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的停车场像个展销会,车灯闪烁像霓虹。
2025年9月,这个省用真金白银给出了答案:谁是销量王。
榜单一出,比亚迪像开了挂,省内当月终端销量达到31637台,秦PLUS、宋PLUS、海豹、海鸥这些名字在朋友圈里被反复刷屏。
谁也没料到,手机厂牌也挤进了中游:小米的SU7与YU7吸引了年轻买家目光,跻身11到15名行列,把讨论热度推上新高。
广东消费者有一套筛车逻辑:别拿外壳忽悠人,空间够、油耗低、维修不贵,这些才打动家庭主妇和工薪族。
讲价、比对、试驾,这里的人务实得像挑菜。
新能源热潮高涨,不过老派燃油车仍有市场。
丰田、本田这些日系品牌凭借售后和可靠性,稳稳排进前三,混动和省心成为它们的通行证。
榜单显示,前五分别是比亚迪、丰田、本田、鸿蒙智行与吉利银河;特斯拉、零跑、埃安、小鹏与吉利位列6到10名;理想、奇瑞、五菱、长安和雷克萨斯在16到20名。
街头的对话很真实。
一个上班族说:“电车挺省,可我还担心充电。”经销商笑着回:“这就是市场分水岭,续航决定你是不是转粉。”分析师把广东当作试验田:本土品牌靠贴地走位和服务网络赢得城镇家庭;外资品牌靠口碑和成熟技术守住忠实客户。
社交平台上的声音两极分化,有人点赞刀片电池和DM-i混动的可靠性,也有人质疑充电配套与二手保值。
镜头拉远,城市公交与出租车里,比亚迪的电动车已见惯不惊,这既是厂家的市场扩张,也是城市电动化的实践。
消费者在权衡间做选择,情感上既有对新技术的期待,也有对传统消费观的怀念。
对品牌而言,广东是战场,更是风向标:谁能在实用、价格、服务间找到平衡,谁就能稳住阵脚。
结尾回到那条让人睡不着的问题:当价格、续航与服务摆在桌面上,你会选谁?
欢迎在评论里列出你的理由,看看广东人在下一轮买车大战中会给出怎样的新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