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宣布,新一代智己LS6售价19.79万元起。”当价格公布之后,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呐喊声,后排的经销商代表更是直呼:稳了稳了。
在当下如此“卷”的汽车市场中,一款新车的上市为何会引起如此多的赞许,经销商又为何直呼稳了。究其原因,那还是其给出了诚意十足的售价以及出众的产品实力。
不过,当大家都在为新一代智己LS6欢呼呐喊时,我们也不妨静下心来好好分析,新一代智己LS6值得买吗?同级别车型中又有哪些对手。
低价上市的背后不得不进行减配
对于新一代智己LS6来说,能够得到大家的关注主要还是价格。确实,19.79万元的起售价乍一听确实足够吸睛,仿佛一脚跨进了极具性价比的纯电SUV领域,击穿了20万级别的门槛,让不少消费者心动。
确实,从市场来看,进入20万的新一代智己LS6本质是一次精准的“市场卡位”。一方面,它击穿了传统豪华品牌纯电SUV的价格壁垒,用“准豪华品牌调性+主流价格”吸引预算有限但追求质感的用户;另一方面,它试图从比亚迪、小鹏等自主竞品中“抢食”,撬动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不过,“低价”若没有“配置支撑”,终究是“空中楼阁”。当我们翻开新一代LS6的配置清单,两处“梯度减配”操作,堪称2025年新能源市场的“逆趋势操作”,也让其价格优势大打折扣。
首先最明显的便是取消了老款车型全系标配的激光雷达,要知道激光雷达中作为智能驾驶的关键硬件,能够为车辆提供高精度的环境感知。
但新一代SL6的入门版却取消了激光雷达,仅靠视觉方案来支撑智驾系统。在如今智能驾驶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这一减配行为无疑让新一代LS6处于劣势。
对比同级别的岚图FREE+,其搭载的华为ADS 4.0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拥有多个激光雷达和摄像头,能够实现更精准的路况识别和更安全的自动驾驶;小鹏XNGP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同样依赖于先进的激光雷达和算法,在复杂路况下表现出色。
而新一代智己SL6入门版仅靠视觉方案,其智能驾驶精度和复杂场景处理能力大幅落后,甚至不如同价位主流竞品的基础配置,让消费者对其智能驾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产生质疑。
其次便是在电池上,智己SL6也玩起了“区别对待”的把戏。比如呢,其在中低配车型上采用的是中创新航的电池,只有高配车型才配备宁德时代的电池。
要知道,在当下买新能源车型选宁德时代已经成为一种口号,但新一代智己SL6这种区别对待,让很多人消费者内心不爽。毕竟在购买的时候冲着宁德时代去,但最终车子配备的却是中创新航,是不是想想就让人心寒。
在我看来,这种“低价减配”的玩法在行业早期或许有效,但在2025年的今天却难以为继。如今消费者对激光雷达、宁德时代电池的认知度已大幅提升,“入门版无激光雷达”“中低配换电池” 的操作,很容易被解读为 “诚意不足”,反而会让潜在用户转向配置更均衡的竞品,毕竟在同价位,小鹏G6入门版就标配激光雷达,比亚迪唐EV全系用自家刀片电池,智己的“价格优势”正在被“配置短板”抵消。
增程版难救纯电版的“短板”
对于新一代智己LS6来说,除了给出了诚意十足的价格之外,相比老款车型更是推出了增程车型,以此来消除大家对于续航的焦虑。
不过,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就算推出了增程,但也难救纯电版的“短板”。为何我会这样说呢,因为其纯电低配车型仅配备76kWh的电池包,续航里程仅为650km。
在如今新能源汽车续航不断突破的时代,这样的续航表现实在难以令人满意。对比小米SU7,其搭载的大容量电池包,续航里程轻松超过800km。显然,智己LS6在续航方面的短板,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下风,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长距离出行需求。
更关键的是,SUV的风阻系数要高于轿车,这样也让其实际续航折扣会更大,这意味着用户在高速行驶或低温环境下,续航焦虑会更明显。
当然,如今的智己LS6推出了增程版车型,对于有续航焦虑的小伙伴来说,增程绝对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当下增程市场同样激烈,比如理想L6增程版续航1300km+,深蓝S7增程版起售价14.99万,智己LS6增程版既没有“续航优势”,也没有“价格优势”,很难在增程市场突围。
在我看来,新一代 LS6 增程版就像“夹在中间的三明治”,论品牌溢价不如理想,论价格亲民不如深蓝,既无法吸引追求“无焦虑续航”的理想用户,也难以打动对价格敏感的深蓝用户。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定位,让其增程版沦为“纯电版的陪衬”,没能真正破局续航短板。
智己的改变从新一代LS6开始
尽管新一代LS6存在不少产品硬伤,但从行业战略视角看,这款车的意义远超“一款新车”,它标志着智己汽车从“高端执念”到“用户导向”的关键转身,是品牌在“规模生死线”前的必然选择。
此前,智己的定位是“高端纯电品牌”,L7、LS7均锁定25万以上市场,试图以“豪华设计+智能配置”抢占高端份额。
但2025年的高端市场早已是“红海”,特斯拉Model Y、小鹏G9、理想L7等车型牢牢占据用户心智,智己的“高端路线”更像“孤独的挑战者”,销量始终难以突破小众圈层。
好在智己看到了这个局面并且做出了改变,简单来说就是从“品牌导向”转向“用户导向”。
比如,早期智己更关注“我想做什么产品”,而现在则更关注“用户需要什么产品”,增程版的加入,不仅填补了品牌产品矩阵的空白,更让智己从“纯电小众品牌”向“全场景新能源品牌”迈进,受众群体从“纯电爱好者”扩展到“家庭刚需用户”,这对品牌长期的市场渗透至关重要。
在我看来,这种改变背后是智己对“生存与发展”的权衡。对于所有车企而言,“规模” 是活下去的关键,只有销量上去,才能摊薄研发成本、提升供应链议价能力,进而反哺品牌升级。
新一代LS6的定价,正是智己为“冲规模”做出的让步:用20万以下的价格吸引价格敏感型用户,用高配车型维持品牌高端属性,形成 “高低搭配” 的产品策略。这种改变,虽有争议,却符合当前汽车“先求量、再求质”的生存逻辑。
总结来看呢,对于当下智己汽车来说,已经从“执着高端调性”到“贴合主流需求”,从“单一纯电布局”到“纯电+增程双线出击”,这种改变既是智己应对市场内卷的被动适配,更是品牌试图突破小众圈层、走向大众市场的主动尝试。
所以,对于新一代智己LS6而言,无论最终成果如何,我们已经看到了它的改变,值得我们点赞。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