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上,新款林肯领航员首发限量版,售价直逼云霄,一百二十多万起。这光景,颇具讽刺意味。一边是寻常百姓为房贷殚精竭虑,一边是阔绰人家掷百万金购车,只为周末携家眷出游。这反差,简直是现实主义魔幻剧的经典桥段。
平心而论,这车确实够壕。五米六的车身,气场全开,睥睨天下。七座布局,老少咸宜,安排得妥妥帖帖。那48英寸环幕座舱,再配上28个喇叭,简直是移动式卡拉OK,分分钟嗨翻天。3.5T V6双涡轮增压发动机,一脚地板油下去,那推背感,啧啧,刺激!林肯那位贾总还说了,这车承载着“运筹帷幄者”的精气神,是事业与家庭的双重加冕。
然鹅,问题来了,谁才是真正的“运筹帷幄者”?又有谁能消受得起这般“家庭式奢享”?
有人会辩驳,人家凭本事挣的钱,爱咋花咋花,你咸吃萝卜淡操心?这话不假,自由市场,消费自主嘛。但若咱们只盯着“消费自由”这仨字,恐怕会遗漏一些更耐人寻味的东西。
就说那贫富鸿沟。摊开国家统计局的账本,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过三万九千多。一辆百万豪车,等同于一个普通人二三十年的血汗钱。这还没算上那嗷嗷待哺的油费、保养费、停车费,等等。这年头,挣银子难如登天,花钱却似流水。
再者,阶层板结化。能驾驭领航员的主儿,他们的后代八成也能沐浴更好的教育、攫取更优渥的资源,更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运筹帷幄者”。而草根家庭的孩子,或许要付出百倍的努力,才能勉强追赶上别人的起跑线。这差距,只会愈演愈烈。
当然,也许有人会唱高调,说这是社会进阶的标志,佐证了我国经济的腾飞,富裕阶层日益壮大。这话听着也顺耳,毕竟,改革开放这么些年,经济发展才是王道。但经济高歌猛进的同时,也得兼顾社会公允。倘若贫富差距失控,社会矛盾就会如火山般喷发。
与大众的固有认知相悖,富豪们购置豪车,并非全然是为了满足那点虚荣心,更多的是为了标榜自身的社会地位,拓宽商业人脉。这是一种“身份镀金”,一种社会资本的原始积累。而升斗小民买车,无非是为了解决通勤难题,提升生活便利性。
当我们一味地将成功归因于个人奋斗时,是否忽略了社会结构性痼疾的掣肘?一个人的功成名就,固然离不开个人的披荆斩棘,但也离不开时代的大潮、家庭的庇佑、教育的加持。
实则,林肯推出如此高价的座驾,倒也没什么可指摘的。人家是逐利商人,追求利润最大化乃是其天职。真正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如何让更多人分享到经济发展的硕果,如何弥合贫富裂痕,如何构建一个更加公正的社会。
这事儿,既不能仰仗空洞的道德说教,也不能依赖生硬的行政干预,需要更深层次的变革,更健全的制度,更需要全社会的齐心协力。
对了,还有那“钟爱优先礼”,在特定日期前预付定金,便可享受优先提车权。这感觉,宛如VIP通道,有钱人永远快人一步,赢在起跑线。
蓦然想起之前看到的一个梗,说的是一个富二代开着他的敞篷跑车,对一个寒门子弟说:“加油吧,等你像我一样努力,也能开上这样的车。”穷小子莞尔一笑,回敬道:“等你像我一样不努力,也能躺在这样的车里。”
或许,这才是人间真实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