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B级车降价潮,合资车暴跌30%,奥迪A4L、宝马i3狂降40%

咱们今天来聊一个最近让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的事儿,就是关于汽车价格的。

搁在几年以前,谁家要是能开上一辆本田雅阁、丰田凯美瑞或者大众迈腾这样的B级车,那在亲戚朋友、街坊四邻的眼里,绝对是混得不错的象征,是家庭事业有成的一个标志。

要是谁能更进一步,开上奥迪A4L、宝马3系这样的豪华品牌,那更是妥妥的成功人士,走到哪儿都感觉脸上带光。

8月B级车降价潮,合资车暴跌30%,奥迪A4L、宝马i3狂降40%-有驾

那时候买这些车,别说优惠了,很多热门车型你不加点钱都很难提到现车。

可谁能想到,这才几年功夫,市场就跟变了天一样。

就在刚刚过去的八月份,一场汽车价格的大跳水,让所有人都惊掉了下巴。

那些曾经高高在上、让我们觉得遥不可及的合资车和豪华车,现在一个个都在“挥泪大甩卖”,折扣力度大到让人怀疑是不是标错了价。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为什么一夜之间,这些曾经的“梦中情车”就变得这么不值钱了?

这事儿值得咱们好好说道说道。

先说说那些以前咱们觉得高不可攀的豪华品牌吧,它们这次成了降价最狠的“重灾区”。

你敢相信吗?

8月B级车降价潮,合资车暴跌30%,奥迪A4L、宝马i3狂降40%-有驾

那个一直以英伦贵族范儿自居的捷豹XEL,竟然给出了五折的优惠,降价幅度高达50%!

这可不是打个九五折、九折的小优惠,这是直接打对折啊,买一辆送一辆的感觉都出来了。

一辆原本四五十万的车,现在二十多万就能开走,这让早先原价买车的车主心里得是什么滋味。

更让人震惊的是,这还不是个别现象。

奥迪A4L,这个常年霸占豪华B级车销量榜前几名的老牌劲旅,现在的优惠额度普遍超过了15万元,算下来降幅接近40%。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就是说,它降下来的这笔钱,都足够你再去买一辆配置相当不错的国产家用SUV了。

还有宝马3系,优惠也超过了10万元;以优雅著称的奔驰C级,降价幅度也达到了32%。

这些曾经是无数年轻人奋斗目标的车型,如今的成交价,竟然已经开始跟一些普通的合资B级车的高配版看齐了。

8月B级车降价潮,合资车暴跌30%,奥迪A4L、宝马i3狂降40%-有驾

这一下,整个市场的规矩都变了。

过去,人们为什么心甘情愿花三十多万,去买一个配置低得可怜,连个大点的中控屏幕、倒车影像都可能没有的“丐版”宝马、奔驰或者奥迪?

说白了,很多人买的就是那个车标,是品牌带来的那种身份认同感和社交价值。

可是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

当新能源汽车的浪潮以超过四成的市场占有率席卷而来的时候,消费者的想法也跟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同样手握三十多万的预算,摆在你面前的是两道选择题:一边是牌子响亮,但功能简陋,智能化几乎为零的入门级豪华燃油车;另一边,是咱们国产新能源品牌推出的顶配车型,车里有堪比电影院的大屏幕,用的是最先进的高通8155智能芯片,车机系统比手机还流畅,还有L2级别的自动辅助驾驶,能帮你跟车、保持车道,大大减轻长途开车的疲劳。

更别说那零到一百公里加速三四秒的推背感,还有两三百公里的纯电续航,平时上下班通勤完全不用油,用车成本极低。

面对这样的选择,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纠结,他们用自己的钱包投了票:面子固然重要,但实实在在的科技体验、舒适享受和经济性,才是更聪明的选择。

