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专家王青:如何提升新能源汽车国际竞争力|品牌赋能

【邀请诺贝尔奖、图灵奖得主、两院院士、各行业专家,请联系五洲名家智库】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在技术发展与市场需求上呈现快速扩张之势,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指出,产业发展较快之时,往往是风险挑战开始形成之时。只有消除不利因素、短板和堵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才能保持持久的竞争力。

新能源汽车专家王青:如何提升新能源汽车国际竞争力|品牌赋能-有驾

培养产业体系的重要性

王青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不应仅从产品角度出发,而应将其视为战略性载体,从培养产业体系和能力的角度进行思考。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多项新技术爆发的交汇点,如信息通信、能源、人工智能、新材料和大数据等。通过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可以形成综合牵引和带动能力,成为制造业综合竞争力的代表性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主要经济体的战略制高点,能够引领全球产业变革、物流和供应链调整、消费创新变革,以及优化城市现代治理体系。

新能源汽车与能源革命
王青强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将成为牵引能源革命、改变全球能源供求格局、重塑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契机。不仅是我国,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基于能源革命、可持续发展、贸易规则重构等背景下讨论新能源汽车。作为全球绿色发展和节能减碳的关键路径,交通领域的减排对增强全球绿色发展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竞争能力的关键要素
面对全球竞争加剧的现实,王青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要打造突出的综合竞争力。产品竞争力是核心,包括性价比和特色。消费市场日益细分化、个性化,企业需要通过整合创新资源,占领细分市场。市场影响力体现在全球市场份额、品牌价值、服务水平以及消费者对产品和企业的文化认同感。供应链控制力也是关键,包括全球产业布局、供应链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运作协同性。创新引领力则包括持续创新迭代能力、快速响应消费需求变化的能力以及中长期技术替代方案。

破解风险挑战的现实需求
王青指出,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全球竞争力面临诸多挑战。在投资和贸易壁垒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可能面临更多审查和壁垒。在供应链替代方面,技术门槛相对较低,我国产业发展的窗口期较短。核心技术瓶颈,如芯片、高技术材料、工程软件和关键零部件,对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影响较大。上游资源制约也存在不确定性,需要从全局、长期、战略层面加以协调。

关注自身矛盾与问题
王青提醒,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还需关注自身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国内市场应更加开放包容,促进竞争能力和市场活力,加强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合作。在国外布局开放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整合当地资源,提升包容性,降低可替代性。同时,要警惕地方补贴可能引发的国外“双反”调查风险。

名人邀约|诺贝尔奖|诺贝尔奖获得者|诺奖代言|诺奖得主赋能背书|经济学家|邀请诺奖得主出席活动|大会嘉宾邀约|嘉宾推荐|院士邀请|中国名家论坛|会议活动邀请|论坛峰会嘉宾邀约大健康

新能源汽车专家王青:如何提升新能源汽车国际竞争力|品牌赋能-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