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5系陷库存困局,价格战反噬,销量暴跌至暗时刻

说起来,现在这汽车市场真是让人有点看不懂了。

就拿宝马5系来说吧,在很多人心里,这车以前可是和奔驰E级、奥迪A6L平起平坐的“豪华三巨头”,是身份和品位的象征。

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一款曾经风光无限的明星车型,如今却好像遇到了大麻烦,日子过得有点憋屈。

宝马5系陷库存困局,价格战反噬,销量暴跌至暗时刻-有驾

今年以来,宝马为了卖车,那可是下了血本,有的地方优惠完,一台全新的5系裸车价都快掉到28万了,这折扣力度,简直就是“打骨折”,在BBA这三个老牌豪华品牌里,算是降得最狠的一个。

按理说,价格降了这么多,买的人应该排起长队才对,可结果呢?

咱们看数据说话,今年上半年,宝马5系一共卖了五万九千多台,听着不少,但跟老对手一比就相形见绌了,奥迪A6L卖了八万四千多台,奔驰E级也卖了六万五千多台,宝马不仅没追上,反而被拉开了距离。

更让人揪心的是,很多宝马4S店里,崭新的5系车都快堆成山了,有的店里库存车放了超过三个月都还没卖出去,这个时间是行业里公认的健康标准的两倍还多。

大家就纳闷了,同样是豪华品牌,同样面对咱们国产新能源车的强势崛起,为什么偏偏是宝马的日子,过得比奔驰和奥迪还要艰难呢?

这背后的一系列事情,值得咱们好好聊一聊。

这事儿还得从宝马那套“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降价策略说起。

年初的时候,宝马为了清理库存,给后面的新车腾地方,直接就把5系的售价往死里压。

一台官方指导价接近44万的525Li,经销商那里直接给你优惠到29万多,这一下子降了十几万,动静确实不小。

短期效果也确实立竿见影,一月份的销量环比一下子涨了160%,看起来好像是打了一场胜仗。

但是,这种靠猛降价换来的销量,后劲不足,而且后遗症相当严重。

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二手车市场。

你想想看,你去年花四十多万买的宝马5系,开得好好的,结果新车突然只要不到三十万了,你的车还值几个钱?

二手车商也不是傻子,一看这情况,宝马5系的保值率直接就崩了,三年车龄的车,保值率一下子掉到了百分之五十几,惨不忍睹。

有些二手车商干脆就不收宝马车了,怕砸在手里。

这一下,可把那些老车主的心给伤透了,花了豪华车的钱,结果享受了跳水般的贬值速度。

其次,对于那些正准备买车的消费者来说,这心里也开始打鼓了。

宝马5系陷库存困局,价格战反噬,销量暴跌至暗时刻-有驾

买豪华车,图的就是一个品牌价值和心理上的满足感。

现在宝马5系这么个降价法,大家心里就没底了,今天29万买了,谁知道下个月会不会变成28万?

“再等等,说不定还能更便宜”,这种想法一旦在消费者心里蔓延开来,很多人就从准备下单变成了持币观望。

更重要的是,宝马5系一直以来的定位是五十万级别的豪华轿车,是成功人士的座驾。

现在价格一下子探到了三十万以下,跟很多普通合资品牌的中型车,甚至一些咱们国产的高端新能源车,价格上都重叠了。

这就让那些真正追求高端身份认同的客户觉得,宝马5系的“档次”好像下来了,不够特别了。

他们可能会觉得,花差不多的钱,不如去买价格更坚挺的奔驰,或者科技感更强的国产品牌。

这么一来,宝马不仅没能吸引到更多新客户,反而还流失了一部分原本属于自己的高端客户,品牌形象受到了不小的损伤。

这就形成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越降价越卖不出去,越卖不出去库存压力就越大,为了清库存只能继续降价,掉进了一个恶性循环。

有家4S店的销售经理就私下透露,现在卖一台5系,车价本身就要亏两三万,但是没办法,车子堆在展厅里每天都是巨大的成本,只能硬着头皮亏本卖。

相比之下,奔驰和奥迪就显得聪明多了。

它们虽然也有优惠,但幅度控制得比较好,没有像宝马这样“一泻千里”。

奔驰很会迎合年轻人的口味,跑去和热门游戏《英雄联盟》的职业联赛合作,一下子就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

奥迪呢,则牢牢抓住自己的“科技”和“商务”两大招牌,跟华为合作搞智能驾驶,让A6L的科技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也保住了它在政府和企业采购市场里的基本盘。

这么一对比,宝马5系除了“便宜”之外,好像一时间也说不出什么特别吸引人的亮点了。

当然,价格只是表面的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出在产品本身。

说句大白话,现在的宝马5系,在很多方面已经跟不上时代了,尤其是在咱们中国这个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上。

宝马5系陷库存困局,价格战反噬,销量暴跌至暗时刻-有驾

有汽车行业的资深人士评价说,你开完咱们国产的理想、问界这些车,再回头去开宝马5系,那种感觉就像是用惯了智能手机,突然让你换回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功能机一样。

这话虽然有点夸张,但确实点出了问题的核心:智能化体验的巨大差距。

现在咱们的国产车,像问界、小鹏,都已经能实现全国大部分城市道路的高阶智能辅助驾驶了,车子能自己变道、躲避障碍物、进出高速匝道,车上装满了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硬件堆得足足的。

而宝马5系上的那套辅助驾驶系统,相比之下就显得非常保守和基础,基本上还停留在高速巡航的阶段,体验上差了好几个档次。

在新能源转型上,宝马也慢了半拍。

它推出的纯电版i5,本想在高端电动车市场大展拳脚,结果销量非常惨淡。

问题出在哪呢?

续航虚标就是一个大槽点,官方宣传能跑600公里,结果很多车主一上高速,发现实际也就跑个400公里左右,这折扣打得比车价还狠。

再加上充电速度不够快、车机系统有时候会卡顿、语音识别不够灵敏这些问题,让很多消费者觉得,这台电动宝马的体验,甚至还不如一些二十多万的国产电动车来得舒服。

更让很多宝马粉丝不能接受的是,为了省成本,新款的宝马5系在一些看不见的地方还搞了“减配”,比如把一些铝合金的悬挂零件换成了成本更低的材料,隔音材料也用得不如以前扎实了。

这对于一个以“驾驶乐趣”和“豪华品质”为金字招牌的品牌来说,无疑是在砸自己的饭碗。

消费者又不傻,大家上网一查,看到论坛里全是关于减配和质量问题的帖子,比如车门传感器故障、中控屏黑屏、变速箱顿挫等等,自然就打了退堂鼓。

今年上半年,咱们国家中大型轿车这个细分市场其实是在增长的,整体销量涨了两成多,说明大家还是愿意买好车的。

可就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宝马5系的销量反而跌了三成多,市场份额被小米SU7这样的新势力,以及奔驰、奥迪这样的老对手一点点抢走了。

宝马的这次危机,其实给我们所有人都上了一课:在今天这个时代,光靠一个响亮的牌子和降价促销,已经不足以赢得市场了。

消费者越来越懂车,也越来越看重实实在在的产品体验,特别是智能化和科技感。

宝马自己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现在也开始想办法补救了,一边控制产量稳定价格,一边推出零首付之类的金融方案降低购买门槛。

更重要的是,它也开始积极拥抱新技术,找高通合作开发智能座舱,找国内顶尖的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一起搞智驾,还计划在未来推出基于全新平台、续航更长、智能化水平更高的纯电动车型。

只是,市场不等人,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已经慢了一步的宝马,想要重新追上来,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