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个现代IONIQ 3的消息闹得挺大,说什么要填补什么市场空白,我第一反应就是:这年头还有啥“空白”可填?眼看新能源车遍地开花,你追我赶,光是马路上看着的,牌子就数不过来了。可是转念一想,传统车企,这俩字里头就有门道,打了这么多年仗,真能坐以待毙吗?
咱们扪心自问一句:“电动车这东西,难道真就被新势力永久垄断了?”这事儿,要不说大家老拿特斯拉、比亚迪当做灯塔,就是因为它们率先跑起来了。但换个角度想,早年哪家的工程师、零部件、制造流程不是跟这些老国企、国际巨头学的?只是时代风向一转,轮到传统车企端着饭碗发愁了。可人家真会什么都不干吗?丰田、福特、现代这些牌子,好歹儿还在世界上卖了几亿台车,可不是光剩一手炒冷饭的。
现在回到这台IONIQ 3,说白了,就是现代不想再光靠油改电那点事儿混市场了,想杀出个新路子。你说当下的小型电动车和SUV早就铺满大街了,那种主流合适的“紧凑型纯电”,搁在现在还真不算多——不是太娇气就是太憨厚,现代就看准了这个缝隙。钢铁艺术这四个字,听起来挺唬人,我倒劝大家别被这名给忽悠了,说白了,就是设计上搞花活,但确实比之前死板的塑料外壳强不少。这种弯弯绕绕的曲线、极简线条,看着有点意思,至少不会让人一眼认出来“这不就隔壁什么品牌的模仿吗?”
但问题来了,真到买车的时候,设计真的决定一切吗?不一定。你看新能源这几年卷了半天,谁家没请点设计师画外壳啊?说到底,咱老百姓图的还是“安全实用空间大”,而IONIQ 3这回我觉得“航空掀背”这个噱头玩得还行。后备箱空间做得大,这在城里代步、郊游露营什么的,还真有用,关键电池也不用因为造型奇怪吃太多亏。这种小创新,看着不起眼,实际真能省点事儿。
再说说内饰。现代这回标榜“用回收海洋废料”的材料,说实话,时代变了,环保问题谁不宣传?可见过太多噱头货,真要让消费者买单,还得靠摸得着、坐得实、用得顺。现代这点算有点突破,把那一排座椅、储物格全做成可调的,甚至中控屏幕想折腾都自定义,讲究个“乐高拼插感”,还真吸引一票喜欢DIY的年轻人。你坐进去以后,感受这皮质、靠垫软硬这些细节,其实和什么动力、参数比起来,反倒更容易打动日常用车的人。
可我更想问一句,大家换车的时候,最看重啥?要面子看品牌,要实用看价格、续航和保值率,想环保就得问问技术到底靠不靠谱。这回IONIQ 3主打不是特高端,也不是极端便宜,我估计现代就赌一个“不求卷死谁,但你用起来不烦,质量有保障还能少踩坑”,市场上就有立足空间。
你说这车真能掀翻电动车市场格局吗?我倒觉得“掀翻”从来不是什么火箭弹爆炸的事儿。特斯拉当年怎么起来的?靠的是大伙对新技术那个向往;比亚迪现在为啥能炸开市场?是因为电池、电驱、成本和营销一起把路铺平了。市场格局从来都是一点点蚕食出来的,不是今天一出概念车,明天就大换血。现代如果真能一步一个脚印,咱不说掀翻,最起码能在主流纯电市场插一条缝出来。关键还得看后头——技术、产能、供应链、售后支撑得住不。
有意思的是,大家常爱拿“传统车企反击”这个标题搞事情。可细想,新能源产业链上那点核心零部件、技术积累,有几个不是传统车厂摸索出来的?新势力敢冒头,靠的是野心、融资和速度的组合拳;但真要量产百千万台、服务到三线四线城市,谁不希望后面有个经验老道的厂子兜底?都盯着高端电池包、电控平台聊创新,其实最终拼的是能不能站稳脚跟,不出幺蛾子。
提到这,很多人还是担心概念车“量产即魔改”,靠谱吗?说白了,这年头车企哪个不是先把顶配一顿吹,再一步步砍到低配只剩个壳子?消费者早被“缩水”骗怕了。现代要是能把百分之七八十的看点保留下来,在价格上也别离谱,我觉得就够本了。别一上市就玩那一套“性能阉割”、“与发布会无关”的戏码,现在的用户信息太灵了,糊弄不了人。
还有一层问题,现在造新能源汽车,外观、内饰、材料甚至功能越来越好“抄”,但是那个叫“造车底子”的玩意儿可不是三五年能补回来的。什么安全稳定性、售后体系、故障率这些暗地里的考量,是历届车厂用十几年、几代车主攒下来的。新势力再奇葩的功能,真敢天天拉家带口上高速用的,很多人还是信赖老牌子多些。所以说IONIQ 3真要成气候,还得靠现代几十年做车惯出来的那些规矩事儿,把这些基础做好了,其他创新才能“锦上添花”。
话又说回来,就算IONIQ 3上市真成了爆款,市场真能因为这辆车大洗牌吗?电动车市场已经细分成好几层,经济型、家用型、高端型、豪华型,品牌间的切口越来越小。一辆IONIQ 3也许能打动一票讲究设计、需要灵活空间又不想太贵的家庭,“掀翻”谈不上,“搅浑水”还是有机会的。而且动了老对手的蛋糕,业界至少有点新鲜感,也逼得大家不得不卷设计、卷成本,最后总归是消费者受益。
有些人想当然觉得韩国现代这家厂子“没什么存在感”,离中国“本土新势力”差太远。但往回翻翻账本,现代可不是混日子的,各种全球车型销量都不差,而且定价和品牌一向实惠中带着点新意。这种策略,真要被新能源玩的“高歌猛进”带乱了节奏,传统厂就主动走出来“卷一卷”,未必不是坏事一桩。
终归一句话:现在车市这摊水,不是谁率先设计出花就能一飞冲天,也不是没点造车家底就能打游击战。现代IONIQ 3这种带点新想法,有点老底子的产物,往往最能试出市场的真实需求。它不一定彻底“掀翻”谁,但一定让行业主流又得多费点心思。咱们做消费者的,该看的不是发布会上多热闹,还是多瞪大眼睛——等它真上市那天,看看谁能把纸面理想变成马路现实。
最后留个问题给大家:你买电动车的时候,最在意的到底还是不是续航、空间、实用、品牌和服务?“掀翻市场”这种事,真的是一辆好看的概念车就能完成的吗?欢迎大家留言说说自己心里的真实选择,说到底,市场的大旗,永远都举在咱自己手里。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