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万电动车风阻系数达保时捷水平,续航焦虑有解?

“15万的车,愣是把风阻系数怼到了保时捷的段位?” 这事儿,搁以前简直是天方夜谭,就像你家门口苍蝇馆子,摇身一变成了蓝带主厨掌勺的私房菜,透着股离谱劲儿。

零跑B01这茬儿,最近就靠着这“0.197Cd”的数字,硬生生刷了一波存在感。这系数搁专业术语里是玄学,咱接地气儿点说,就是它在高速上溜达,受到的空气那股子“拽力”,跟动辄百万级的保时捷Taycan,居然是一个鼻孔出气。敢情,这俩车之间,差的不是一个数量级,而是好几个财富自由的机会啊!

15万电动车风阻系数达保时捷水平,续航焦虑有解?-有驾

先撂点实在嗑儿。跑高速,跟恼人的风噪作斗争,那绝对是家常便饭。尤其跑长途,那“呜呜啦啦”的背景音,简直能让人原地爆炸。里扒了扒,Model 3的风噪是61分贝,零跑B01直接给你压到了58。别小觑这区区3个单位,它意味着啥?意味着你不用扯着嗓子跟后座老铁们“吼麦”,导航小姐姐的声音也能字字入耳。这体验,直接关系到你一路上的心情指数,甚至关乎行车安全,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15万电动车风阻系数达保时捷水平,续航焦虑有解?-有驾

但吊诡的是,一辆入门级的家用车,为啥要跟空气动力学死磕到底?难不成真就为了碰瓷超跑?依我看,这事儿背后没那么简单。

从厂家的角度掰扯,降风阻,说白了就是为了抠电,延年益寿(续航)。现在电动车市场卷得跟麻花似的,续航焦虑就是悬在消费者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你多蹭个几十公里,就能收割一批潜在客户,这买卖划算。里也提到了,零跑B01高速巡航时,续航里程比同级别选手多了那么一丢丢。这多出来的里程数,没准儿就是你最终拍板的关键。

15万电动车风阻系数达保时捷水平,续航焦虑有解?-有驾

再往下深挖,这反映的是电动车行业的一个风向标:从堆砌配置、炫技智能化,到精雕细琢细节、死磕技术壁垒。早些年,大伙儿比的是谁的屏幕更大,谁的自动驾驶更科幻,现在开始卷空气动力学,卷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这说明啥?说明电动车市场已经过了野蛮生长的阶段,开始进入精耕细作的下半场了。

当然,肯定有老铁会跳出来说,家用车至于这么上纲上线吗?又不是天天刷纽北赛道。这话不假,但忽略了一个变量:驾乘质感。低风阻不只是为了续航,还能平抑风噪,提升操控性。尤其在妖风四起的路段,车身姿态更稳,驾驶体验自然水涨船高。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好处,能直接提升你的用车幸福指数。

15万电动车风阻系数达保时捷水平,续航焦虑有解?-有驾

更何况,低风阻还能减少车身部件的风蚀,延长雨刮片、后视镜的服役周期。别看这些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积少成多,也能省下一笔银子。

说到这儿,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疑问:为啥早些年的车企,对空气动力学这玩意儿不太感冒?难道是技术力不足?

15万电动车风阻系数达保时捷水平,续航焦虑有解?-有驾

说白了,还是成本闹的。想要降风阻,可不是拍脑门就能搞定的,得砸进去大把的银子,搞风洞试验,优化车身线条。这对于燃油车来说,性价比不高。毕竟,燃油车可以通过改进发动机来降低油耗。但电动车不一样,电池成本居高不下,续航里程是命门。所以,车企才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方设法地降低风阻,榨干每一滴电。

换个角度看,零跑B01的横空出世,也打破了一种“豪华车滤镜”。以前我们总觉得,只有那些金字塔尖的车型,才能把空气动力学玩得炉火纯青。现在看来,只要肯下功夫,十几万的车也能做到。这对于普罗大众来说,绝对是福音。

15万电动车风阻系数达保时捷水平,续航焦虑有解?-有驾

所以,下次你在高速上,被Model 3的风噪震得脑瓜疼,或者眼巴巴地盯着续航里程焦虑的时候,不妨试试零跑B01。它用0.197Cd的风阻系数,给你上了一课:原来,平价电动车,也能有媲美百万级跑车的“空气动力学底蕴”。

这事儿,与其说是零跑“不讲武德”,不如说是它在预示着:汽车行业,内卷的大幕已经拉开,而且是朝着更精细、更务实的方向狂奔。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