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越来越“聪明”你知道,智能驾驶越来越卷你也知道,但你知道吗?现在底盘也开始变“电子的”了!
就在最近,小米、华为、广汽、极越等主机厂,纷纷放出大动作:将悬架、制动、转向、驱动等底盘模块“电子化+统一管控”,打造真正的“可OTA底盘”“可预测悬架”“自动转向桥”……
一句话:底盘电子化,正成为智能汽车新内卷战场。
1.什么是“底盘电子化”?不是换电池,而是换“大脑”
别再以为底盘只是“铁疙瘩”——所谓底盘电子化,是将传统靠液压、机械控制的系统(如制动、转向、减震等)全面数字化、线控化、智能化,让“地板”也能“思考”和“自我调节”。
关键技术包括:
线控制动(Brake-by-wire)
线控转向(Steer-by-wire)
主动悬架电子控制系统
底盘域控制器 + OTA远程调参功能
传感器+AI算法联动,实现姿态预测+动态调整
一句话:从“踩下去才反应”,变成“你要动它就先知道”。
2.底盘电子化,怎么突然成了“香饽饽”?
因为它解决了三大行业痛点:
智驾协调难:高阶辅助驾驶需要精准控制整车动态,而机械底盘响应慢、耦合多,跟不上算法节奏。
用户体验不统一:过去同款车不同地开,感受不一样;现在有了“电子底盘”,每辆车都能通过OTA调校一致的操控风格。
整车OTA升级能力差:机械部件不能远程调教,电子底盘就能做“远程调悬架”、“转向模式切换”、“制动线性校准”。
3.谁在搞事?近期底盘电子化的那些“大瓜”
小米SU7:采用博世OneBox线控制动系统+智能底盘控制域,全车动态“云调校”;
华为乾崑智能底盘:线控转向+全自动电控悬架系统,智能识别驾驶风格自动适配;
广汽星灵架构:首次提出“电子底盘云协同平台”,目标打造“软硬一体”的车辆动态中枢;
蔚来、极越、理想:正在测试可OTA悬架方案,用户可通过APP选择舒适/运动等底盘风格;
甚至连采埃孚、万都、博世、均胜电子等零部件巨头也大举加码线控底盘、底盘控制器集成方案。
4.“电子地板”到底多能打?
智能转向角度自动调节
行驶中实时调节悬架软硬
联动智驾系统判断制动提前介入
根据路况自适应“驾驶模式切换”
未来还能实现“轮端独立控制”与“漂移辅助驾驶”!
底盘不再只是被动响应,而是整车动态行为的“主动协调者”。
5.未来趋势:底盘也要做“中控+大脑”?真不是开玩笑!
随着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升级,底盘正在:
接入“车云一体”控制系统
成为智驾算法落地的重要接口层
与座舱、动力、热管理模块解耦重构
支持整车全生命周期“动态学习+自适应”进化
真正的“智能汽车”,一定有一个“聪明的底盘”。
卷完激光雷达,开始卷地板了!底盘电子化,看似冷门,其实是智能车从“软件定义车”走向“软件驱动动态行为”的关键一步。这波操作背后,是底盘从一个“笨系统”进化为汽车第二中枢神经的过程。车圈瓜不断,但这个“地板下的变化”,可能才是2025年智能车竞争的真正分水岭。
这一次,“谁的底盘更能拼”,很可能决定了谁能在智能车时代活得久、跑得快、卷得赢。
AEE2025中国汽车底盘生态链展览会将于10月22-24日在苏州举办,汇聚来自全球的300+领先企业,全面展示涵盖底盘设计开发、智能底盘、EMB线控制动、线控转向、智能悬架、底盘轻量化、底盘电动化、材料与工艺、装配与测试、动力与驱动、电池与托盘等最新技术与解决方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