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在经历了最后一个月的疯狂之后,大众旗下最畅销,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市场最畅销的紧凑型三厢轿车Lavida朗逸,经历了近两年来的一次环比降幅。大众朗逸在2020年的第一个月只卖出了3.59万台,肯定有人要问了卖这么多台还用”仅仅“来形容?的确,这仍旧是同级市场第二的成绩,可它对比去年12月却少了2.6万台,这几乎拦腰斩的降幅让人开始为今年的汽车消费市场感到隐忧。
可是说到底,大众朗逸到底还是稳在了三万台以上,这并不是过去12个月中的最差值,看看去年朗逸就经历过开年不利,可最终一年还是卖掉了超过51万台。
从市场号召力来说,朗逸仍旧是充分的,经历了一次外观大幅改造的换代令这台紧凑家轿,成为了国内市场里最好看的入门级三厢车之一,即便是整个品牌都开始变得雷同,可朗逸还是有不少可以征服年轻消费者的东西。
继承与发扬,朗逸设计仍是稳重路线
对比大众CC这样的轿跑车,朗逸换上的新格栅开口并没有那么大,可是它显得那样规整。
与其说朗逸这样的进气格栅是V字形,不如说它拥有了提个非常标准的四边倒梯形结构,上款下窄的处理方式可是却会带来视觉上的抬升,它不像轩逸、威朗这些轿车那样运动化,可大众这么多年在中国市场卖车不就是靠”稳重“、”成熟“这两个标签吗?在这件事上,朗逸无论是继承还是发扬都相当成功。
年轻人喜欢的东西它都有
至于说这年轻化的东西,大灯是,保险杠也是。
一汽-大众打造的速腾、迈腾,其大灯看上去都是非常规矩的保守派,但上汽-大众为朗逸选择的却是年轻路线。即便在远近光灯布局上,它就像所有大众一样都在模仿奥迪的矩阵排列组合,可是朗逸头灯外端延伸出的尖角却尤为抢眼,这看上去就比一汽工厂里的兄弟们年轻得多,而辨识度也将会从这里开始蔓延全身。
再来看保险杠,贯穿式保险杠几乎覆盖了当下的每一台三厢大众,与高尔夫等两厢轿车不同,朗逸的贯穿格栅也包含了独立导流区间,虽然扁平的区间分层并不会在强化车头稳定控制能力方面带来多明显的提升效果,可是它却迎合了当下年轻人们的视觉审美潮流。
老旧的EA211凭何征服市场?
尽管国产的EA211系列已经有些老旧了,尤其是在没有提供Evo型号的情况下,朗逸身上的这台1.5L四缸发动机,其在输出表现上都不太抗揍,对比最入门的轩逸它已经存在-26Ps/-24Nm的数据差距,更别说现在已经全系带T的别克英朗与丰田卡罗拉了。
即便是在更高配置细分车型上,280TSI型号中的1.4T发动机在对抗卡罗拉双擎+、英朗18T之时也是有心无力。既然如此,搭载老引擎的朗逸为何还能驰骋中国?其实答案很简单,还是那两个字”稳定“。
EA211系列发动机是大众在中国合资国产市场投放量最大的,且不谈它制造成本很低,长期调校与磨合中的稳定性也凭借在竞品面前更明显的优势,而让人足以忽略起步较弱等问题。更重要的是,与入门级车型们相匹配的1.5L大多都瞄准家用代步,这样一来,燃油经济性自然成为了一个重磅炸弹。
朗逸作为今天提到的几款车型中最长(4,670mm)的车型,其在油耗方面却控制得非常好,比起卡罗拉身上的那台1.2T,朗逸在认证车主群体中取得的6.8L/100km平均油耗,让其得以凭借0.3L的优势取得领先,虽然每100km只能多省2块钱,但一年下来也能买一件衣服了。
评在最后:
对于一台家用轿车来说,有没有触控屏并不是大多数人所看重的,车辆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更加重要,而这两点其实也要从车辆的动力总成效率、机械与功能硬件耐用度等方面来分析。
动力总成效率自然是说车辆的实际油耗,通过上文我们已经知晓朗逸的确处在一个同级优势位置;而这耐用度嘛,无论是底盘悬架还是动力总成,这三大件虽说不能够让朗逸享有出众的性能与动态表现,可是多车共享的生产平台与零部件,使得它们在稳定与质量方面都非常突出。加上一直以来,大众家轿在国内的终端优惠,这已经让朗逸成为一台9万级裸车价入门的产品,这三点无疑是让国内消费者如此信赖以朗逸为首的德系家轿的重要理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