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揉了揉眼睛,以为看错了2026款的路虎极光L上市了,价格依旧坚挺让人感叹厂家对消费者的尊重。其实一开始我还天真地以为,2026年这事搞不好是个噱头,没想到它真敢往2024年提前发新车,然后价格还死死锁在42万多。这操作,怎么说呢?我得想想。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现在都快到2025年底了。按理说,厂里的老板、销售都该知道市场在变啊。别的不说,看看别家那些竞争对手,像奥迪XT5、沃尔沃XC60,还有福特航海家,价格都逐渐卷起来了。而且,它们配置堆得满满的,也不怕赔本。反正消费者喜欢多点配置少点价格的感觉。
可是路虎这次,我真搞不懂。你得承认,这车在豪华品牌里,价格还算适中,但它还差点没价格。起步价42.98万,跟去年差不了几块钱,甚至比去年似乎还贵。这车到底怎么了?难道厂家觉得,消费者会觉得哦,换个年份、换个颜色就值钱!
这让我想起以前有个朋友,他在某大品牌的经销商工作。他跟我说过一句话:豪华车的核心,不是配置,而是心理价格战。乱说的,但挺有点道理。尤其在这名牌效应逐渐变淡的背景下,品牌溢价都快成惯了。你说,价格稳如泰山,难怪销量也就稳在300多台。毕竟,很多买家在冲这个品牌认知。
但我总觉得,这次路虎偷懒得有点离谱。换了点车漆,取消几块空间配置,直接把车型年份往后拖。这招真够高明的,也真够笨的。你想,别的豪华品牌都在降价促销,路虎还强硬。车企压力大,研发念头闪现,辞了职的工程师都说:这车还活着,都是靠品牌效应撑着。
对了,我还记得我朋友那句潜台词,路虎贵在心里。咋听着挺有哲理,但实质上,就是价格坚挺,反正你们爱买不买我都不愁。我还曾经觉得,早几年时,路虎还挺赖皮的。那时候,推新款,价格差点都能翻一倍。反倒变成硬挺的状态,没人用价格抢戏了。
但问题来了——谁是买这车的受害者?我跟你说,估算一下一般的落地价吧。别说,我有个朋友去年提的途观L,落地不到25万,基本落在实用范围。而这次,路虎的价格我猜,大概是35万左右起跳?有点夸张,但不远了。
还有个奇怪的现象:有人在背后打探,表示厂里有人说,路虎现在报价就像烧锅水,折扣低的可怜。我真不明白,这厂子到底怎么想的?难道是出于某种品牌维护?还是太有信心,觉得客户还会甘愿掏钱?
其实我还在琢磨,这2026款到底骗了谁?我试着换个角度找答案。是不是厂家觉得:反正拉长时光线,价格就能越撑越高?但讲真,消费者早就对市场的按兵不动心生反感了。有次销售跟我说:你别看咱们店里,基本上五折折扣到脚脖子,日子还得过。打折到15.98万,已经算相当暴利了。
这还让我想到,去年我有个同事提过:别看表面,厂家在背后操控的,很可能是供应链博弈。供应链这个东西,说白了就像拼装乐高,你想多装点配置或降降价,背后都得各方利益划算。车企卖车,不能只看眼前账面,还得管理供应商、研发、渠道三大块。
说起来我还挺好奇,当初研发那些人是不是都辞职了?现在这车,基本上就是复制粘贴,除了换个色。在我印象中,有些厂商研发人员在谈起研发流程时会说:我们做车其实就像做菜,调料放错了,原料用错了,味道就变了。但路虎好像走了另一条路——不追求味道,只追求蔚蓝的天空。
你有句行业话:豪华车的利润其实不高,反而靠品牌溢价和保值率想撑着。调转来看,现在的路虎,咋感觉没有保值率了?那种疯狂折扣,其实就是厂商应对市场压力的应急药。
彻底扯远了,但这让我想到一个问题:咱们普通消费者,到底是在买车,还是在买个身份象征?我不敢说我很了解,但我曾经亲眼见过,有人为了品牌在价格上折腾半天,最后还是一脸嫌麻烦。
对了,写到这里,我还想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些朋友在问我,你都用啥车提心吊胆,保值率差到什么程度?我没细想过,但心里其实也对这个折扣油腻感有点反感。毕竟,提车的时候,总想着至少3000公里内开出来不掉价,但现状大概只有车在路上跑,有人偷偷在打折。
你说,那些买路虎的冤种到底是谁?是不是那些盲目追求旗舰效应或者品牌脸面的人?还是朋友说的:毕竟,老车这种‘价格反弹’的事,现在都只是传说了。我还曾想,车可能会变成像手机一样,更新换代的速度会快得让人措手不及。
反正啊,这一切都还在变,市场也在跳跃着演变。关心这车的人,其实也就在乎,我买的车,能不能用到我老了?如果能,可能我也会温和点,但如果你告诉我,未来这款车还能值多少钱,那我真是要给你鼓掌了——这个未来,我还真不敢猜。
你觉得,现在这个价格区间,咱们还能期待啥?还是说,一切都看最后那点折扣了?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