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收到一位女粉丝的私信,她和老公因为买车吵得不可开交。 老公铁了心要买大众速腾2025款200TSI双离合飞越版,她却看中日产轩逸2025款1.6L真心版。 两人预算都是8万多,落地价差不多,但谁也说服不了谁。
速腾粉丝夸它“德系工艺扎实”,1.2T涡轮增压发动机配7速干式双离合,一脚油门下去,2000转就能爆发出200N·m扭矩,超车干脆利落。 实测从福州开到长沙,800多公里只花了200块油钱,算下来每公里才4毛钱,WLTC综合油耗5.71L/100km,省油能力不输日系。 不过跑高速时,车速过了100km/h再加速就有点吃力,得深踩油门拉高转速。
轩逸支持者更看重“日系舒适性”。 1.6L自然吸气发动机搭配CVT变速箱,动力输出像抹了黄油般顺滑,WLTC油耗5.87L/100km,和速腾几乎打平。 但缺点是起步偏柔和,159N·m的最大扭矩得到4000转才完全释放,急性子的人可能会嫌它“肉”。
空间是另一个战场。 速腾车长4791mm,轴距2731mm,后排能轻松塞下身高175cm的乘客,膝部空间两拳有余,全景天窗一开,长途坐车也不憋闷。 可惜后备厢553L容积虽然大,但地板偏高,装大号行李箱得找角度。 轩逸车长4652mm,轴距2712mm,数据稍逊,但后排地台凸起只有3cm,中间乘客不用“劈叉”,560L后备厢设计方正,后排座椅还能4/6放倒,婴儿车、露营装备随便塞。
座椅舒适度上,轩逸直接碾压。 分层填充的“大沙发”一坐就陷进去,速腾的座椅偏硬,开长途容易腰酸。 一位开轩逸7年的车主老张直言:“下班堵车一小时,屁股一点都不遭罪。 ”但他也吐槽轩逸隔音差,“车速上80公里,风噪像在耳边吹哨子”。
开起来完全是两种性格。 速腾底盘调校硬朗,过弯稳如老狗,方向盘指哪儿打哪儿,德系操控粉的最爱。 但低速跟车时,干式双离合偶尔会“抽搐”两下,新手得适应几天。 轩逸过减速带像“滑过棉花”,后排乘客很少抱怨颠簸,但高速变道侧倾明显,紧急并线得提前减速。
安全配置两边都挺厚道。 速腾全系标配ESP、侧气囊,车身钢板厚度比轩逸多出10%,独立后悬架对操控也有加成。 轩逸则多了主动刹车和车道偏离预警,对新手更友好。
养车成本才是精打细算的主战场。 轩逸小保养300元搞定,换个雨刮几十块;速腾保养起步450元,DSG变速箱养护一次就抵轩逸两次保养钱。 不过速腾二手保值率略高一筹,开三年还能多卖几千块。
真实车主吵得更凶。 开速腾的年轻人放话:“周末跑山,一脚油门甩开轩逸三条街! ”轩逸奶爸反击:“每天通勤60公里,油价涨了照样敢开空调! ”
到底听老公的还是信自己的? 试驾过两车的销售说了大实话:市区通勤多、图省心选轩逸;常跑高速、爱开车选速腾。 毕竟车是天天用的伙伴,光看参数不如坐进去踩脚油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