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宁愿买奥迪A6L,也不买奔驰E级?原因很现实

先说说空间吧,毕竟买这个级别的车,不管是家用还是偶尔商务用,后排和后备箱都得够用… 就说后排腿部空间,我 180 的身高坐进 A6L,膝盖离前排座椅还有两拳多的距离,想翘个二郎腿也不费劲;
E 级虽然也宽敞,但总觉得座椅靠背角度有点陡,要是坐一两个小时以上,腰就容易酸… 还有后备箱,A6L 常规容积就有 530 升,塞两个 28 寸行李箱再加一个登机箱,妥妥的;
E 级呢,常规容积 490 升,有时候塞完两个大行李箱,小登机箱就得挤一挤才能关上… 日常用的时候,差这几十升空间,麻烦事就多了,你说谁不选方便的?

为什么很多人宁愿买奥迪A6L,也不买奔驰E级?原因很现实-有驾

再看价格,这是大多数人买车绕不开的坎儿… 据公开的终端报价,同样是 2.0T 高功率版,奥迪 A6L 现在普遍能有 5 万左右的优惠,有些城市甚至能到 6 万;
奔驰 E 级呢,大多只有 2 - 3 万的优惠,个别配置多的也就 4 万出头… 算下来,同样的预算,选 A6L 能买到配置高的版本,比如多了座椅加热、360 度全景影像,或者直接上到四驱版;
要是选 E 级,可能就得在配置上妥协,要么少个自适应巡航,要么内饰材质降一级… 这差价小则两三万,多则四五万,对普通人来说,这笔钱能加小半年油,或者贴个好点的车衣,再不然就是把保养套餐一次性买了,谁会跟钱过不去?

为什么很多人宁愿买奥迪A6L,也不买奔驰E级?原因很现实-有驾

还有用车场景的事… 很多人买这个级别的车,不是只用来商务接待,也得兼顾家用,比如周末带家人出去玩,或者接孩子上下学…
奔驰 E 级尤其是立标款,看着是真高级,车头的立标一竖,气场拉满,可要是开去学校接孩子,总觉得有点 “端着”,不像家用车那么随意;
要是开去谈那种偏务实的生意,比如跟工程类的客户对接,又显得有点 “张扬”,客户可能还会觉得你不接地气…
A6L 就不一样,不管是开去公司楼下接客户,还是周末带老人孩子去郊外,都不违和种 “不挑场景” 的属性,对很多人来说太重要了… 毕竟车是天天用的,总不能为了撑场面,让自己用着别扭吧?

为什么很多人宁愿买奥迪A6L,也不买奔驰E级?原因很现实-有驾

后期养护成本也得算进去,买车不是一锤子买卖,后续的保养、维修都得花钱… 就说小保养,奥迪 A6L 换一次机油机滤,大概在 1300 - 1500 元之间;
奔驰 E 级呢,小保养得 1800 - 2200 元,差了小一千块… 大保养就差得多了,A6L 大保养换机油三滤大概 3000 - 3500 元,E 级得 4000 - 4500 元…
一年按两次小保养算,A6L 一年能比 E 级省 1000 多,五年下来就是小一万,这钱用来换套好轮胎,或者升级一下车机系统,不香吗?
而且据不少车主反馈,A6L 的故障率比 E 级略低一点,比如车机卡顿、中控异响这些小毛病,E 级出现的概率会高一些… 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谁也不想买了车之后总跑 4S 店修吧?

为什么很多人宁愿买奥迪A6L,也不买奔驰E级?原因很现实-有驾

还有品牌印象的事… 以前奥迪在国内有 “官车” 的标签,虽然现在这个标签淡了,但留下的 “可靠、耐造” 的印象还在…
很多人觉得,奥迪的发动机、变速箱调校偏向耐用,开个十年八年,只要正常保养,不容易出大问题;
奔驰 E 级虽然豪华感没话说,内饰的木纹装饰、64 色氛围灯,一看就比 A6L 高级,但总有人觉得它 “太娇贵”,比如需要加 95 号油,而且对机油的标号要求也高,日常养护得细心…
对那些不想在用车上花太多心思的人来说,A6L 这种 “省心” 的属性,就比 E 级的 “豪华” 有吸引力。

为什么很多人宁愿买奥迪A6L,也不买奔驰E级?原因很现实-有驾

有人可能会说,奔驰的品牌溢价高,开出去有面子… 可说实话,现在大家买车越来越理性了,“面子” 早就不是第一考量了…
你开个 E 级出去,别人可能会说 “这车不错”,但你开个 A6L 出去,别人也不会觉得掉价,反而会觉得你懂车、会过日子…
毕竟对大多数人来说,车是用来提升生活品质的,不是用来炫耀的… 实用、省心、省钱,这三点要是占了,选谁就很明显了。

为什么很多人宁愿买奥迪A6L,也不买奔驰E级?原因很现实-有驾

不是奔驰 E 级不好,它的豪华感、内饰质感确实比 A6L 强,要是预算充足,而且就喜欢那种精致的感觉,选 E 级没毛病…
可问题是,大多数人买车,还是得考虑日常用着方不方便、养车贵不贵、能不能兼顾多种场景…
A6L 刚好把这些 “现实需求” 都接住了,它没有 E 级那么 “耀眼”,但也没有明显的短板,就像一个靠谱的伙伴,不管你是用来工作还是生活,它都能稳稳当当地陪在你身边。

声明: 为了提高创作效率和阅读体验,本文有借助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创作和虚构情节,请注意甄别。作为自媒体一直遵循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仅传播正能量。文中数据来自各媒体公开报道,但信息可能会更新,因为无法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本文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请大家理性阅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