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2025年的米兰车展看成中国摩托品牌的一次期末考,那么大多数品牌都在努力把卷写满,同时以得高分为目标,希望证明自己仍站在主流轨道上,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而鑫源的做法截然不同,它不是来答题的,而是把这次考试当成了一个表达机会。虽然这么表达很抽象,但这就是我看完鑫源在米兰摩展的发布会后最直接的感受,鑫源不再是以前那个鑫源了。
曾经的鑫源主打复古+三轮,产品线数年一成不变,极不愿意走出舒适圈,更不会轻易去碰自己不了解的板块。
现在的鑫源不仅开始尝试新的品类,同时也在探索自己能力的边界,甚至愿意直接把“没做过的东西”端到国际舞台,这次一口气亮相的9款新车就是最好的证明。
先看摩托车领域。
本届米兰摩展,鑫源一共带来了8款新车,前5台车是我们之前提到过的公升级巡航概念车、500cc级ADV、两台250踏板,以及一台双缸自动挡小巡航,最后三台只有“超级6”值得一提。
1、公升巡航概念车——BUMBLEBEE Concept。
Bumblebee意为雄蜂,也是《变形金刚》里的“大黄蜂”。在摩托车/汽车语境中,它往往象征着年轻、敏捷、富有攻击性的产品形象;而 Concept 则代表“概念款”,意味着并非量产,而是用于展示设计方向与工程理念。
二者结合,含义呼之欲出,这是一台以大黄蜂为设计灵感的摩托车,它所代表的,是鑫源/SWM 想象中未来巡航该有的样子。
全车除了充满科幻感与力量感的造型,外加布雷博刹车卡钳外,它还有三个地方值得一提。
首先是车把结构。
它独特的点在于车把外围看不见任何线束:油门、刹车、开关、传感器全部内走线,整车干净利落,不破坏造型,这在未来风设计中尤其关键。更特别的是它的油门,目测不是传统旋拧式,而是拇指前推式,加速就推、松手自然回、刹车时手腕不变,从动作上直接规避“刹车时误给油”的风险。
其次是发动机布局。
现场鑫源并未公布具体总成参数,但从“没有离合、没有换挡杆”这一点能够推断,它大概率采用的是CVT,甚至不排除混动结构的可能。发动机下方那一整块覆盖件,很可能同时承担电池舱的位置,加速参与输出,减速做动能回收——这是鑫源留下的想象空间。
最后是后减震设计。
这种结构奔达灰石707也在用,它的特点是能在保持减震功能的同时,让车身线条像上个世纪的老爷车一样干净利落,增加美感。
人性化、科技化、有传承,这是我看到的,鑫源对未来巡航车的构想。
2、双缸ADV RL525
在海外这个车的名字叫VERSANTE,是意大利语,本意为“山坡的那一侧、面向山的方向”。放在摩托车上,它表达的是一种去往道路尽头的冲动,带着旅途与探索的意味。
从配置看,VERSANTE 500基本可以视为无极DS525X的另一种版本:最大功率同为39.6 kW,前19后17的轮圈组合,18L油箱容量,定位都是公路为主,兼顾一定非铺装路段的长途摩旅车型。整体组合成熟、稳妥,没有特别冒进的地方。
这台车还有另外一个没有鸟嘴的版本,造型有些雄狮张口的感觉,个人觉得这比鸟嘴版更加帅气。
所以它给我的感觉,更像是面向欧洲市场的取向:设定合理、风格耐看、功能到位。放在国内,它的主要看点大概率会落在价格和性价比上,因为它的配置与设计相对常规,没有哪一项是“压倒性优势”。
3、250ADV双缸踏板——SC250X Twin。
SC250X Twin是鑫源这次米兰摩展中技术含量最高的车型,因为鑫源在这台车上进行了多次“越级”尝试。
比如一台中置布局的双缸踏板车发动机。
最大功率20kw,扭矩和发动机点火间隙未知,目前能看到的也只有中置布局,好处是能使用多连杆后减震、降低簧下质量,让整车在烂路和高速状态下都更稳。问题在于发动机会挤占油箱和座桶空间。
典型案例就是 AK550 和X-ADV 750,他们的油箱一个14.5L,一个 13.2L,同时座桶普遍偏小,无法容纳两顶头盔。但 SC250X Twin 在中置发动机布局的前提下仍做到了 13L 油箱 + 可坐桶能同时收纳一顶全盔和一顶半盔,实用性没有被牺牲,这是它最能打的点。
再比如湿式CVT。
传统踏板的传统多采用干式CVT结构,散热不好,骑踏板走过长途烂路的都知道,走走停停容易烧碗公,磨损内部结构,进水之后还需要拆开保养,一趟旅途下来传动难免出现异响或打滑。
而湿式离合器虽然也靠甩动结合,但它毕竟长时间浸泡在机油里,耐热与耐久表现更接近跨骑车,在苛刻工况下的表现也会更稳定,至少不容易进水。鑫源刚造踏板,就能推出这种结构,对一台强调通过性和长途应用的 ADV 踏板来说,这个选择很正确,也值得称赞。
再加上前17 / 后15的辐条轮毂,这已经不是城市踏板的调性了,而是直接把定位拉向硬派跨界。
