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车展开幕,国产新车扎堆,百万神车成焦点

这年头,聊到成都车展,谁还把它当套路般的“新车发布会”看待呢?小伙伴们都懂的,现在的车展,哪是被新车刷屏那么简单,是真正看到中国汽车工业一路高歌,从小学生升到博士的成长史现场版,热闹程度——啧,别说,简直像把整个朋友圈“搬”到了现实,汽车迷、科技控、吃瓜群众,各色人马全涌来了,不上两条热搜都显得对不起它的调性。

成都车展开幕,国产新车扎堆,百万神车成焦点-有驾

8月29号的车展一开门,场子里早就排得水泄不通,那种氛围像极了早市买菜大爷大妈抢头条,不过这次大家抢的是国产新车。谁家小朋友第一次拿奖状回来,小区都要沸腾一下,都说今年是第28届成都国际车展,可这届车展的“新意”不是靠数字堆出来的,一颦一笑里都是中国车圈的拼劲和底气。

全场120多个品牌,1600多款车,差点把我眼花看懵。新能源车型占比超过七成,这数据就像一周三顿食堂都得有几道素菜,否则还叫跟上潮流吗?有点意思的是,这届车展主题也挺会整,领潮而立、向新而行,这不就是描述我们自己的心态嘛,谁还不想做点不一样的事儿。

不过说归说,看热闹之外,真能把人心抓住的,还是那三台被网友封为“神车”的主角,个个都是干货满满、话题担当。

扯点悬念哈——“神车”到底神在哪儿?是科技拉满?价格杀疯?还是就冲牌子来搅局?也许你会觉得市面上的新车长得都大同小异,牌子除了图案不一样,动力、配置都像是批量生产的“套娃”,但今天说的这几台,嗯,有点特殊。

成都车展开幕,国产新车扎堆,百万神车成焦点-有驾

第一站就奔比亚迪展台,原因嘛,不是我偏心哈,实在是“仰望U9”这名字太会整了,国产超跑、身价飙到150万+,猛得像是把原来明星超跑给做了一道加速题,结果自己就撞线了。大家伙还记得以往说起“超级跑车”,总得扯上欧洲几大豪门(你懂的那几家),每个中国车迷小时候都有过那句“国产能造吗?”的疑问,如今逛车展,这个问题已经酸成昨日黄花。

说起仰望U9的科技堆料,懂行的都知道,“易四方”这套线控四电机技术不是闹着玩的。每个轮子单独分配动力,真正把“山路十八弯”玩成了“自选难度”。有些小伙伴喜欢飙数据,差不多就是:最大输出一千马力上下,零百加速2.5秒,直线干到300km/h以上。这数字放以前,基本是键盘党在贴吧里YY的,那会儿谁信国产能玩到这个水准?而今你只管看真车现场轰起来。

但这还没完,仰望U9居然整出了“云辇-X智能车身系统”,说得玄乎点,每分每秒都在动态调节悬架,不止能“蹦起来”,甚至三只轮子还能溜着玩,听着像是科幻片主角下场走秀,理论上真遇到障碍也不用怕趴窝。

看到这车标价过百万,有人吐槽“自主品牌搞噱头”,但请你细细琢磨,这不是单纯往价格吹,是在把中国车企底层技术自信全摊牌了。仰望U9站在这,等于是对全球同行正面喊话:来,比狠的!

话虽如此,其实大多数朋友心里还是盘算盘算“是不是只看不买”?这个价格层级,终归不是接地气那批,但有人说,技术先立起来,体验早晚落到咱身边,这波属于“种子选手”,真正把民族品牌刷进世界超跑俱乐部,牛气的不是车,是那口技术气。

紧接着,我转到华为鸿蒙智行那边,大家的脚步明显都轻快一点。华为这名头自带流量,每次出新东西都容易激起科技圈的震动。这次鸿蒙智行的主力不是单纯车型本身,核心是那套号称“智能驾驶”终极形态的ADS 4.0系统。

听到现场讲解,真心只能说“会玩”。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三重感官融合,你可以理解为“开车靠眼、靠鼻子、还得有第六感”。官方说近乎L4级自动驾驶,其实通俗点讲,就是让你在城区里当个躺平乘客都问题不大。

我凑到现场,看他们演示“无保护左转”,还能主动识别前方有横穿路人的小朋友,施工路段更是说拐就拐,整得和老司机无缝对接。不夸张一句,这车如果会抽烟,估计连剁脚老大爷都能认得出来,自动停一下。

