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子里的热闹事,一件接着一件,主角还总是那么几个。
这不,大家伙儿还在为小米SU7到底要等多久才能提到车而讨论不休的时候,一张看起来神神秘秘的照片又在网上炸开了锅。
照片里是一台用厚厚伪装布盖得严严实实的大车,旁边还停着一台大家都很熟悉的小米SU7。
这一对比,问题就来了。
小米不是刚靠着流线型的跑车SU7一炮而红吗?
怎么扭头就弄出来一个方方正正、看着像个“大盒子”的家伙?
这风格转变得也太快了,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这背后是不是藏着小米在汽车领域更大的盘算?
这事儿确实值得咱们普通老百姓好好聊聊。
咱们先仔仔细细地看看这张照片。
这台代号据说是“昆仑N3”的新车,最扎眼的特点就是它的外形。
跟旁边那台低趴、圆润的小米SU7摆在一起,它简直就是个“大块头”。
车头、车顶、车屁股,线条都直来直去的,非常硬朗。
这种“方盒子”造型,说白了,就是把追求酷炫放到了第二位,把车里能装多少人、坐着舒不舒服摆在了第一位。
设计师在画图的时候,想的肯定不是怎么让风刮过去更顺溜,而是怎么让一家老小在车里能伸得开腿,坐得下人。
你看它那个侧后方的窗户,做得特别大,这几乎就是在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这车里面有第三排座位。
一台能坐六七个人的大家伙,这定位就很清晰了,就是冲着家庭用户去的。
这跟小米SU7那种主要给年轻人开、追求驾驶乐趣的跑车风格,完全是两条路子。
小米这是打算一条腿走路觉得不稳,现在要把另一条腿也迈出来,一条路吸引年轻人,另一条路就去抢占家庭市场。
再看一些小细节,车顶上有一个小小的凸起。
内行人都知道,那十有八九就是激光雷达。
这玩意儿是干啥的?
简单说,它就是给汽车装上了一双更厉害的“眼睛”,能看得更远、更清楚,尤其是在晚上或者天气不好的时候。
有了它,汽车的自动驾驶或者说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就能变得更聪明、更安全。
这说明小米在这台新车上,智能化的配置一点也没落下,很可能跟它最高端的车型看齐。
所以,这台车不光是“大”,还是一个“聪明的大家伙”。
那么,一个更有意思的问题来了。
小米SU7是纯电动车,充电开走。
但这台大SUV,传闻说它用的是“增程式”动力。
这是个啥技术?
是不是不如纯电的先进?
其实不能这么简单地看。
所谓增程式,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台“自带发电机的电动车”。
它开起来还是靠电动机,所以有电动车那种安静、提速快的优点。
但它车里多了一个发动机,这个发动机不负责让车跑,它的工作只有一个,就是烧油来发电,然后把电存到电池里。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彻底解决了咱们老百姓最担心的“续航焦虑”。
车快没电了,你不用满世界找充电桩,更不用在节假日高速上排几个小时的队充电,直接开进加油站,几分钟加满油又能继续跑了。
对于那些家里没法装充电桩,或者经常需要开车回老家、跑长途的家庭来说,这简直就是最完美的解决方案。
放眼现在的市场,把增程技术玩得最明白的就是理想汽车。
他们靠着“冰箱、彩电、大沙发”的舒适配置,再加上没有续航焦虑的增程动力,硬是把车卖成了爆款,每个月销量都非常可观。
这说明什么?
说明增程式的家庭SUV,在中国市场是有着巨大需求的,而且已经被证明是一条能走通的康庄大道。
小米作为后来者,它不需要再去费力气教育市场,最聪明的办法就是看准哪条路好走,就直接杀进去。
所以,小米这台新车选择增程技术,不是什么技术上的退步,而是一个非常精明的市场策略,它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去抢理想汽车的“饭碗”。
当然,想吃这碗饭的人可不止小米一个。
如今的家庭SUV市场,那叫一个“卷”,竞争对手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头号强敌就是刚才提到的理想汽车,它的L7、L8、L9三款车,已经把家庭用户的需求研究得透透的了,从空间到舒适度,再到车里的娱乐系统,几乎成了这个领域的标杆。
小米的新车要想从它手里抢客户,必须得有两把刷子。
然后就是华为,华为虽然自己不直接造车,但它和车企合作的问界品牌,势头非常猛。
特别是问界M9,同样是大型SUV,同样有增程版,背后还有华为强大的鸿蒙智能座舱和顶尖的自动驾驶技术加持。
小米和华为,在手机领域斗了这么多年,现在又要在汽车领域正面交锋,这戏肯定好看。
小米的智能系统能不能比华为的更好用,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除此之外,还有像智己、领克等很多国产品牌,也都在这个市场里推出了很有竞争力的产品。
可以说,小米这台“昆仑”还没出生,就已经被一群“饿狼”给盯上了。
面对这么激烈的竞争,小米手里也不是没有牌打。
首先,小米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的“生态系统”。
这个是别的车企学不来的。
你可以想象一下,你开着小米汽车,手机上的导航能自动同步到车里的屏幕上,家里的空调、扫地机器人,你都能在车里直接控制。
这种手机、汽车、智能家居连成一体的体验,是小米独有的“护城河”,对很多用惯了小米产品的用户来说,吸引力非常大。
其次就是“价格”。
小米一直以来都以“性价比”著称,总能把产品的价格定得让你觉得很值。
小米SU7的定价就已经让很多人感到惊喜了。
如果这台尺寸这么大的SUV,最后能定一个比理想、问界更亲民的价格,那绝对会引起市场的巨大震动。
最后,就是设计上的期待。
虽然现在国内的大尺寸SUV很多,但说实话,设计上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并不多,大多长得比较稳重保守。
小米在SU7上已经证明了它有能力做出引人注目的设计,如果这台“方盒子”能在实用和好看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那它就有可能成为新的“爆款”。
不过,小米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最现实的问题,就是生产能力。
现在买一台小米SU7,很多人都要等大半年才能拿到车,说明工厂的生产线已经忙得团团转了。
现在又要增加一款尺寸更大、制造起来可能更复杂的新车,这对小米的工厂和供应链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车子造得再好,宣传得再热闹,如果大家下了订单要等上一年半载,那再大的热情也会被慢慢耗尽。
这道坎,是小米必须要迈过去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