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嘿,以前提起它,我脑子里就冒出火锅、棒棒军,还有那魔幻8D地形,感觉跟汽车产业八竿子打不着。
结果这两年,好家伙,朋友圈三天两头蹦出重庆造新能源车的新闻,搞得我都有点恍惚,这还是我认识的山城吗?
以前嘛,重庆的汽车厂子多是多,可总感觉差点意思,有点像老式收音机,样子有了,但调频总是找不到合适的频道。
产能过剩,技术落后,这些老问题像根鱼刺似的卡在嗓子眼,难受得很。
我还记得几年前,有个在重庆汽车厂上班的哥们儿,天天跟我抱怨厂子效益不好,工资都发不迟了,搞得人心惶惶的。
现在可不一样了,那哥们儿现在走路都带风,逢人就夸他们厂子转型新能源有多成功,订单都排到明年去了。
我打趣他,哟,现在成香饽饽了?
他嘿嘿一笑,说现在厂里都用上了机器人,生产效率比以前高了好几倍,工资也翻番了,还说要请我去体验一把“重庆心跳”,感受下全球最硬核汽车工厂的魅力。
这“心跳”啊,可不只是说说而已。
你瞧瞧那赛力斯工厂,3000个机械臂像耍杂技似的,72秒就下线一辆问界M9,这速度,连我眨眼都赶不上。
更绝的是,这高科技的厂房里,居然还飘着重庆小面的香味儿,这反差萌,简直了!
这几年,重庆算是把“破釜沉舟”四个字演绎得淋漓尽致。
以前抱着燃油车不撒手,结果摔了个大跟头,2018年产量暴跌,那滋味,估计跟吞了二斤黄连似的。
痛定思痛,重庆开始琢磨转型,人家在新能源赛道上抢跑,重庆干脆自己造一条新赛道,这魄力,啧啧,不服不行。
长安汽车,以前在我印象里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国产品牌,现在人家搞起了全球首款量产固态电池,能量密度直接提升40%,这技术含量,杠杠的!
还有那阿维塔,在重庆马拉松上为跑者开道,那自动驾驶技术,看得我一愣一愣的,感觉科幻电影里的场景都照进了现实。
更让我没想到的是,重庆现在不光造车,还造“芯”。
以前那些车规级芯片都得进口,现在重庆的企业自己就能生产了,而且良率还高达99.3%,这逆袭速度,简直比坐火箭还快。
关键是,政府也大力支持,建起了产业创新综合体,让芯片设计、材料供应、高校实验室都聚集在一起,形成闭环,这效率,没得说!
还有那西部陆海新通道,以前从重庆运东西到新加坡,那时间,那成本,想想都头疼。
现在好了,“钢铁驼队”一出马,时间压缩到72小时,成本降低30%,这效率,简直是开了挂!
现在东盟市场每卖出3辆中高端新能源车,就有一辆是重庆造的,这成绩,亮瞎眼!
重庆现在玩的是“生态战争”,以前单打独斗,现在开始抱团发展。
成渝双城经济圈,那就是强强联合,成都造的沃尔沃,48%的零部件来自重庆,宜宾的动力电池,直接供给长安深蓝生产线,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模式,效果不要太好!
2024年,双城经济圈GDP突破7万亿,汽车产业贡献率超28%,这相当于在西南地区又造了一个“汽车版珠三角”!
重庆的野心可不小,人家不光想卖车,还想卖整个生态。
柔性屏、脑机接口,这些高科技玩意儿,重庆都在布局,这摆明了是要在“微笑曲线”两端构筑护城河。
以前重庆汽车给人感觉就是“便宜”,现在人家均价23.6万,中高端车型占比快一半了,这身价,蹭蹭蹭地往上涨!
更厉害的是,重庆在芯片这个关键环节上,也做足了功夫。
跟德国博世搞专利交叉授权,打破了海外垄断,这招,高!
还有那平创半导体的碳化硅模块,直接把电驱系统效率提升到98.5%,这些“隐形冠军”的崛起,让重庆的供应链稳如泰山!
重庆的逆袭,说白了就是制度创新和技术革命的双螺旋突破。
以前纠结“要不要转型”,重庆直接“三个坚决”: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坚决拥抱数字革命、坚决重构产业生态。
这决心,这魄力,真不是盖的!
现在,长安汽车都放话了,2028年要实现全场景L4级自动驾驶,重庆这是要打造全球新能源车数据枢纽啊!
以前因为山多路难走,发展受限,现在人家用数字技术把地理劣势变成了战略纵深,这脑洞,我服!
重庆的转型,对其他内陆城市来说,那可是教科书级别的范本。
这山城,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