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油?我听你说了一整年了,每次油价一涨,楼里的车友就在群里嚷嚷,“丰田车还是会过日子!”但实在讲,这只是丰田皮毛,最多是给小两口过日子省点柴米油盐。去年冬天路口侧撞了一辆凯美瑞,保险公司事后到修理厂理赔,老师傅用招牌的皱眉开口:“撞成这样,别家的轿车早变豆腐渣了,丰田的架子还是直的,前门开关都没变形。”这话也不假,老刘几乎每年都修个十来台,说起来最服这车撞癟都能保住驾驶舱,是命硬。
这些年听多了,说丰田“铁皮薄”,但你真去敲敲卡罗拉门板,外层薄是薄,里面梁子却不含糊。去年我和邻居老唐喝酒,他讲:“这种车你就图安稳。我儿子考驾照时也出了小事故,撞了分道钉子,结果才是保险杠断了,门锁都没松。”你让他换别的牌子,根本不买账,却把这玩意叫“撑得住”,死守空间,好赖算多了条命。
但丰田的玩意,真刀真枪还得看成本这一套。丰田那些年省成本,传说连螺丝都一口气用到底,师傅私下嘀咕,“这玩意拆过,你能发现不同型号都一样的零件”,不光发动机、变速箱,还有各种小配件,说是全球通用。记得我去年同行去了一趟天津丰田4S店,销售随口一提说,丰田的动力总成方案光是小排量和混动就快两百种,不瞎说。搞得不少维修工都说:“这车修起来简单,零件坏得少,配件找得到。”
大家还记得雷克萨斯在印度普纳那个工厂嘛?刚出来的时候,圈子里不少人等着看笑话——印度造豪华车?这玩意往年都是舆论爆点。但真放到路上,“据说品质能跟日本本土的对标”,我去年出差顺路看过一台,师傅只说一句:“没毛病。”你要论行业这档事,丰田这群人隐着劲儿,零件都铺得很死,配合度高到让别家想抄都抄不来。
说句路人都听不进去的话,氢能源,真正让丰田赢在未来,是那堆专利地图。邻居小李爱瞎琢磨,一天在饭桌上抖机灵:“纯电不一定是终极方案,丰田早插旗氢能了。”我不懂技术,群里开混动的都说加氢三分钟续航能顶个七百公里。师傅私下里也懒得讲明,反正丰田那个专利壁垒,估计谁都翻不过去。行业里有流言,说丰田其实早有更狠的技术,只是一直不急着亮出来。
说起冷门配置,前阵子老于买了辆二手亚洲龙,带着座椅通风和电加热方向盘。这是他甜水园那边夏天开车最大福音,用老于的话说:“这玩意就算下雨开都不憋。”还有车主闲聊,丰田有些车型有主动碰撞前预警,装了但很少宣传,师傅一句话:“靠谱,关键不是多炫,是死活好使。”群里车友还吐槽,混动车型有个小电瓶换起来没那么方便,好多人误以为能省下全套养护,其实冷却液和变速箱油师傅还得一年一查,别指望能偷懒。
曾经有个修理厂师傅给我讲,日本丰田当年搞出一个铝合金发动机缸盖号称快八十万公里不渗油。有的国产涡轮两年气门室盖就见油泥了,丰田这帮工程师有股子“不张扬,死磕底子”的劲头。前阵子,有车友在群里误传说新卡罗拉不能用无铅汽油,实则师傅补一句:“一般家庭照样没毛病,别听那种养护八卦。”
有位老友榕子开了十年 凯美瑞,说熬过二十万公里只换过一根水管,连火花塞用了原装的。问他对丰田到底服哪点,他就一句方言:“结实,耐揍。”维修师傅平时也调侃,“丰田,拆了能归位,比什么豪华牌子都可靠。”
这些年车圈子里传疯的,丰田从不显摆什么省油,那不过是他们掏口袋抠出几块钱,真正让人睡不好觉的,是那堵看不清高墙——谁想学,也学不来。最近小区门口停着一辆二手混卡,听说前任车主三年只修过雨刮电机。
有一件事到现在也没人真搞明白——丰田那些早期锐志为什么用电动助力转向还配机械液压备份,说是怕关键时刻失效,真不太好查到底是不是行业传说。但这车用起来时,方向盘稳得让人怀疑是不是多此一举。老唐喝酒时还能扯半天,说这才是“阴招”。
到头来,丰田的狠不是站在风口让你看见,而是让行业里那些折腾电池、算成本的,都不敢真和它抬杠。刚买车的小李朋友圈还在晒油耗,老刘吭哧修车时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你省的油还不够买它架子的一根筋。”最后,那个老亚洲龙还在小区门口晒着通风座椅,夏天蚊子多也不愁换车,本地二手市场再过两年不知会不会又回到谁家手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