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亲测,这样踩油门,省油一半

相信很多开车的朋友都有过这样的困惑:明明是同一款车,从同一个加油站加的同一种油,为什么别人开,一箱油能轻松跑上六七百公里,而自己开,指针掉得飞快,五百公里就得亮灯警告了?

难道是自己的车有什么“暗病”?

其实,车与车之间的差距远没有人和人之间驾驶习惯的差距大。

很多时候,油耗高得惊人,问题并不出在车上,而是出在我们握着方向盘的手和踩着油门的脚上。

老司机亲测,这样踩油门,省油一半-有驾

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动作、小习惯,正在不知不觉中让白花花的银子变成尾气,从排气管里悄悄溜走。

今天,我们就来把这些驾驶中的省油门道掰开揉碎了,聊个通透。

首先,我们得从最基础的动作——起步说起。

在城市里开车,等红绿灯是家常便饭。

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习惯在绿灯亮起的一瞬间,一脚油门到底,享受发动机轰鸣带来的推背感,看着车子像离弦之箭一样窜出去,觉得特别潇-洒。

但这种驾驶方式,在燃油经济性上简直是一场灾难。

您可以想象一下,汽车从静止到动起来,需要克服巨大的惯性,这是最费力、最耗油的阶段。

您这一脚猛油,行车电脑会误以为您遇到了紧急情况,需要瞬间爆发最大动力,于是就会命令喷油嘴往发动机里“灌”油。

可问题是,大量的燃油在低速时并没有被高效地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很多能量都变成了发动机的嘶吼和多余的热量,白白浪费掉了。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应该是“柔和起步”。

当绿灯亮起,不要急于成为第一个冲过停止线的车。

用脚尖轻柔而平稳地踩下油门,让转速表的指针匀速、缓慢地攀升,最好控制在2000转以内。

当车速平稳地提升到每小时三四十公里,进入一个比较稳定的行驶状态后,再根据路况正常加油。

这个过程可能只比“弹射起步”慢上一两秒,但油耗的差别却是天壤之别。

有专业机构做过测试,仅仅是改变这一个起步习惯,在拥堵的城市路况下,就能节省超过百分之十的燃油。

说完了起步,再聊聊匀速行驶。

很多人以为,只要车开起来,油耗就稳定了,其实不然。

老司机亲测,这样踩油门,省油一半-有驾

每一辆车,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经济时速区间”。

这就像人跑步,有一个最舒服、最持久的速度。

对于绝大多数家用车来说,这个区间通常在每小时60公里到90公里之间。

为什么是这个范围呢?

因为当车速过低时,比如在市区里走走停停,车辆频繁地在低档位运行,发动机转速高而车速慢,燃烧效率很低,自然费油。

而当车速过高,比如超过每小时110公里,车辆需要克服的主要阻力就变成了空气阻力。

这个阻力与车速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说,速度快一点点,风阻就会大很多。

发动机需要额外消耗大量燃油来对抗这股看不见的“风墙”。

所以,无论是在城市快速路还是高速公路上,尽量保持在经济时速区间内匀速行驶,是省油的关键。

稳住油门,避免忽快忽慢,是核心要义。

现在很多我们国产车都配备了非常智能的自适应巡航系统,在路况允许的情况下,开启它,让电脑来帮你精准控制油门,往往比人自己控制得更稳定、更省油。

与匀速行驶紧密相关的,是一种更高级的驾驶技巧,叫做“预判性驾驶”。

简单来说,就是眼光要放远,提前判断路况。

一个最典型的场景就是前方路口的红灯。

新手司机往往会一直踩着油门,直到距离路口很近了,才一脚急刹车停下来。

这个过程包含了两个最大的浪费:第一,您加速到路口这段路程所消耗的燃油,因为最终车速归零,所以这些燃油转化的动能全部被刹车系统以热量的形式浪费掉了;第二,急刹车本身就会对刹车片、刹-车盘和轮胎造成额外的磨损。

而经验丰富的老司机是怎么做的呢?

当他在一两百米开外看到红灯亮起,或者预判到前方车流即将变慢,他会立刻松开油门,利用车辆自身的惯性滑行过去。

在带挡滑行的状态下,现代汽车的电喷发动机很多时候会进入“燃油切断”模式,也就是说,它基本不喷油,瞬时油耗趋近于零。

老司机亲测,这样踩油门,省油一半-有驾

您等于是在用之前烧掉的油,免费多滑行了一段距离。

这种“以滑代刹”的驾驶方式,不仅能最大程度地节省燃油,还能让乘坐体验更加平顺舒适,一举多得。

除了驾驶技术,车辆自身的状态也直接影响着油耗。

我们先说说一个最容易被忽略的问题——车身负载。

不少人习惯把汽车后备箱当成一个移动储物间,一年四季都放着整箱的矿泉水、折叠桌椅、渔具甚至是一些根本用不上的杂物。

殊不知,这些额外的重量都在默默地增加您的油耗。

有数据显示,汽车每增加50公斤的负重,油耗就会上升大约百分之一到二。

这个数字看起来不大,但日积月累,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所以,定期给您的后备箱“减负”,只携带必要的物品,是省油的第一步。

其次,轮胎的胎压至关重要。

胎压过低,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就会变大,滚动阻力随之增加,开起来就像是穿着一双没系鞋带的鞋子跑步,特别费劲,油耗自然会显著升高。

建议大家至少每个月检查一次胎压,并按照驾驶室门框上标注的厂家推荐值进行充气。

合适的胎压不仅省油,更是保障行车安全的基础。

最后,我们再谈谈一些零散但同样重要的细节。

比如夏天的空调使用,很多人上车后就将空调开到最大风量、最低温度。

其实更科学的做法是,先打开所有车窗,让车内的热气快速散发一两分钟,然后再关上窗户打开空调,并设置在25摄氏度左右的舒适温度。

这样可以大大减轻空调压缩机初期的工作负荷,从而节省燃油。

还有就是原地怠速的问题,长时间怠速不仅积碳,而且非常费油。

有统计显示,原地怠速三分钟消耗的燃油,足够让车子行驶一公里。

因此,如果停车等待超过一分钟,比如等一个超长的红灯或者在路边等人,果断熄火才是明智之举。

总而言之,省油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它贯穿在您驾驶的每一个细节里。

从脚下油门的轻重,到眼中路况的预判,再到对车辆的日常维护,当这些良好的习惯成为您驾驶的本能时,您会发现,加油站去得越来越少,而每箱油能带您去的地方,却越来越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