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一家上周末开着新买的星海V9回了趟老家。五百多公里路程,中途没充一次电,到家时续航显示还剩大半。这辆落地不到十八万的车,愣是让亲戚们围着研究了半天——从前他们总觉得像样的MPV至少得三十万起步。
价格这事确实打破了很多人对豪华MPV的认知。星海V9起售价17.99万,加上置换补贴能到14.99万。王明算过账,家里那辆开了七年的轿车置换后,实际掏的钱比买辆普通SUV还少。他记得销售当时靠在车窗边说:“现在十五万就能开走这么个大块头,放三年前谁敢信?”
用车成本更让人意外。王明每天通勤六十公里,基本用纯电模式。电费算下来每月不到两百块,还省了限行的麻烦。上周他特意留意了同事那辆合资MPV的油费,同样的通勤距离,一个月油钱够他家星海V9跑三个月的。保养也简单,首保后一万公里才需要维护一次,省心。
车里的智能化配置用着用着就离不开了。语音控制系统能听懂他带着口音的普通话,导航、空调、天窗动动嘴就行。有回下雨,他抱着孩子没法打伞,直接让车窗自己关上了。这种小细节让人觉得科技确实在为人服务。
空间灵活性超乎想象。上个月带孩子去露营,第三排座椅完全放平后,帐篷、折叠桌椅、烧烤架全塞进去了。第二天送老人去医院复查,把座椅调回正常布局,六个大人坐着都不挤。这种能随时变形的空间,对多人口家庭来说太实用了。
座椅的舒适度值得单独说说。二排座椅带通风按摩,老人坐着容易打瞌睡。上次岳母坐了两小时车程,下车时说比家里沙发还舒服。这种真实的使用反馈,比任何广告都让人信服。
续航能力让人安心。纯电200公里足够应付日常通勤,混动模式下一千三百公里的总续航,让短途旅行不用总惦记着找充电桩。王明觉得,这种“想走就走”的底气,才是家用车最该提供的。
安全配置虽然平时感受不到,但看着车身结构图上标出的高强度钢比例,心里确实踏实些。电池防护技术那些专业名词记不住,但八年十六万公里的质保期,至少说明厂家对自己产品有信心。
其实买车前也看过同级其他车型。某美系MPV空间虽大,但油耗高;某日系车省油,可配置又太素。最后选星海V9,就是觉得它在价格、空间、能耗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有些朋友还在观望,担心新车型不成熟,可王明觉得,现在国产车的进步速度,真的超出很多人想象。
开着这车接送客户时,偶尔会被问起使用感受。王明总会实话实说:车无完车,但以这个价位来说,确实挑不出什么硬伤。昨天等红灯时,旁边车道司机探头问:“这车多少钱?”听报价后那惊讶的表情,和王明当初第一次走进4S店时一模一样。
像王明这样的普通家庭能轻松拥有全能MPV,放在五年前确实不太可能。有时候他看着小区停车场里渐渐多起来的国产车,会觉得汽车消费的观念正在悄悄改变。既然十五万就能买到满足全家需求的车型,为什么还要勉强凑合呢?
现在每次开车出门,王明还是会不自觉地留意续航、空间这些细节。毕竟对于精打细算的家庭用户来说,所谓豪华不该只是配置表上的华丽参数,而是每一天用车时实实在在的省心和舒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