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聊起买车,是不是都有个感觉,就是那些以前听着响当当的合资品牌,好像一下子没那么香了?
特别是新能源车领域,满大街跑的都是国产品牌,什么理想、蔚来、比亚迪,一个比一个猛。
好多人都说,合资车企的时代是不是要过去了,它们在智能电动车这块反应太慢了。
可就在这种论调越来越响的时候,上汽通用这家老牌合资企业,却悄悄地干了件大事,不仅没掉队,反而连续四个季度都实现了盈利。
要知道,现在车市价格战打得天昏地暗,能赚钱本身就是个奇迹了。
这就让人好奇了,上汽通用到底使了什么魔法,能在这么卷的环境里逆风翻盘?
这背后其实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一场关于谁说了算、技术跟谁姓的“主权”争夺战。
要理解上汽通用的变化,咱们得先看看以前的合资车企是怎么玩的。
过去几十年,基本都是一个模式,叫“市场换技术”。
说白了,就是我们国家开放庞大的汽车市场,让国外的品牌进来卖车,作为交换,它们把一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带进来。
在燃油车时代,这套玩法很成功,大家也买到了像别克、大众这些家喻户晓的车。
但问题是,时代变了。
进入智能电动车时代后,中国市场变成了全世界最先进、竞争最激烈的地方。
中国消费者对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的需求,比国外消费者超前了好几年。
这时候,如果还按照国外总部的老节奏,一款车研发个三五年再上市,那等车出来,市场早就被国产品牌抢光了。
上汽通用应该是最早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合资企业之一。
他们明白,再继续当一个只负责生产和销售的“乖学生”,等着美国通用总部下指令,肯定会被市场淘汰。
唯一的出路,就是把研发设计的主导权拿回到自己手里,让中国的团队来决定为中国市场造什么样的车。
这场变革最核心、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他们推出了一个叫做“逍遥”的超级整车架构。
这个“架构”可能听着有点专业,其实可以理解成造车的“地基和框架”。
这个“逍遥”架构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是由上汽通用在中国的研发中心——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完完全全由中国工程师团队自主开发的,而且它的设计初衷百分之百是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
这在合资车企里是头一回。
这意味着,中方团队不再是简单地执行国外的图纸,而是变成了真正的“总设计师”。
这个架构非常灵活,不管是纯电动、插电混动还是增程式,都能用它来造;不管是轿车、SUV还是MPV,也都能在这个平台上开发。
这就给了上汽通用极大的主动权和灵活性,可以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光有好的车身骨架还不够,智能电动车的“灵魂”——也就是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同样是过去合资车的短板。
大家应该都有体会,很多合资车的车机系统,反应慢、功能少,跟咱们国产车上那种流畅、智能的大屏幕比起来,简直像是两个时代的产品。
在这方面,上汽通用的做法非常务实和聪明:自己一时半会儿追不上,那就跟中国最厉害的科技公司合作。
他们找到了在自动驾驶领域非常出名的Momenta公司,进行深度合作。
这种合作,不是简单地去买一套软件装在车上那么简单,而是从最底层进行共同开发。
上汽通用把自己几十年来在底盘调校、车辆动态控制这些方面的深厚功力,也就是“驾驶的肌肉”,和Momenta领先的人工智能算法,也就是“驾驶的大脑”,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这样一来,造出的车既保留了合资品牌一贯以来优秀的驾驶质感,又拥有了国产新势力那样聪明、好用的智能系统。
比如别克新发布的“逍遥智行”辅助驾驶系统,目标就是实现不需要高精度地图的城市领航辅助驾驶,这一下子就把合资品牌在智能化领域的短板给补上了。
有了自主的技术和聪明的“大脑”,接下来就是在市场上真刀真枪地干了。
上汽通用的打法可以说是非常“接地气”,完全是在用中国市场的玩法来竞争。
首先是速度。
以别克GL8这款MPV常青树为例,以前更新换代要等好几年。
现在,今年4月份刚推出搭载全新插混系统的GL8陆尚,没过几个月,续航更长的GL8陆尊又上市了,新车型的开发周期从过去的三年多,直接缩短到了一年多。
这种快节奏,就是技术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带来的直接好处。
其次是价格。
凯迪拉克的做法更是让很多人大吃一惊。
一款官方指导价三四十万的豪华SUV全新XT5,直接推出了一个二十多万的“一口价”。
这相当于凯迪拉克暂时放下了自己豪华品牌的架子,直接下场和同价位的国产品牌进行肉搏。
这说明他们非常清楚,在中国市场,消费者越来越看重实实在在的产品价值,而不是虚无的品牌溢价。
最后,他们还在积极开辟新战场。
比如别克推出了一个全新的高端新能源子品牌叫“至境”,专门用来进攻30万元以上的高端市场,直接对标理想、蔚来等新势力。
这表明上汽通用不仅要守住自己原有的阵地,还要主动出击,去抢占新的市场份额。
这一整套组合拳打下来,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上汽通用的累计销量同比增长了近20%,这在合资品牌普遍下滑的大环境下,显得尤为突出。
当然,他们的转型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目前新能源车型的整体销量占比还不算特别高,凯迪拉克的智能化转型也还需要时间来落地,这些都是未来需要面对的挑战。
但无论如何,上汽通用的探索,为所有还在困惑中的合资品牌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在今天的中国汽车市场,合资模式要想继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把权力的天平更多地倾向中方,把技术的根深深地扎在中国市场的土壤里。
只有真正做到为中国市场而研发,由中国团队来主导,才能在这场激烈的变革浪潮中站稳脚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