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车市,豪车圈也开始“放血”大甩卖,这景象,着实让人有些咋舌。捷豹XEL腰斩式降价,雷克萨斯ES也跌破芳心纵火价。这波操作,比电商大促还来得猛烈!问题来了,昔日高冷的豪车们,为啥集体“跳楼价”?是幡然醒悟,还是另有图谋?
先觍着脸聊聊这三位“难兄难弟”。捷豹XEL,号称运动健将,操控手感确实没的说,但品牌声量确实差强人意。沃尔沃S60,安全性能是它行走江湖的利器,但内饰格调嘛,说句实话,有点年代感了。雷克萨斯ES,省油耐操是出了名的,但动力表现嘛,emmm,佛系青年专属。
这几位“跳水”,明面上看,是卷到飞起的车市竞争。宝马3系、奥迪A4L这些老牌劲旅,哪个都不是善茬。再添上新能源汽车这股后浪,传统燃油车压力山大。为了守住那点可怜的市场份额,降价促销成了不得已而为之的下下策。
但如果只把锅甩给市场,未免有些失之偏颇。咂摸咂摸,为啥挨打的总是它们?宝马3系也降价,但幅度明显小巫见大巫。这背后,恐怕还藏着更深的水。
一个绕不开的坎儿,是品牌溢价能力。同样是豪华品牌,奔驰、宝马的品牌光环,明显盖过捷豹、沃尔沃。消费者心甘情愿为“牌面”买单,即便价格高那么一丢丢,也觉得物有所值。而捷豹、沃尔沃,在品牌力这块儿,还需卧薪尝胆。
另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因素,是供应链韧性。疫情余波、芯片告急,导致汽车生产成本水涨船高。一些品牌可以通过涨价来转移压力,但另一些品牌,只能咬紧牙关降价,苟延残喘。这就像一场百米冲刺,体魄孱弱的,更容易掉队。
再说说雷克萨斯ES。这波降价,着实令人扼腕叹息。它也曾是加价提车的代名词,如今却沦落到靠打折来博眼球。除了市场大环境,自身产品迭代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新款ES已经粉墨登场,老款车型自然要挥泪甩卖。
有意思的是,雷克萨斯ES这次“俯冲”,也暴露了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它的定价逻辑。一直以来,雷克萨斯都标榜自己是“二线豪华”,但价格却敢叫板一线。这种“不上不下”的姿态,在市场景气的时候还能勉强维持,但在市场下行的时候,就显得有些骑虎难下了。
单从降价幅度来看,捷豹XEL似乎是最大的赢家。但扪心自问,它真的是赢家吗?大幅让利,固然可以冲销量,但也会伤及品牌筋骨。消费者会嘀咕,这车是不是本来就值这么多?以后再想提价,恐怕难于上青天。
与大众认知相悖,豪车降价,不一定是普天同庆的好事。它可能预示着品牌价值的缩水,也可能预示着市场寒冬的来临。对于消费者而言,降价固然喜闻乐见。但也要擦亮双眼,看看这降价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当我们习惯性地把原因归咎于“市场竞争”时,是否遗忘了品牌底蕴、供应链承压、产品生命周期等更为隐秘的因素?豪车降价,就像一面棱镜,折射出车市的千姿百态,也折射出消费者心态的微妙变化。
结尾,我想借雷克萨斯ES的境遇,来个画龙点睛。曾经风光无限的它,如今也要靠割肉换量。这警醒我们,没有哪个品牌可以永远高枕无忧。唯有不断革新,不断夯实品牌价值,才能在激烈的市场搏杀中屹立不倒。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买车不只是买个代步工具,更是买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价值认同。所以在挑选豪车的时候,不妨多一分审慎,少一分跟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