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突然“踩刹车”:美国工厂EQE、EQS双停产,是认怂还是精明“避坑”?
01
说实话,我第一次听说奔驰要在美国暂停EQE和EQS两款纯电的生产,心里还咯噔一下。毕竟,这两台车在国内动静闹得也不小,里子面子都有。可你要说放眼全世界,尤其是在美国市场,这一刀切下去,多少还是有那么点惊讶。
为什么?
直白讲,奔驰不是小打小闹,这波节奏变化背后,绝对不只是生产线简单关停那么简单。其实,做了这么多年车,什么电气化转型、什么大象转身,这套动作我都见得多了。真正能“卡住脖子”的,往往就是两个字:现实。
02
先说说“现实”到底长啥样。
其实这次奔驰调整,核心还是美国那边电动车需求没预期热。这里面有几个层层叠加的压力。
第一,库存压顶。
老车友都懂,卖不出去的库存,在车企账上就是大窟窿。之前欧美高层本来还觉得,纯电是明摆着的大趋势,车子多上一点不怕。结果呢?现实啪啪打脸。消费者有点冷静下来了。钱都没以前宽裕了嘛,尤其美国那边,通胀两年没缓下来,大额消费自然严了。不是有钱人啥都买,真到二三十万美金一台电动车,大家也得掂量。
第二,竞争杀疯了。
不是奔驰再“高冷”也扛不住特斯拉、还有一大票新势力的猛冲。现在电动车领域,谁家智能化、软件体验、续航水平不玩点花活都没法见人。以前只要看品牌,现在得看实际用起来爽不爽。你说奔驰在豪华属性上有优势,这点对。但仅豪华还不够吃香。和特斯拉比体验,和新势力卷服务,都要命。想起我前两年在美国朋友那边蹭了回Model Y,带我体验自动驾驶,心里还嘀咕——奔驰现在拼得动这个劲儿吗?
第三,供应链和成本也闹心。
这个做厂的都懂。全球供应链这几年变数太大。你说想控好成本,保证现金流,随便出错一环,车间那边立马叫苦。奔驰内部肯定也算了笔账。与其“硬抗”不如主动停一停,等市场消化掉库存,再说新的打法。
03
好,总结下来,这波决定,其实就是一种“以退为进”。
不少车迷一听以为奔驰是不是电动化不搞了,得嘞,这想多了。奔驰这回是策略微调,不是战术大溃败。说白了,电动化这个局他们没可能撒手。就这几年新车开发的投入,奔驰还在往里砸钱。只不过,节奏要放灵活点,资源要多盘一盘。
这里还有个点。
像EQE、EQS这类车型,定位高端,小众市场。产量撑不起来时,亏的反倒是品牌调性。内部资源都分摊到“不太能卖得动”的产品上,不如干脆稳一稳,把筹码押到更具潜力的新产品和关键区域。全球其他地方买奔驰电动车的朋友,这一波不太受影响。只是美国本地新车主,可能得多等几个月。
再扯一句,我们编辑部里之前有人吐槽,说等EQE配置更新,结果等来一个‘暂停生产’。说实话,本地市场临时卡壳这种事,不管新旧牌坊,哪个品牌都不是没踩过。德国车企向来动作慢条斯理。你说转方向盘能快到哪去?也不现实。
04
如果真问我怎么看,这事本质上就是:市场冷静了,奔驰也开始学聪明了。
以往“排面”最重要,如今“活下来”才是硬道理。谁能时刻盯着市场,灵活调资源,谁就不容易崩。你要说奔驰这是认怂?我看不如说是一种成熟——不为面子拉满马力,赶着去卷,反倒腾出精力搞新东西,也能给用户减少点“被收割”的风险。毕竟电动车市场还远没定型,前有特斯拉追着跑,后面一堆小厂也着急上来的。
再看一组数据,去年全球电动车市场其实也是起起伏伏的。不是只有咱中国市场才发生价格战,美国那边买车人也挺精的。奔驰能敢停,一定是精算过了,为了下盘大棋吧。
你要问真想订奔驰电动车的人怎么办?现在只能建议,等等看吧。当然,别的国家还是照常生产,也有其他替代款。后面新车型、软件更新什么的,很可能更重磅。电车这玩意儿,谁都在摸索,没什么一步到位的牌。
归根结底,买车、造车,本来就是场耐力赛。要不说,大厂有时候转得慢,不全是坏事。什么都硬着头皮往上冲,最后还是得现实给你敲警钟。
奔驰这步停产棋,我看八成是“避坑”而不是“认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