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8万的方程豹钛3配无人机和云辇悬架,三个月跑了9600公里后,我在城乡结合部的破路上发现了这台车的另一层用意

14.98万的方程豹钛3配无人机和云辇悬架,三个月跑了9600公里后,我在城乡结合部的破路上发现了这台车的另一层用意

那天下午从郊区回城,导航带我走了条陌生的路。柏油路接水泥路,再来三道减速带,路面像被轰炸过。我下意识握紧方向盘准备接受颠簸,但屁股传来的感觉不对劲——震动变成了一种沉闷的、被过滤过的波动,像隔着厚毯子踩在碎石上。后排的孩子没停下手里的游戏,老婆也没像往常那样皱眉。我突然意识到,那套云辇-C悬架不是为了跑赛道,是为了应付中国这些见鬼的烂路。

这是我提车第87天的事。

那套悬架,味道确实不一样

14.98万的方程豹钛3配无人机和云辇悬架,三个月跑了9600公里后,我在城乡结合部的破路上发现了这台车的另一层用意-有驾

开过几台车,多少能分出悬架的层次。钛3这套系统有个特点——它会“预判”。具体怎么实现的我说不清楚,但你能感觉到,车轮碰到坑洼的瞬间,减震器已经做好准备了,不是硬扛着过去,也不是软塌塌地晃悠,就是恰到好处地把冲击化掉。

有次走山路,切到运动模式过连续弯,车身侧倾控制得挺住,不会让你觉得开的是台1.8吨的电动SUV。倒不是说它能跟操控车比,但至少不会在弯道里晃得你怀疑人生。我媳妇说法比较直接:“这车开起来不晕了。”

续航这事,心里得有数

501公里的数字看着挺美,实际跑要打个折扣。夏天开空调,高速上110的速度巡航,大概能跑420公里左右。市区慢悠悠地开,不舍得踩电门,或许能摸到470公里。这个成绩谈不上优秀,但够用。

14.98万的方程豹钛3配无人机和云辇悬架,三个月跑了9600公里后,我在城乡结合部的破路上发现了这台车的另一层用意-有驾

我每周充一次电,周一到周五上下班来回40公里,周末带家人去趟郊外也不慌。倒是快充这功能用得比想象中多——服务区停车,上个厕所买瓶水,回来电量从三成跳到八成,这种体验让你对里程焦虑没那么敏感了。

车机有个小心机:晚上插枪充电,它会等到凌晨电价便宜时才开始。算下来一个月大概能省几十块,够加两次早餐。

前备箱这玩意儿,真香定律

151升听着没概念,能塞进一个20寸登机箱就懂了。我现在习惯把洗车工具、备用充电线、一箱常温奶扔里面。有回媳妇买了堆海鲜,后备箱已经塞满露营装备,前备箱救了场——那设计带排水孔,洗完车直接把积水放掉,不担心发霉。

14.98万的方程豹钛3配无人机和云辇悬架,三个月跑了9600公里后,我在城乡结合部的破路上发现了这台车的另一层用意-有驾

脚踢感应这功能刚开始没当回事,直到某天双手提满东西,用膝盖顶了下车标下方,盖子自己弹起来,才知道这设计师可能真在超市停车场观察过生活。

后驱的感觉,懂的都懂

7.9秒破百的成绩不算暴力,但20到80这段加速够劲。城里并个道、超个慢车,油门踩深点,动力储备还挺从容。山路上能体会出后驱的意思——车头指向性比前驱车利索,过弯时车尾跟得也积极。当然,前提是你得把那些电子保姆关小点,自己稍微玩玩。

雪地模式是个意外收获。去年冬天遇上突然降雪,系统检测到路滑后自动把扭矩输出降下来了,整台车变得温顺,没出现后驱车那种一脚电门屁股就甩的惊险。

14.98万的方程豹钛3配无人机和云辇悬架,三个月跑了9600公里后,我在城乡结合部的破路上发现了这台车的另一层用意-有驾

那些要用才知道的细节

有些设计得用一阵子才明白用心。比如那个无线充电板,副驾有人坐下会自动弹出小屏幕,让乘客自己调空调座椅,省得开车时伸手够中控。后排座椅放平后,配合露营模式,空调会自动切外循环保持通风,这种细节让人觉得设计师可能真的睡过车里。

无人机系统我用得不多,偶尔带孩子出去玩,从空中拍几段视频,小孩挺兴奋。它能记住飞行路线,回程时自动复现,这倒是解决了我这种手残党的痛点。

车上还藏着18个储物空间,包括中控台底下的抽拉式鞋盒、门板上带导水孔的雨伞槽、座椅下面的隐蔽抽屉。这些东西单拎出来不算什么,但凑一起就能看出开发团队花了心思。

14.98万的方程豹钛3配无人机和云辇悬架,三个月跑了9600公里后,我在城乡结合部的破路上发现了这台车的另一层用意-有驾

三个月下来的实话

方程豹钛3不是那种让你一眼就心动的车。它的好处藏在那些需要时间才能体会的地方——悬架的质感、空间的利用、充电的便利、还有那些专门给懒人准备的功能。

14.98万这个价位,说完美那是瞎扯。但如果你要台日常代步够舒服、周末出游能装、偶尔想撒点野也不怂的电动SUV,这车值得去试驾感受。毕竟有些东西,屁股坐上去才知道对不对味。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