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准备掏钱去订理想L9,销售的笑脸都快漾出蜜了,结果朋友一个电话甩过来:你先等等!智己出了个新车,去看一眼,保证不后悔。我当时还纳闷,什么车能这么大口气?结果一查,好家伙,里外里可能差出十几万块。
这事儿就发生在11月12号,智己汽车把他们家的新旗舰LS9直接扔进了市场,这台大型六座增程SUV,起步的权益价直接干到了32.28万。这数字一出来,空气都安静了几秒。要知道,隔壁的理想L9和问界M9,可都是四十万甚至五十万级别的座上宾。智己这一手,不像是在发布新车,倒更像是在本就拥挤的牌桌上,直接喊了声我梭哈了。
有意思的地方就在这,它价格是下来了,可东西给的却一点不含糊。全系顶着个520线的激光雷达,车里塞的是英伟达Thor芯片,硬件上直接为高阶自动驾驶铺好了路。这路子挺野的,等于明着告诉消费者:你看,别人要选装、要顶配才给你的东西,我这儿,标配。这种感觉,就像你去楼下吃碗面,老板不仅给你加了双份牛肉,还送了个荷包蛋,你心里能不咯噔一下吗?
当然,光有聪明的脑子还不够。坐进车里,那种扑面而来的科技感和豪华感才是真正考验人的地方。从27.1英寸的驾舱大屏,到副驾的15.6英寸娱乐屏,再到第二排头顶那个21.5英寸的娱乐屏,高通8295P的芯片撑着,感觉车里每一个座位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尤其是副驾和第二排那两个零重力座椅,带腿托,能加热通风加按摩,一键躺倒,长途旅行的时候,副驾和后排老板座的体验感直接拉满了。你说这是台车,倒不如说是一个会移动的六座豪华休息室。
车身尺寸也很有说法,五米二多的车长,三米一六的轴距,是个标准的大块头。造型方方正正,是那种很硬朗的风格,配上隐藏式门把手和电动侧踏板,仪式感给得很足。他们还搞了个创新的尾门开启方式,用手敲几下就能开,这种小细节虽然说不上是刚需,但确实能让人会心一笑,觉得这车有点自己的想法。
那么问题来了,智己凭什么敢这么干?背后站着的可是上汽集团,这个国内汽车界的老大哥。有这样的家底撑腰,智己在供应链整合和成本控制上,显然比新势力们有更多的腾挪空间。圈里有人说,智己这招叫降维打击,用传统巨头的体量优势,去卷新势力的价格和配置。表面上看是在拼性价比,实际上是在抢夺市场份额,为自己在残酷的淘汰赛里多挣一张活下去的门票。
这台LS9的核心技术是那套叫恒星的超级增程系统,配上800伏平台,纯电续航顶配能到402公里,日常在市区里开,基本可以当纯电车用,一周充一次电足够。真要跑长途,那个1.ŠT增程器又能保证一千多公里的综合续航。最快不到20分钟就能从10%充到80%,基本就是服务区上个厕所、喝杯咖啡的时间。再加上双腔空气悬架和四轮转向系统,连蟹行模式这种花活都给配上了,硬件层面几乎是武装到了牙齿。
然而,车这个东西,从来都不是单纯的硬件堆砌。理想之所以能成功,靠的是对家庭用户需求的精准拿捏和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问界M9的背后,则有华为强大的技术光环和渠道加持。智己LS9像一个装备精良的挑战者,带着一身顶级的武器冲上了擂台,它的招式犀利,价格诱人。但它面对的,是已经在各自领域打下江山、拥有忠实粉丝的卫冕冠军。
最终的决胜局,或许还是要看交付之后的用户口碑。软件体验顺不顺畅?智能驾驶靠不靠谱?售后服务体系跟不跟得上?这些都是冰冷的参数表无法完全体现的。对于那些攥着三十多万预算,原本在看理想L8,或者踮踮脚想够一够L9的消费者来说,智己LS9的出现,无疑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新选择。
所以,这场好戏才刚刚开始。智己把价格这颗深水炸弹扔进了市场,接下来就看理想和问界如何接招了。是选择视而不见,还是跟进降价,亦或是用更强的产品力来回应?不管怎么样,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神仙打架,总归是件好事。只是不知道,又有多少准备下订的准车主,会像我一样,在付款前的那一刻,陷入了甜蜜的烦恼。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