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出口登顶全球,击败日本成第一,台媒罕见报道

最近大家可能都在网上刷到一条消息,听着挺提气,但又有点让人不敢相信:中国,在汽车出口这件事上,居然超过了常年霸占第一的日本,成了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真的假的?

我们平时在路上看到的,不还是德系车、日系车唱主角吗?

咱们的国产车,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都卖到全世界去了?

中国汽车出口登顶全球,击败日本成第一,台媒罕见报道-有驾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好好聊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首先,这事千真万确,不是什么小道消息。

根据最权威的行业数据,就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中国总共向海外出口了491万辆汽车。

中国汽车出口登顶全球,击败日本成第一,台媒罕见报道-有驾

而之前的“老大哥”日本,同期的出口量是442万辆。

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一次超越,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转折。

要知道,日本在这个位置上已经坐了将近半个世纪了,这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日本一直遥遥领先,结果在最后冲刺阶段,被我们给超过去了。

这时候,很多人心里肯定会犯嘀咕:我们是不是还是靠着老办法,就是用低价格去抢占那些经济不那么发达的国家的市场?

要是这样的话,那这个“第一”的含金量似乎也没那么高。

中国汽车出口登顶全球,击败日本成第一,台媒罕见报道-有驾

如果您还这么想,那可就真的跟不上时代了。

这次的成功,靠的根本不是便宜,而是一次彻彻底底的“换赛道超车”,核心武器就是新能源汽车。

咱们这么想,在过去烧汽油的汽车时代,最重要的技术是发动机和变速箱。

这方面,德国和日本的那些老牌车企研究了一百多年,技术壁垒非常高,我们想追赶,难度特别大,总感觉差着一口气。

中国汽车出口登顶全球,击败日本成第一,台媒罕见报道-有驾

但是,电动汽车的出现,把整个游戏规则都改变了。

原来最重要的“三大件”,现在变成了电池、电机和电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电”系统。

在这条全新的赛道上,大家基本上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而中国车企不仅起步早,而且跑得特别快。

就拿比亚迪来说吧,这家企业在国内现在是家喻户晓。

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它在技术上有多“硬核”。

中国汽车出口登顶全球,击败日本成第一,台媒罕见报道-有驾

比亚迪最厉害的,就是它的电池技术。

它研发出的“刀片电池”,一下子解决了大家对电动车最担心的两个问题:安全和续航。

这种电池不容易着火,安全性大大提高,而且能量密度高,能让车跑得更远。

这项技术一出来,连特斯拉这样的行业巨头都得过来找比亚迪合作,用它的电池。

中国汽车出口登顶全球,击败日本成第一,台媒罕见报道-有驾

数据显示,比亚迪在全球动力电池领域的专利数量,占了全世界的将近一半。

这意味着在电动汽车最核心的“心脏”部分,我们掌握了主动权。

如果说比亚迪是靠着顶尖技术正面冲锋,那另一家企业——奇瑞,走的则是一条“深谋远虑”的战略路线。

很多人在国内的汽车销量榜上,可能觉得奇瑞的声音不大,甚至觉得它有点“掉队”了。

但您绝对想不到,这家“墙内开花墙外香”的企业,在海外市场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

中国汽车出口登顶全球,击败日本成第一,台媒罕见报道-有驾

在俄罗斯,市场上每卖出五辆新车,就有一辆是奇瑞。

这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奇瑞在二十多年前,就开始在海外布局建厂了。

他们在巴西建的工厂,面积大得能装下四个标准足球场。

这种做法,就比单纯地把车从国内运出去卖要高明得多。

中国汽车出口登顶全球,击败日本成第一,台媒罕见报道-有驾

它已经不是简单的“卖产品”,而是在“输出一整套产业链”。

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可以让设计出来的车更符合当地人的驾驶习惯和审美;在当地建工厂,可以降低成本,还能给当地创造就业岗位,赢得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好感;再加上遍布全球的售后服务网络,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让那些习惯了舒舒服服卖车的欧洲老牌车企,都感到措手不及。

最能说明问题的一个现象,就是过去我们印象里最挑剔、最不差钱的消费者——中东的富豪们,他们的购车选择也发生了变化。

以前,他们是德系、日系豪华品牌的忠实粉丝,加价提车是常态。

而现在,他们开始排着队,心甘情愿地加价购买中国的奇瑞和比亚迪。

中国汽车出口登顶全球,击败日本成第一,台媒罕见报道-有驾

这个画面的转变,清晰地说明,中国汽车的产品力和品牌形象,已经真真切切地获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

这场逆袭,也让全球汽车产业的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过去几十年,我们总提“市场换技术”,意思是让外国品牌来中国建厂,我们提供土地和劳动力,希望能从中学到一些核心技术。

但现在,情况完全反过来了。

中国汽车出口登顶全球,击败日本成第一,台媒罕见报道-有驾

德国宝马,把它全球唯一的MINI电动车生产线,整体搬到了中国;德国大众,更是斥巨资在合肥建立了除了德国总部以外全球最大的研发中心。

这说明什么?

说明现在轮到这些国际巨头开始依赖中国的产业链和创新环境了。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局面?

因为中国围绕汽车产业,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强大到近乎“无敌”的工业体系。

中国汽车出口登顶全球,击败日本成第一,台媒罕见报道-有驾

举个例子,在长三角地区,以一个城市为中心,三百公里的半径内,聚集了全国六成以上的汽车零部件企业。

这意味着,造一辆车所需要的成千上万个零件,大部分都能在几个小时的车程内配齐。

这种效率带来的成本优势是巨大的,物流成本能压到欧美国家的四成左右。

再比如电池领域的宁德时代,它一个超级工厂的产能,就比得上整个欧洲所有电池厂加起来的产量。

中国汽车出口登顶全球,击败日本成第一,台媒罕见报道-有驾

比亚迪甚至把产业链延伸到了最上游,自己去投资开采锂矿,确保电池原材料的供应。

这种从源头到成品的完整掌控力,是其他很多国家难以比拟的。

当海外的普通消费者,第一次试驾中国的电动汽车后,他们的反应也说明了一切。

他们发现,中国车的续航里程标多少就是多少,非常实在;充电速度快得惊人,喝杯咖啡的功夫就能跑很远;车里面的那块大屏幕,操作起来像智能手机一样流畅,功能又多又好玩,完全不是传统汽车那种卡顿、老旧的车机系统能比的。

最关键的是,享受到这一切顶级的技术和体验,付出的价格却非常合理。

这对于习惯了高价汽车的海外消费者来说,吸引力是致命的。

所以,中国汽车能成为出口第一,不是偶然的运气,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的积累、精准的战略眼光和实打实的技术创新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背后,是中国整体工业实力提升的一个缩影。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