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国产车圈,说内卷已经说得烂大街了,尤其是SUV市场,一个比一个会卷,价格卷、营销卷,现在居然还有厂商出来说要“卷价值、卷体验”。你说这话靠谱吗?看到阿维塔07这次的更新,我琢磨着——卷到20万这个价位带,这事是好还是坏?又会给消费者带来什么?
先来想想,咱们为什么会去盯着一辆20多万的SUV?说白了还是那几个事儿:空间要大、动力要稳、科技要牛、舒适得过得去还得“有面儿”。可以前呢,这价钱咱多半也就去看看合资,比如丰田大众啥的,图个省心耐用。老实说,国产品牌想冲高端,每次喊口号都挺响,真能做得让人动心的少。可这次阿维塔07我细看了一下,似乎真有点不一样。
它搞了个“焕新升级”,价格一步到位拉到20万出头,还敢限时优惠。这事儿要搁几年前,是不是疯了?配置堆得这么满,厂家哪还有利润?可你别说,现在光靠卖配置已经满足不了互联网长大的消费者了,大家手机用惯了,哪个不是先看系统和体验?车机系统、座舱智能化、驾驶辅助……这些没玩明白,品牌都不敢自称新势力。
设想下啊:你每天堵在路上,如果有个车能智能地在各种堵车烂路预判刹车、转向,甚至能帮你主动躲避风险,体验会是什么?难怪阿维塔07这次最大宣传点是“全系标配华为乾崑ADS 4、首发一堆功能”,这个张力就和那些挤牙膏压倒性不同。可能有人会问:现在这智能辅助系统都能用到啥程度?是不是噱头多,实用少?据说这套系统已经做到自动紧急转向应对侧向风险,刹车效率提升,驾乘体验平顺,甚至主副驾都能体验到“零重力座椅”带来的舒服感。这说明什么?车企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开得快”,更想让你觉得“开得爽”,这就是体验的进化。
有意思的是阿维塔不光在技术上“卷”,还学会了跟大佬们团结搞事。你看发布会上,华为、宁德时代都来站台,而且是实打实地帮他们装配智能系统和电池。我要是长安董事长,可能半夜笑醒——你把华为的智驾、宁德的5C快充拎到台上讲,这不是“科技圈人设”摆明了么?消费者最爱这套了。车圈的合纵连横,也许是中国新品牌少见能赶超合资老炮的路子。
转念一想,现在消费者会不会看花了眼?国产新能源市场那么多SUV,理想ONE、小鹏G6、问界M7、比亚迪唐这些都不是递刀和点火的角色。卷配置、拼智能,最后是不是大家都变成“高配丐版”互相比低价?可你别说,这里面有个本质区别:大部分品牌用不起整个生态链闭环,全靠自家搞,用户用着要么卡顿要么体验不完整,和华为、宁德这种“巨头级队友”来玩,稳定性、升级迭代能力拉满一大截。
但问题也来了,这样的新车、这样的新体验,大家真的愿意为此买单吗?大家现在被教育得越来越理性了,好看配置是一回事儿,后期养护、保值、服务也是大问题。你说华为背书的智能驾驶现在越做越牛,可一旦出问题,责任怎么分?客服是谁?有没有售后保障?这也是我琢磨半天的事儿。
阿维塔07还有一个让我注意到的地方——全场景电驱动、增程和纯电双版本战略。想想也是,现在新能源市场卷得不是纯电、插混、增程,而是“谁能让你没有续航焦虑,充电跟蹭个红包一样容易”。现在纯电续航六百多公里、充十分钟跑两百公里这些已经不是新闻,可真正车辆体验过的人知道,理论和现实差得不是两里地。整个基础设施、快充桩分布、用户场景复杂,做不到“我去哪都不担心”,再智能的车都缺点意思。阿维塔这次的产品线,显然是想让“电车恐惧症”和“油电焦虑症”人群都能有个备选。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卷法最后市场会不会反噬?厂家自己搞那么多高成本组合拳,看着热闹,利润空间越挤越薄,能不能变成常态?三年五年后会不会有人被耗死?不单阿维塔07一家,新势力要面对的都是这组连环问。中国新能源车卷到今天,貌似谁都走快了一步,但剩下的都是“体力王”,跟着一条赛道一直跑下去的还没几辆车。张嘴就是年销百万、营收千亿,这种大目标确实挺激动人心,但“忽悠”这词中国人听吐了,到底能不能变成现实,还得一年一年看销量。
作为消费者,其实最大的期望什么?无非是买到一辆配置诚意足、质量可靠、故障率低、新体验拉满、售后不恶心人的好车。而不是被一堆新名词套路,被逼着在丐版和顶配间博弈,弄得买车像高考志愿填报。阿维塔07这波不玩丐版套路,不用再去算加一堆东西多少钱,直接拉满……你会不会觉得这其实才是真正的“卷正道”?配置卷到顶了,价格还算合理,这自然值得点赞。这才是中国车企告别“凑合用”的真正进步。
但想再问一句,消费者真得就最看重配置吗?十几年前咱不是还天天抱怨国产车小毛病多、开个5年毛病一堆,如今车厂把配置做得跟高铁一样全,咱对“耐不耐用、保不保值”这些核心指标,关注度还够高吗?万一未来技术换代太快,旧车贬值成渣,现在的配置升级换代像电脑换手机那样快,你敢花20多万全靠一时头脑发热买新鲜?这风险,大家犯得着替厂家交学费吗?科技叠buff也好,体验升级也罢,真正拉得住用户的还是那句话:用起来不坑,用长了还省心,到时候品牌才能真赢。
最后,回过头来看阿维塔07:它代表的其实不是单一车型层面的升级,而是中国新能源车要在世界舞台上冲击第一梯队的信号。咱们卷了这么多年,总算不是只会比谁便宜了,开始比谁体验好、谁科技强、谁敢于和全球规则正面掰手腕了。这步走得对不对,还得市场来验证。但看到中国品牌、老百姓终于从单纯被动选接受到主动提要求,能让厂商逼着把事做得更好,这就是内卷的真正意义。
未来新车还会怎么卷?我觉得关键是别光卷噱头,要卷到技术和体验“真实可分辨”、售后贴心有底线,这时候中国品牌才算真的站住了。而最终,让消费者用脚投票,用钱选出最靠谱的那一个,这将是所有品牌唯一的归宿。
说到底,这一切,都得看市场了。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