座舱连动是另一大“惊喜包”。华为HarmonyOS原地“把车变电脑”,手机、平板、家里电脑都能连起来,真做到了“人车家”为一体。说一句“智慧出行”也不冤枉他,日常用车就像刷短视频一样顺畅,难怪一波科技迷全现场打卡。

你别以为这些玩意都是给土豪预备的,华为拉起智行品牌,是奔着全民智能普及路数去的。有人问“可靠不可靠”,现场这一转下来,就算是习惯手动挡的老司机,也忍不住摸摸新座椅,琢磨要不要尝鲜一把。

等到第三站,我在吉利展台兜了一圈,不知不觉就被银河E8吸引住了。这台车定位很巧,主打“旗舰技术人人可享”,说白了就是把原本高端配置打到20万级区间,让普通人也可以做一回“科技享受官”。

成都车展开幕,国产新车扎堆,百万神车成焦点-有驾

吉利这两年是有点拼SEA架构,搞什么800V高压快充,现实点就是说,充电五分钟能补200公里续航。对于那些成天怕电量不够的朋友,这个数据绝对让你偷着乐。

银河E8把“科技全家桶”送到人人都能伸手的档口。啥叫旗舰级?直接一块45英寸的8K超大屏安在车头,高通骁龙8295芯片塞进来,再加卫星通信护航,整个配置让不少合资品牌脸红。关键是价格下探到20万上下,不怕比,总之给你一种“用白菜价买火箭”的错觉。

逛完整个车展,其实我最感慨的一点,是中国品牌底气是真的硬核。高端有仰望U9这种技术怪兽,中端有鸿蒙智行的智慧大屏,入门价位里银河E8也是干翻一堆合资老大哥。原本说“自主品牌是追随者”,如今不妨大胆“掀桌”,不少细分领域已经可以说是“带头贼”,直接改当引领者了。

这次车展现场人流如织,你随便拉一个路人问“国产车值不值”,估计八成回答坚决,不亚于让你推荐家乡小吃。以往看车展大家只盯外观和动力,现在更多的关注则变成:谁家技术够酷炫,谁家智能能把你宠到无聊,谁家价格不让你肉疼。

说也奇怪,百万级神车和二十万级平民之选,在同一个场子里和谐共舞,这不正说明中国车企已经能照顾各种消费者?过去咱们总把“高端”和“亲民”当成对立面,现在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全都要”,谁说不能吃着火锅唱着歌?

其实回头细看,这届成都车展更像是一场“敢想敢造”的技术自信秀。以前常有人笑说自主品牌是“追着国外屁股颠”,但现在,大伙儿都懂,很多技术点不光是自己玩得溜,还成了全球车企研究的风向标,这些年新能源汽车的爆发,智能座舱的迭代,中国制造一步步把“技术壁垒”砸开,那种爽劲只可意会。

再说几个让人上头的细节,新能源车阵营里,激光雷达数量堆得越来越多,各家车厂都在讲自动驾驶你追我赶,甚至有些车能在大本营成都把限速调成“挑战级”,感觉再开几年,老司机都要失业了。

不过别被高科技套路晃了眼,车展热闹归热闹,买车还是得看自己的钱包和需求。很多人在展台猛拍照片,手机存储都要炸,回家一看,不少心头好还是得慢慢存钱。技术进步固然让人骄傲,但日常生活,性价比和实用性仍然是主角。如今的国产车,越来越懂什么叫“给你想要的,不光是你想看的”。

再有点“自嘲”情绪,咱们国产品牌虽然厉害,但偶尔还是会被某些进口车拿来做“参照物”,不过群里“内卷”已经够过瘾了。技术堆起来,造型越来越有个性,连一堆90后、00后都开始讨论性能参数。看来,“懂车”这门学问,正在变成全民娱乐项目。

最后总结一句,这届车展什么都能看到:超跑风范、智能座舱、平民旗舰……中国汽车工业不再怕别人挑刺,遇到技术难题就是直接去攻克;面对市场变化,也是随时调整玩法。过程里难免有争议、有吐槽、有一边向上攀的坚韧和一边自我调侃的乐观——说实话,这才是大国制造的真正魅力。

成都车展开幕,国产新车扎堆,百万神车成焦点-有驾

聊了这么多,车展的风向标已经明了:创新不是嘴巴说说,得拿出真本事。未来出行怎么走?谁能打破旧格局?还得靠一群脑洞大开的科技达人和厂家的集体努力。

嗨,这篇读到这,喜欢哪款神车或有啥新见解,说出来不丢脸,欢迎评论区热聊。别忘了点个赞,关注一波,后边还有更多新鲜事。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