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旗下的云轨,作为其轨道交通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自主研发的单轨交通产品。该产品于2016年首先在深圳亮相,并随后在多个城市启动建设。然而,不久之后,这些在建的云轨项目纷纷遭遇暂停。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首要的一点是,云轨的建设须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核准。轨道交通的建设并非仅满足基本条件即可,还需综合考虑地方财政状况、道路基础设施、以及现有轨道交通网络等多重因素。经过深入评估,比亚迪云轨在多个城市的项目都未能获得发改委的批准。
此外,云轨的运输能力相对有限。受车厢设计、轨道构造及车辆性能所限,云轨的载客量和设计速度都相对较低,且其单轨设计也限制了运输效率。因此,云轨被定位为中等运量的交通系统,其运力远低于地铁,难以成为城市主流的轨道交通方式。
再者,比亚迪的云轨系统与现有的轻轨系统不兼容,无法直接接入高铁或地铁网络。同时,由于国内单轨交通市场长期被外资企业所主导,如日立、西门子、庞巴迪等公司的产品也无法与比亚迪云轨实现互通。从长远发展角度看,这无疑增加了云轨推广普及的难度。
另外,有传闻称云轨项目可能触及了其他轨道交通体系的利益,但这一说法尚未得到证实。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云轨的运营很可能面临亏损。当前,国内多数城市的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系统均处于亏损状态,高度依赖财政补贴。从比亚迪云轨目前的收费标准来看,其在其他城市的运营同样可能难以盈利,也需要补贴支持。考虑到云轨存在的上述缺陷,国家和地方对其提供补贴的意愿并不高。
综上所述,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比亚迪云轨在多个城市的建设被暂停。尽管如此,仍有一些城市的云轨项目在正常运营,如深圳、重庆、银川等,同时还在巴西、菲律宾、哥伦比亚、墨西哥等国家获得了建设批准,预计不久后将投入运营。
不可否认的是,作为一种补充性的城市轨道交通方式,比亚迪云轨在缓解部分地区交通拥堵、推动旅游业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潜力。然而,作为一种特殊的轨道交通形式,云轨的建设需要因地制宜,并非所有地方都适合发展云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