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30万区间新玩家扎堆,问界M7“系”车型到底哪路好?
内容:
就前天晚上吧,楼下的王师傅在院子边抽烟,看我手上那份车型清单,就多嘴一句:“你这问界新的M7,分这么细,一下子晃花了我这老眼!”我俩凑着小椅子对着6个增程版和2个纯电版捋了一会儿,结果一堆参数,老王直摇头说:“有些东西啊,没开过根本不知道是啥意思。”
关系数一数,增程分了三元锂双电机、磷酸铁锂双电机、三元锂单电机、磷酸铁锂单电机,纯电分了双电机三元锂和单电机三元锂——这等细分,你说是怕部分车主挑不到适合自己的?还是其实就是厂家怕配置不齐让人挑刺?反正群友阿勇都说,去年M8出来的时候也是这么玩花样,里头那些豪华包、座椅加热、冷门按摩功能,没几个人真正用得上。
我自个儿记得去年在湘江路堵车,碰上一个开M8的哥们,聊到电池,顺嘴说了句“三元锂续航头几百公里都还行,冬冷天掉电快些”。那哥们就挺在乎电池膨胀保护,给我科普一通,结果碰巧遇到邻居家李姐,纯电车烧烤味飘满院,她就说磷酸铁锂的安全还是让她踏实。
中途插个段,群里有个老司机一号说,双电机那玩意儿,城市里踩油门有点“贼溜”,可单电机开高速反而稳当,能耗低点。谁晓得真去试驾时,销售戴着墨镜说“动力,省心,稳妥”,其实多数人路况单一,花几十万买车,连分辨前后电机的机会都没遇上。听说南方雨天,双电机四驱版本提速甩尾挺敏感,冷门配置那是啥——上回看到低配版竟然还有个后备箱自动关门,那还是师傅给我演示的,人家说“你看这玩意儿,加五千块,多了个小功能”。突然还想到,群里有人发了个事故图片,前轮电机烧毁的,说是大雨天积水太深,结果修起来拖了半个月,售后师傅骂骂咧咧:“这设计有缺陷,我又不是修飞船。”
其实车型尺寸和配置门道真的不少,碰巧邻居老邓爱比,他把去年M8的尺寸跟新M7一比,说“其实主打还是空间,厂家那些尾号数字,是车身长度抠出来的。”要真在乎配置,冷门那堆像是灯光氛围条、前座珍珠按摩,听着响,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买回去是不是用得上。奇葩点还在于,有个搞改装的朋友,反复跟我强调“这些参数太多了,实际体验很难分光吧”——他去年参与过M8底盘改装,打包票说新出的这些配置,顶多就是舒适度差个一小截,不至于有本质差别。
家里小孩前阵子带回来的作业本上,画了个格子,硬是把增程和纯电两个大类的配置用画笔分了个清楚。说到底,买车还是得因地制宜吧。长沙有一年下冰雹,隔壁家M7挡风玻璃换了俩月,一边修一边骂电池寿命短,换配件还排队。倒是冷门小品牌的旧款,有辆哪吒U,我前东家开了两年,电池稳不掉电,虽然爬坡有点吃力,老黄师傅总说“耐用才值钱”。
这阵子销售还顺嘴提了个行业小八卦,说问界最近在电池供应上跟宁德对接半年才定下方案。原来之前纯电池型号一度不够用,都跟了理想ONE的排期撞车了。离谱的故事还真有,我表哥开问界,买回来八个月,冷门款,天窗卡死,去返修两次,维修师傅连连叫苦——“新技术新麻烦,等厂家出通知吧”。
至于那些新加的配置,比如去年没见过的驾驶抬头显示,最近听说新款又加了夜视功能,师傅讲那玩意儿“实际用得少,大多数是烧钱噱头”。二手车市场里,门口的小芳就说,现在各家都拼参数,结果买家挑车还是只看车头标。
说到这,前天晚上院子里突然停了一辆新M7,邻居大叔忙不迭兜圈看配置单,发动机盖下摸了半天,连那个智能冷却泵都没发现用处,倒是买菜接娃用它的后排安全带报警嫌麻烦——“这些事,懂车的才琢磨,普通人就图个结实好用!”
上周末群里聊到,厂家的车型布局越来越分叉,真要挑合心意的,还得看自己家附近维修点多不多。听说今年电池保修又加码了,售后师傅说,“厂家怕了,出险多了就是负担。”有几家转做增程的老店,现在都没原来忙碌了。
前几天我路过小巷头一家二手车行,那儿刚收了台准新M7,据说原车主嫌纯电掉电太快,说转手出去打算换蓝牌油电混动。老周在旁边喝着酸梅汤,憋出一句:“这些事,越新越麻烦,有旧有旧的好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