豪华品牌过去赖以生存的品牌溢价,正在被这股技术变革的浪潮冲得七零八落。

8月B级车降价潮,合资车暴跌30%,奥迪A4L、宝马i3狂降40%-有驾

豪华车都这样降价了,那夹在豪华品牌和国产品牌中间的合资车,日子就更不好过了。

它们可以说是遭遇了“上下夹击”,上有豪华品牌降价来抢饭碗,下有咱们国产新能源车强势崛起,把它们的生存空间挤压得越来越小。

就拿以前B级车市场最能打的“日系三剑客”——凯美瑞、雅阁和天籁来说,它们曾经是保值率的代名词,可现在也扛不住了。

丰田凯美瑞的降幅已经突破了29%,本田雅阁的最终成交价,甚至已经掉到了A+级轿车,也就是像思域、速腾这类车型的价格区间。

这在以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想当年,日系车靠着“省油、耐用、毛病少”这几个金字招牌,在国内市场那是呼风唤雨。

可现在,你跟新能源车去谈省油?

人家直接用电,一度电跑个五六公里,算下来一公里也就一毛钱左右,你怎么比?

你说你耐用?

8月B级车降价潮,合资车暴跌30%,奥迪A4L、宝马i3狂降40%-有驾

新能源车的结构比燃油车简单多了,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发动机、变速箱零件,保养起来也省心省钱,很多品牌还提供三电系统终身质保。

德系车那边,大众的帕萨特和迈腾这对“双子星”,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迈腾的燃油版优惠超过4万,帕萨特的插电混动版也给出了不小的折扣。

美系的别克君威,降幅更是达到了惊人的33%。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它们过去引以为傲的“机械素质”,比如发动机技术有多先进,变速箱换挡有多平顺,底盘调校有多扎实,这些优势在国产新能源车的“技术代差”面前,显得越来越苍白无力。

这就好比在智能手机已经普及的今天,你还在跟别人炫耀你的诺基亚手机信号有多好、有多抗摔一样。

不是说你不好,而是大家玩的已经不是一个东西了。

消费者的需求已经从一个单纯的、能跑的交通工具,变成了一个集出行、娱乐、办公于一体的“智能移动空间”。

8月B级车降价潮,合资车暴跌30%,奥迪A4L、宝马i3狂降40%-有驾

当我们的国产品牌在20万的价位,就能提供丝滑流畅的智能座舱和经济便捷的出行体验时,那些还在强调传统机械性能的合资车,自然就显得落伍了。

更有意思的是,就算都进入了新能源这个赛道,不同出身的玩家也表现出了完全不同的状态。

比如说宝马i3,虽然顶着蓝天白云的标志,但它的降价幅度高达45%,堪称“跳水冠军”。

这恰恰说明了传统豪华品牌在向电动化转型过程中的尴尬和力不从心。

很多所谓的豪华电动车,本质上还是“油改电”的产物,说白了,就是把原来燃油车的车身壳子拿过来,把发动机和油箱掏空,然后硬塞进去一套电池和电机。

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导致车辆在空间布局、驾驶体验、智能化水平上都有着先天的不足,消费者自然不买账。

同样,像本田雅阁的插电混动版、大众迈腾的插电混动版,虽然也跟着降价,但它们在电池没电的情况下,油耗高、动力弱的缺点,依然是难以回避的硬伤。

反观我们自主品牌的新能源车,特别是那些技术领先的车型,则表现出了十足的底气。

比如比亚迪的海豹DM-i,它也有优惠,但它的降价更像是一种主动调整市场策略,是为了巩固自己领先地位的精准出击,而不是被市场逼得没办法的无奈之举。

它们之所以有这样的自信,就是因为它们是基于全新的纯电平台从零开始研发的,掌握着电池、电机、电控这些核心技术,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真正颠覆性的智能电动体验。

这场B级车市场的价格大战,与其说是简单的降价促销,不如说是一场新旧时代交替的序幕,它清晰地告诉我们,汽车市场那套靠品牌和传统技术就能躺着挣钱的旧规矩,真的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