更关键的是,在 250 级别里,这类双缸 ADV 踏板目前没有直接竞品。也就是说,只要鑫源把品控站稳,油耗调教合理,拿它就是第一个吃到这块市场红利的品牌。
4、单缸250水冷平踏——SC250。
和大哥SC250X Twin相比,SC250略显平庸,因为在设定上,这就是一台日常代步踏板,主要特点在于够用,实用。
够用指的是发动机与车身配置。
SC250搭载了一台NEXUS 250水冷发动机,最大功率19kw,在同级别车型中十分能打,其它配置方面也挑不出毛病,因为同级别用的也都是正置前减+双枪后减+单向双活塞刹车卡钳。
实用指的是车身设定。
平踏板实用,全车LED光源、可调风挡、前置油箱,以及能放一顶全盔和一顶 3/4 盔的坐桶,这些也很实用。
在新生代的250平踏里,个人认为鑫源这台车的设计和用心程度能进前4。
5、200排量油冷双缸CVT巡航。
这台车亮相之后,很多人误以为它和宗申优米大差不差,这其实既对也不对,说它对是因为两车都是CVT结构,给油就能走。但他们的内在又不大一样。优米用的是干式离合(朋克190也是干式离合器),本质上还是踏板传动思路,而Free Your Soul用的是湿式离合 + 双缸发动机,理论上提速会更连贯,震动抑制也会更好。
外观方面没什么可说,就是入门 MINI 车的一般水平,主要卖点就是双缸机+自动挡,安全配置也不会缺席,只要定价合理,它就能成为下一台MINI 车里面的现象级产品。
6、644cc的风冷大单缸——SUPER SIX 650。
SUPER SIX 650 是鑫源/SWM 在“复古越野 + 竞技血统”方面的回归之作。“SIX”源于 SWM 曾在六日耐力赛中拿下冠军的那台 Six Days工厂赛车,传承的是一种竞技精神。
内在方面,严谨来说,SUPER SIX 650是鑫源根据“鑫源雪橇”深度优化后的产物。
和鑫源雪橇相比,SUPER SIX 650的车架+发动机+减震设定维持了以前的模样,还是XR650的那套配置,车架是双摇篮结构,内置机油壶。
发动机是风冷,排量644cc,最大功率29kw/6000rpm,最大扭矩50nm/4500rpm,搭配180kg的车量,低扭反馈和DL650/650DS差别不大。
减震依旧是超长行程,虽然没有数据,但是从它890mm的座高,以及250mm的离地间隙,推测前后至少是200+mm,搭配前21后18的轮毂尺寸,只要不是旱地拔葱,大多数烂路都拦不住它。
但内在并不是这台车的重点。
我们之前聊过鑫源的品控问题,它和工厂设备+配套都有关系,所以鑫源即便升级了新工厂,但采用古老配套的棍王650,其品控就是不如骓1200好。
在SUPER SIX 650上,鑫源大概率也发现了这些问题,所以它重新设计了这台车,SUPER SIX 650的外在部分几乎都是新的,新配套,新工艺。ABS由博世匹配,油箱+座垫+包板+大灯重新开模,仪表据说也是智能结构,支持手机投屏,所以个人预估,这台车的品质大概率和骓1200是同一级别的,除了结构硬伤外,基本没有品控问题。
只要最终定价价格不飘,它就会成为近几年复古越野圈子里最值得关注的那台车。
7-8、另外两台踏板。
一个大脚羊,一个ADV踏板,不确定国内发布与否,这里就不说了。
9、混动动力平台——ATV阵营里的超级黑马。
在国内提到 ATV、UTV,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春风、环松,再往后是赛格威、华洋,甚至隆鑫和钱江。但这届米兰摩展之后,鑫源大概率要挤进牌桌了。
因为它弄出来了ATV混动动力总成。
现阶段鑫源一共有两台ATV用并列双缸混动发动机,一台排量650,最大马力160匹(117.7kw);另一台排量999,最大马力210匹(154.3kw),二者标配电子油门和多种动力模式。
单看参数,它不仅吊打同排量一切燃油发动机,更是比赛格威的混动还要强。中国ATV市场本就依赖出口,对于老外来说,鑫源/SWM的品牌知名度可能不及春风强大,但是对比别人,它不仅有一战之力,甚至还能凭借意大利背景多一份胜算,再加上混动带来的数据加持,无论是面对燃油车的传统用户,还是追求新能源体验的潜在消费者,鑫源都能具备超强吸引力,甚至有望在全球 ATV 市场中撕开一道足够容身的口子。
当然,这些都是等价格发布之后的话了……
总结:
这次亮相的九台车,并不是每一台都能成为爆款,也不是每台都能具备压倒性优势。但真正值得关注的,也不是单一车型的成败,而是鑫源在态度上的转变。
2014年,鑫源把X5改成棍王,从此开启了一段摩海翻腾的复古历史。
2025年,鑫源在米兰重新出发,至于结果会怎样,不用现在下结论。
但方向对了,路就不会白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