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车市寒冬中,豪华品牌普遍遭遇销量滑铁卢但路虎揽胜却上演了一场逆袭大戏。9月份,这款起售价144万以上的豪华SUV,竟然卖出了1890多台,接近1900台的成绩,环比8月份的1169台暴涨超过60%。
2025年8月,揽胜仅卖出1169台,环比7月暴跌47%,这一数字曾让市场对豪华车前景担忧不已。仅仅一个月后,销量就逼近1900台,这种V型反转在高端车市场极为罕见。
对比同品牌其他车型,揽胜运动版8月销量只有518台,还不到揽胜的一半;国产路虎车型更是惨不忍睹,揽胜极光和发现运动版分别只卖出552辆和289辆。为什么揽胜能独善其身?或许是因为它的目标客户群体对经济波动不那么敏感。
价格方面,路虎揽胜的坚挺令人咋舌。360PS盛世版落地均价不低于144万,400PS盛世版则不低于155万,这在降价成风的豪华车市场堪称异类。
相比之下,路虎揽胜运动版入门版从96.8万直降到77万多,暴跌近20万;保时捷卡宴终端售价也比巅峰期跌幅较大。揽胜反而微涨价格,销量却不降反升。
产品力是揽胜的硬核武器。全系标配四轮转向、空气悬架、涉水感应系统等高端配置,入门即高配的策略让买家觉得物有所值。
动力系统上,360PS和400PS版本均搭载3.0T L6涡轮增压发动机+48V轻混,输出分别达360马力/500牛米和400马力/550牛米,匹配8AT变速箱和全时四驱系统。对比宝马X5国产化后的亲民路线,揽胜坚持用高配置维持豪华感,这或许正是其魅力所在。
外观设计上,揽胜的霸气一目了然。标轴超5米05,长轴超5米25,满足不同需求;镀铬中网和像素式大灯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
内饰更是奢华,13.7英寸全液晶仪表盘和中控屏、真皮包裹方向盘座椅、高配车型的半苯胺材质座椅和羊绒地毯,这些细节都在告诉车主:这钱花得值。
市场环境对揽胜并不友好。2025年被称为豪华车“降价年”,问界M9连续10个月蝉联50万以上SUV销冠,理想、宝马等品牌也在新能源领域猛攻。
8月份国内SUV零售销量同比下跌14.1%,捷豹路虎在华整体销量同比暴跌34%。但揽胜偏偏在逆风中起飞,这说明什么?或许传统燃油豪车仍有其铁杆粉丝,他们更看重品牌历史与机械质感。
娱乐系统方面,揽胜全系标配前排手机无线充电和英国之宝音响,高低配扬声器数量有差别,这不影响基础体验。相比之下,一些新能源车型主打智能座舱,揽胜则坚持传统豪华路线。这种选择背后,是两种消费观念的碰撞:你要科技感,还是要经典奢华?
销量数据还揭示了一个有趣现象:揽胜的主销版本是3.0T L6车型,而非更贵的四座版。五座和七座版本更受欢迎,这说明实用主义在高端市场也有市场。
对比保时捷卡宴月销1500台左右的稳定表现,揽胜的1900台数字更显突出。为什么它能略胜一筹?可能因为揽胜在商务场合的认可度更高,尤其加长版的气场无人能及。
从消费者心理看,买揽胜的人往往不是第一辆车车主,他们更注重品牌的社会符号意义。在电动车泛滥的今天,一辆燃油揽胜反而成了个性标志。这种逆潮流心态,是不是说明了豪华消费的本质?数据不会说谎:1890多台的销量,证明了这个细分市场的存在感。
对比同级别车型,宝马X5国产后空间更大、价格更低,但揽胜依然守住阵地;奔驰GLS虽然豪华,设计更保守。揽胜的成功在于平衡了霸气与精致,比如隐藏式排气和竖条状LED尾灯,细节处见功力。这些设计元素,你是否觉得比新能源车的夸张造型更耐看?
路虎揽胜的案例也折射出豪华车市场的分化。高端产品抗周期能力强,中低端产品则受经济影响大。2025年8月,捷豹路虎进口车中,揽胜、揽胜运动版和卫士占46%,占进口车销量的83%。这说明品牌的核心价值集中在少数旗舰车型上。其他车型的挣扎,反而衬托出揽胜的耀眼。
最终,揽胜的销量奇迹不是偶然。它抓住了高端买家对“独一无二”的追求,用扎实的配置和品牌底蕴打动人心。在新能源车围攻的战场上,它证明传统豪车仍有生命力。下一个问题来了:如果揽胜也推出电动版,你会买单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