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咱们老百姓在挑选汽车时,想法已经和过去大不一样了。
特别是在三十万这个价位,要买一台新能源SUV,很多人首先考虑的不再是车子能跑多快,屏幕有多大,而是这台车到底安不安全。
毕竟,车里坐着的往往是家人,安全这根弦,怎么绷紧都不过分。
岚图FREE这台车,自打一上市,就带着“国家队”背景和“零自燃”的承诺,还亮出了全车高强度钢用料达到75%的硬指标,听上去确实让人心里踏实。
但宣传归宣传,实际表现究竟如何?
咱们今天就把这些光环先放一边,像个普通消费者一样,从里到外,仔仔细细地审视一下,看看它的安全防护,是实打实的真功夫,还是仅仅停留在纸面上的漂亮数据。
首先,我们来看看一台车最根本的安全基础——车身骨架。
岚图FREE在这方面给出的一个核心数据是,车身扭转刚度达到了39.3kN·m/°。
这个数字可能听起来有些专业,我们不妨把它说得通俗一点。
您可以想象一下,车身就像一个铁盒子,扭转刚度越高,就意味着这个盒子在受到外力挤压和扭转时,越不容易变形。
在发生碰撞或者激烈驾驶时,一个不易变形的坚固车身,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车内乘客的生存空间,这是所有安全配置的根基。
那么39.3这个数值是什么水平呢?
可以说,它不仅在同价位的新能源SUV里名列前茅,甚至超过了不少以安全著称的传统豪华品牌燃油车。
这一点,充分展示了我们中国品牌在汽车核心制造工艺上的长足进步,是值得肯定的硬实力。
当然,数据再好,也要看实际碰撞测试中的表现。
根据权威的C-NCAP碰撞测试结果,岚图FREE在模拟日常最常见的正面小角度碰撞,也就是正面25%偏置碰撞测试中,得分率高达92.3%。
这意味着,即使在发生这种对车身结构考验极为严苛的事故时,车辆的A柱,也就是前挡风玻璃两侧的那根关键立柱,能够有效抵御冲击,不会发生严重溃缩,从而为驾驶员留出足够的生存空间。
这背后,是它采用的一种叫做“TRB+Patch复合结构热成型钢”的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将经过超高温处理后强度极高的钢材,用在了车身最关键的部位,并且进行了多层强化,好比给车身骨架穿上了一层重点防护的“铠甲”。
不过,客观地看,任何产品都很难做到完美无缺。
在侧面柱状物碰撞的测试项目中,报告指出,岚图FREE的B柱,也就是前后车门之间的那根立柱,其内侧的装饰板出现了轻微的位移。
虽然这个位移并没有侵占到模拟乘客的生存空间,对安全性没有构成实质影响,但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车辆在结构足够坚固的大前提下,一些内部组件的固定和缓冲设计,或许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这就像一个人的身体骨骼非常强壮,但在受到冲击时,皮肤表面还是留下了一点擦伤。
值得特别称道的是一个非常人性化的设计细节:岚图FREE的车门采用了双锁扣结构。
这个设计在测试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即便在经历了猛烈的侧面撞击后,车门依然可以正常开启。
在真实的事故场景中,车门能否顺利打开,直接关系到车内人员的逃生和外部救援的效率,这短短几秒钟,可能就是生与死的区别。
从这一点看,岚-图在设计时,确实深入考虑到了事故后的实际应用场景,这份对生命的周全考虑,值得加分。
说完了车身骨架,我们再来聊聊新能源汽车最让消费者关心的部分——电池安全。
岚图FREE主打的“琥珀电池系统”,核心目标就是实现“零自燃”。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它在电池包内部下了不少功夫。
它采用的是能量密度较高的三元锂电芯,并在电芯与电芯之间,设计了足足四重隔热材料。
这套系统的设计逻辑非常清晰,就像在每个可能“着火”的点之间都修筑了防火墙。
万一某个电芯因为内部短路等原因出现热失控,也就是俗称的“发烧”,这套隔热系统可以有效阻止热量蔓延到旁边的电芯,从而避免引发整个电池包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起火甚至爆炸。
在行业内公认最严苛的针刺实验中,也就是用一根钢针直接刺穿电芯,模拟最极端的内部短路情况,岚图FREE的电池包确实做到了不起火、不爆炸。
这证明了其隔热设计是行之有效的,在防止热失控蔓延方面,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完整的测试过程。
虽然没有明火,但在针刺后的5分钟内,电池包的内部温度还是迅速攀升到了180摄氏度,最终是依靠BMS,也就是电池管理系统,这位“总指挥”强制切断了整个电池包的电源,才避免了情况的进一步恶化。
这说明,岚图FREE的电池安全是一套组合拳:物理隔热层扮演了“消防员”的角色,延缓了火情蔓延,而BMS则扮演了“总开关”的角色,在关键时刻果断断电,从根源上杜绝了危险。
在日常使用层面,岚图FREE电池包的IP69级防尘防水等级,是目前民用级别的最高标准。
这意味着它不仅能完全防止灰尘进入,还能承受高压水枪的冲洗,面对城市里的暴雨和积水路面,车主基本可以放心行驶。
然而,在电池包的物理防护上,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
其底部的铝合金护板,厚度为2.5毫米。
作为对比,以坚固耐用闻名的沃尔沃XC90插电混动版,其电池底部护板采用的是3.2毫米厚的钢板。
铝合金的优势在于重量轻,有助于提升续航,而钢板则在抗冲击和抗穿刺能力上更胜一筹。
这意味着,对于绝大多数在铺装路面行驶的用户来说,2.5毫米的铝合金护板是完全足够的。
但如果车主喜欢去路况复杂的非铺装路面自驾,那么在面对尖锐石块或坑洼路面的托底风险时,这块护板的防护能力理论上会比更厚实的钢板稍弱一些。
最后,我们来看看车辆的主动安全系统,也就是它的“智能大脑”和“电子眼”。
岚图FREE全系标配了L2+级别的辅助驾驶功能,整体调校风格偏向实用主义。
它的AEB主动紧急制动系统表现相当可靠,在时速60公里的情况下,能够在距离前方静止障碍物120米时就进行识别,这个距离为系统采取制动措施留出了充分的提前量,能有效降低追尾事故的发生概率。
此外,它的DMS驾驶员监测系统堪称“尽职尽责”。
这套系统不仅能通过摄像头监测驾驶员是否存在疲劳、打瞌睡、视线偏离等危险行为,甚至连“单手长时间握持方向盘”这样的细节也不放过,会及时发出提醒。
相比市面上一些监测较为宽松的竞品,岚图FREE的这套系统显然更加严格,它试图从驾驶员本身的状态入手,预防事故的发生,这种设计理念值得肯定。
当然,在智能化方面,它也并非十全十美。
比如,在开启辅助驾驶进行弯道巡航时,一些用户反映方向盘的自动修正动作会显得有些生硬,不够线性自然,缺少一种“人车合一”的顺滑感。
另外,在自动泊车功能上,它对于常见的侧方停车位和垂直停车位的识别和操作都比较熟练,但一旦遇到角度比较刁钻的斜列式车位,其识别成功率就有所下降,大约在65%左右。
这说明,车辆的硬件基础是扎实的,但在软件算法的优化和对复杂场景的适应性上,还有继续学习和进步的空间,需要通过后续的软件升级来不断完善用户体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