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问界M9、腾势N9、小米SU7轮番上场,还真没人注意到,理想的好日子其实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不好过了。
理想L6上市后,确实火了一把,可也只是昙花一现——销量从月均2.5万辆直接腰斩到1.6万辆。30万以上纯电SUV市场,理想原本是老大哥,如今也被问界和腾势抢走了不少份额。
有人说,这是“增程神话的尽头”;也有人觉得,是“纯电转型的开始”。
7月29号,理想终于放出了一张全新王牌——理想i8。不增程、不油改电,纯电平台+800V高压架构,首次“正面刚上了纯电中高端市场”。
但它真能成为理想的新支点吗?我试图把这车翻了个底朝天,看清它到底行不行。
⸻
一、从L到i,是“战略重置”不是简单加个配置
理想i8不是L8的电动版,而是一个产品路线的彻底翻篇。
首先,它基于纯电平台打造,没有了增程器那一套热机逻辑。也就是说,这车再也不是“电池只是油箱的外壳”,它必须靠补能系统吃饭了。
再者,i8用上了理想最新的800V高压平台+5C快充方案,标配97.8kWh的大电池,CLTC续航做到720km,10分钟补500km。
这不是“凑合开”的电车,而是真奔着“全能型主力车”来的。
换句话说,理想i8不是个补位产品,而是理想对自己过去增程策略的纠偏。
⸻
二、你说它贵?但它给的确实多
价格区间是32.18万到36.98万,听起来不便宜,但真比起来,这车其实不贵。
横向对比一下:
• 比蔚来ES8便宜一万出头,但电池大了一截;
• 比Model X便宜将近一半,但空间配置完全不寒碜;
• 比问界M9纯电版便宜两三万,而且性能参数不落下风。
更有意思的是,它居然和自家增程L8 Ultra版是一个价。换句话说,理想这是在逼着你选电动,不留后路。
而配置这块,也是不遮不掩:
• 全系标配空气悬挂、电动四驱、激光雷达;
• 有544匹马力、4.5秒破百的加速能力;
• 配97.8kWh宁德时代电池,续航720km;
• 还有MPV级别的6座空间、冰箱彩电大沙发。
你要是硬挑毛病,可能就是太“全能”了,像一桌满汉全席,难免会让人质疑到底哪个菜最拿手。
⸻
三、别光看参数,i8最大的亮点是“体验统一性”
以前很多人说理想车就是堆配置,但这次i8的思路变了,它不只是堆料,而是想做一台使用逻辑统一、体验闭环完整的纯电SUV。
比如,很多品牌电车都有“加速猛、转向飘、刹车木”的问题,就是因为动力系统调得激进但底盘跟不上。
但理想i8的动态表现给我的感觉是:收放自如、踩得住也刹得住。
可能是因为它用了CDC悬架+空气弹簧的组合,这在30多万级的SUV里真不多见。
再比如内饰,虽然还是理想一贯的“奶爸风”,但全景屏、中央岛台、二三排联动空调,这些细节处理得比L系列更高级、更自然,不像早年理想那种“我们工程师不懂生活但努力给你加了很多配置”的生硬感。
⸻
四、这车好,但不适合所有人
现在很多车评文章都在夸理想i8“补能快”“空间大”“性能猛”,说得没毛病,但有一点很少人讲——这车不是给所有人准备的。
具体来说,以下两类人不太适合:
• 没有家充条件的:你得靠理想超充网络生活,可它目前的覆盖面依然有限,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基本靠天吃饭;
• 长途通勤、对补能焦虑极高的:别被“10分钟充500公里”迷惑,那是理想快充桩+理想电车的理想状态,现实中你去第三方充电站,速度未必有这么理想。
另外,还有一点不吐不快:
i8虽然主打家庭车,但它性能真的很猛。544匹马力、4.5秒破百,你开着带小孩上学,分分钟可能一脚电门把娃吓哭了。
这就像你买了个厨房用的电钻,虽说能打孔,但做菜还是挺别扭的。家庭用车的调性,和性能车的性格,确实有点拧巴。
⸻
五、理想在用i8赌一个问题:30-40万的纯电家庭SUV,到底有没有人真掏钱?
别看现在理想在L系上风风火火,可它在纯电领域其实是空白一片。
i8的出现,是它在赌一个机会:
• 一方面,市场还没有一个在30-40万之间把“性能+舒适+空间+补能”平衡得很好的六座纯电SUV;
• 另一方面,增程这条路走到头了,早晚都要上纯电牌桌。
i8像不像一台好车?像。
能不能撑起销量?难说。
因为它面临的,不只是用户的技术选择问题,还有“品牌认知的再教育”。理想一直靠“油电过渡”起家,现在却忽然说“我们也能玩高压纯电”,这个反差不是所有用户能立刻接受的。
⸻
总结:这是一台“理想认错式”的好车,但决定权在你手上
理想i8对理想汽车来说,像一次“自我更新”——不再偏安增程一隅,而是主动走入电动主战场。
它的综合产品力没什么短板,放眼整个30-40万市场,找不出第二台在空间、配置、性能和补能上都能打的六座纯电SUV。
但问题不在它,而在你。
你愿不愿意相信一个曾经靠“电油共存”走红的品牌,能做出一辆值得长期信赖的纯电旗舰?
理想已经放下增程的执念,下一步,就是等你放下观望的怀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