷达,全都配好了。Max 版才 33 万,比 GLC 还便宜 2 万。
可为啥没选?不是小米不好,是中年人选车,看的不只是参数,是 “坏了能不能修”。奔驰的售后网点,遍地都是,哪怕是小县城,也能找到 4S 店。小米呢?新势力的售后还在慢慢铺。万一车坏了,等配件都得等半个月。对中年人来说,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哪经得起这个等。“坏了能及时修” 比 “开得快” 重要多了。你想啊,要是带着老人孩子出门,半路上车坏了,叫救援都得等半天,多糟心。
说到底,这对夫妻选 GLC260,选的不是车,是 “不折腾”。平衡了男方的情怀,也顾到了家里用。新势力再厉害,能给好参数,能给便宜价,可给不了 80 后对 BBA 的那点念想,也给不了中年人要的踏实。
最后我也想问一句,要是你有 35 万,你是选奔驰圆个梦,还是选小米试试新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