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自修轩逸背后的隐秘变化,经典神车销量对比全程揭示,合资车型辉煌与平淡真相

从辉煌到平淡,那些合资神车的今昔与沉浮

那天在小区门口,老李又拎着一袋机油回来了,说是给他那台轩逸换的,“4S店太贵,自己找熟人弄划算”。这车他开了七八年,还是经典款。听他说,现在新款轩逸卖得也挺猛,7月份卖了两万六千多台,占了东风日产一半销量,可顶配那套车机,他试过一次,“反应慢得像我家老电视”,导航还不如手机地图顺手。低配更寒碜,只留四个气囊,还把定速巡航砍掉。倒是价格下探到6.98万,把隔壁县城表弟都心动住了,但“便宜”这个标签挂久了,对品牌可不见得是好事。修理厂的师傅私下说,这么压价,就怕以后二手保值率更难看。

老李自修轩逸背后的隐秘变化,经典神车销量对比全程揭示,合资车型辉煌与平淡真相-有驾

卡罗拉在我们镇上也有不少存量车主,大多冲着省油耐用去的。我表哥那辆2018年的1.2T版本跑到现在才十几万公里,就是去年颗粒捕捉器堵过一次,在县城修花了一千多。他前阵子去看新款,说1.5三缸版落地还要八万多,不少人宁愿加点钱买配置高、屏幕大的国产混动轿车。今年它销量掉得厉害,上半年比去年少了一半,人家年轻人嫌它科技感不足,尤其内饰和智能化落差大,一坐进去就觉得“没意思”。

思域曾经火的时候,我朋友阿健提车还加价一万五,那会儿街上能看到各种改装排气、尾翼夸张的大红色思域,现在这种场景很少见。今年夏天我陪他去保养,他苦笑说:“降到九万不到都没人问。”确实,从年初到七月总共才卖两万辆出头,被国产新能源同价位车型甩开几条街。他以前最自豪的是提速快,但现在随便一个电动车零百进七秒以内,他这优势就没啥意义了。而且空间和舒适性,也被一些自主品牌后来居上的车型追平甚至超过。

老李自修轩逸背后的隐秘变化,经典神车销量对比全程揭示,合资车型辉煌与平淡真相-有驾

朗逸在市里出租司机圈子里口碑一直不错,他们喜欢它底盘稳、毛病少。我认识的一位老司机老周,每次换班都会擦一下中控屏,不过他说,新朗逸那些智能驾驶辅助功能更新慢,有时候识别路牌延迟,让他心里发毛。而且油耗比不上混动车型划算,这几年帝豪、逸动这些对手越做越精细,让朗逸不得不靠优惠守住市场位置。不过数据摆在那里,今年前七个月依旧能跑进16万辆左右,在合资轿车里面算坚挺的一个。

老李自修轩逸背后的隐秘变化,经典神车销量对比全程揭示,合资车型辉煌与平淡真相-有驾

奇骏就惨一些,我邻居原来开的就是上一代2.5自吸四驱版,每逢冬天下雪都带孩子去郊外玩。但换代后上三缸发动机,他直接摇头,“抖不抖另说,这名声坏透了”。厂家后来又推回自吸,可消费者已经走散。今年六月份只卖了一千来台,比巅峰时期差远。这几年新能源SUV冲击大,它转型跟不上节奏,即便空间和舒适性还行,也挡不住用户流失。

老李自修轩逸背后的隐秘变化,经典神车销量对比全程揭示,合资车型辉煌与平淡真相-有驾

RAV4荣放倒是在丰田体系里撑着面子,一个月还能接近两万辆。我堂姐刚入手一辆,她喜欢它空间够用,上下班偶尔跑高速稳当。但她试驾完宋PLUS DM-i后承认,那种起步轻快、省钱又安静的体验,是燃油RAV4给不了的。另外她吐槽内饰质感一般,中控屏操作逻辑有点老派,要不是信赖丰田质量,她可能真选混动去了。在满大街都是新势力SUV的时候,它如果外观内饰再没什么变化,很容易被淹没在人群中。

老李自修轩逸背后的隐秘变化,经典神车销量对比全程揭示,合资车型辉煌与平淡真相-有驾

昨晚楼下便利店门口几个爱聊车的大爷围着抽烟,又谈起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合资车型,有人摇头,有人叹气。我抱着啤酒瓶想起一句话——有些辉煌不是输给对手,而是输给时代变迁,就像你再怎么怀念,也很难让时间倒回来一样罢了。

老李自修轩逸背后的隐秘变化,经典神车销量对比全程揭示,合资车型辉煌与平淡真相-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