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传奇落幕 托森差速器何去何从 奥迪转型背后的真相
托森。曾经是奥迪quattro的灵魂。如今却成了时代的眼泪。
中端奥迪确实不再使用托森差速器了。只有大众途锐、RS7、S8等高端车型还在坚守。主流市场的A4L、A6L全面转向冠状齿轮差速器。低端Q3等横置平台则使用博格华纳瀚德五代四驱系统。一个时代的终结。就这么简单。
为什么是托森? 纯机械结构。动力损失小。传递直接。可承受扭矩大。最关键的是其涡轮蜗杆具备自锁能力。打滑瞬间立即锁止。避免动力流失。这种机械美感。让无数车迷为之倾倒。
除了奥迪,谁还在用? 丰田普拉多、兰德酷路泽。奔驰G级。雷克萨斯LX570。这些硬派越野车仍在广泛使用托森。但注意。它们的目的并非极限越野。而是为了兼顾公路行驶稳定性。大型SUV高速巡航时需要稳定的四驱能力。托森正好满足。
托森的局限很明显。C型托森最大只能将60%动力分给前轴。或80%给后轴。无法完全锁止。动力仍会流失。像普拉多2700。没有中央差速锁。只靠托森分配动力。轮间限滑依赖EDL。脱困能力其实一般。
奥迪放弃托森的真相:重量大。采购价格高。油耗相对较高。这些与日益严厉的排放需求背道而驰。更重要的是。专利已被丰田旗下的捷太格特收购。奥迪不愿受制于人。必须寻找替代方案。于是有了冠状齿轮差速器。
冠状齿轮差速器 天生后驱特性。基础扭矩分配就是前40后60。通过多片离合器辅助。前轮打滑时后轴最多可获85%扭矩。后轮打滑时前轴最多可得70%。调整范围反而超过托森。实际脱困表现更优。
但代价是什么?全时四驱变成了适时四驱。这是许多粉丝最难以接受的。认为这是赤裸裸的简配。然而奥迪在车身上集成多个传感器。甚至接入大数据综合判断。在冰雪雨天提前结合多片离合器。实现近乎全时的效果。系统响应仅需0.2秒。
未来属于电控 纯机械的托森。就像机械手表。精美却沉重。电控系统如智能手表。灵活且高效。这不是退步。是进化。
托森不会完全消失。它将在硬派越野车领域继续发光发热。但对于主流市场。轻量化、低油耗、电控化才是大势所趋。
奥迪的转型。是无奈之举。也是明智之选。情怀不能当饭吃。满足法规和市场需求才是生存之道。
机械的魅力在于直接和可靠。电控的优势在于精准和高效。各有各的舞台。
你说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