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们老百姓的汽车圈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一提起福特车,很多人脑子里都会立马闪过四个字:“用料扎实”。
这个印象就好像说到大众车就觉得“皮实”,说到日本车就觉得“省油”一样,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标签。
但凡事都得问个为什么,这个“用料好”的说法,究竟是实实在在的优点,还是大家口口相传形成的一种习惯性看法?
尤其是在今天,咱们国产车做得越来越好,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福特的“用料”,它还像以前那么“香”吗?
今天咱们就把这事儿摊开来,用大白话好好聊一聊,看看福特的用料到底好在哪,以及这个“好”在今天意味着什么。
咱们先从一辆车最根本的安全说起,也就是车身骨架。
福特“用料扎实”的名声,很大程度上就是靠它这身“钢筋铁骨”打下来的。
在很多年以前,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福克斯、蒙迪欧那些车型,在安全性上确实给了人很强的信心。
它们当时在看不见的地方下了不少功夫,大量使用了一种叫“硼钢”的材料。
这个硼钢可不是一般的钢板,它的强度非常高,是普通高强度钢板的好几倍。
举个形象点的例子,一小块指甲盖那么大的硼钢,就能承受住差不多两头成年大象的重量。
在那个年代,很多同价位的车为了控制成本,在钢材使用上还比较保守,福特能把这种接近军工级别的材料用在十几万、二十几万的家用车上,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厚道。
开车上路,心里就觉得踏实,感觉像是给自己穿上了一层厚厚的盔甲,这也是“福特硬”这个说法的由来。
但是,时代在进步,汽车技术也在飞速发展。
现在我们评价一辆车的车身安不安全,已经不单单是看它用的钢板厚不厚、硬不硬了。
这些年,咱们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速度非常快,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现在大家谈论的是更科学、更先进的东西,比如“笼式车身结构”,看整个车架的设计是不是合理,能不能在碰撞时把力有效地分散掉;再比如“热成型钢”的使用比例和屈服强度,这是一种更高级的钢材;甚至,咱们的很多新能源车企已经开始玩“一体化压铸”技术了。
什么叫一体化压铸?
简单说,就是用一个超大型的压铸机,把原来需要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零件冲压、焊接才能组成的汽车后底板,一次性“压”成一个整体。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整个车身的整体性更强、更坚固,同时重量还更轻,对提升续航和操控都有帮助。
所以你看,当福特还在强调自己钢板用料足的时候,咱们的国产新势力已经开始在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上进行革命了。
这就像评价一个厨师,以前我们可能觉得他给的肉多,就是好厨师;现在我们更看重他的刀工、火候和营养搭配。
福特的“用料扎实”是它的传统优势,这个底子还在,但在安全理念不断更新的今天,单靠这一项已经很难再形成绝对的领先了。
说完了车身,咱们再坐进车里看看内饰。
过去,福特车内的用料也常常被人称赞。
在那个很多合资车中控台还都是硬邦邦的塑料的年代,福特就很舍得在车里用软性材料。
你手能摸到的地方,比如中控台上方、车门板上,很多都用了软质的搪塑工艺或者皮质包裹,摸上去手感很舒服,确实能提升车里的档次感。
这种做法在当时是非常讨喜的,让消费者觉得这钱花得值,车子有高级感。
然而,内饰“好”的标准,在今天也被咱们的中国品牌给彻底改写了。
现在大家对车内体验的要求,已经远远超出了“摸着软不软”的范畴。
你看看现在市面上主流的国产车,它们在内饰上下的功夫,简直就是全方位的感官升级。
它们会告诉你,我车里这块大屏幕是2.5K分辨率的高清OLED屏,显示效果特别细腻;我的车机芯片用的是高通骁龙8155甚至更强的8295,操作起来就像用最新的智能手机一样流畅,一点不卡顿;我的座椅不仅是高档的Nappa真皮,还带通风、加热、按摩功能,甚至能一键调节到最放松的“零重力”姿态;我的音响是和知名品牌合作的,全车十几个喇叭,让你在车里也能有音乐厅的感觉。
更不用说现在国产车上流行的车载冰箱、香氛系统、后排娱乐屏这些配置了。
可以说,咱们的国产品牌用“冰箱、彩电、大沙发”这套组合拳,把汽车的内部空间变成了一个智能、舒适、好玩的移动生活空间。
在这样的对比下,再去看福特的一些车型,虽然它的基础用料可能依然不错,但在设计感、科技配置和豪华氛围的营造上,就显得有些传统和朴素了,跟不上现在消费者追求科技感和享受感的需求了。
最后,我们再来聊聊汽车最核心的部件,发动机。
福特的EcoBoost系列发动机,在燃油车时代绝对是明星产品,得过很多国际大奖。
它通过涡轮增压和缸内直喷这些技术,实现了小排量也能有大马力,而且油耗控制得也不错。
在发动机零部件的用料上,福特确实不含糊,比如使用高强度的铝合金缸体,既减轻了重量又有利于散热,确保了发动机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在燃油车时代,拥有一台福特,就意味着拥有了一颗强劲而可靠的“心脏”,这是大家公认的。
可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赛道正在从燃油车转向新能源车。
现在,当我们谈论一辆车的“心脏”时,越来越多的人关心的不再是发动机有几个缸、涡轮有多大,而是电动车的“三电系统”,也就是电池、电机和电控。
在这条全新的赛道上,咱们中国汽车工业展现出了领跑的姿态。
比如,我们的宁德时代,是全世界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我们的比亚迪,不仅有自己独创的、安全性极高的“刀片电池”,在电机和电控技术的整合上也做得非常出色。
现在消费者买电动车,关心的是续航里程扎不扎实,百公里耗电量低不低,充电速度快不快。
在这些方面,我们已经建立了一套全新的评价标准和技术优势。
福特虽然也在努力向电动化转型,但坦白说,它在“三电”核心技术和智能化体验上,和国内的头部品牌相比,确实还有一段路要走。
它在燃油车领域积累了几十上百年的深厚功力,在新的游戏规则下,有点难以完全施展出来。
这就好比一位内力深厚的武林高手,剑法出神入化,但突然有一天,江湖上不比武功了,开始比谁的火枪射得更准更远,这位高手难免会感到一丝力不从心。
总的来说,说福特“用料好”,是对它过去坚持造车品质的一种肯定和尊重。
在那个时代,它用厚道的钢板、实在的内饰和可靠的发动机,赢得了消费者的信赖。
这份“实在”是它品牌历史中非常宝贵的一部分。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今天“用料好”的定义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它不再仅仅是物理层面的堆料,更是设计理念、科技应用、制造工艺和用户体验的全方位比拼。
在这些新的维度上,以咱们中国品牌为代表的力量,正在用自己的创新和努力,重新书写着“好车”的标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