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红旗,大多数人脑海里浮现出的不是车,更像是一种气质,一种厚重,或者说是“共和国的符号”。你要问一台红旗车跟一台别的国产车有什么区别?可能有成百上千条技术参数数据能拿出来对比,但对很多人来说,那种“国之重器”的身份感是其它车学不来的,这一点不光是车好不好用、贵不贵能决定的。
可问题来了,红旗为啥能成为国车?这套“国车”身份是凭什么铸造的?我们回过头看看1958年,中国造红旗CA72那会儿,说白了压根没有什么自主技术,都是借鉴克莱斯勒当模板,零件啊工艺啊都是摸石头过河。但愣是用了两年成了国庆阅兵的检阅车,撑起了新中国高级轿车的门面。这其实很能说明,中国人造车初期靠的不只是工艺和技术,更是一种“不靠别人,得靠自己”的心气儿。
再看后面的红旗CA770,CA772防弹,什么国宾车外宾接待车,这说起来也很牛,但有个现实其实不能回避:这些车并不怎么考虑普通消费者的需求,毕竟它出生就是给国家用的。这个特殊背景让红旗和大多数国产车划清了道,这也是人们后来一直喊它“共和国之子”的由头。可是到了市场经济时代,红旗就陷入了尴尬。你说你要高端身份感,要“国车”地位,可真往市场里一丢,成本死贵、油耗惊人、普通人消费不起,卖得还没人家合资品牌好,那这可咋整?
很多年红旗的产品线像一条不敢迈步的老龙,改型号、换平台、引进国外模具、做小红旗,但品牌调子一变,身份感就弱了。红旗敢不敢放下身段?那几年它其实真试过,什么出租车版,降价卖,结果销量也还是扶不上去。中国人买车,身份感只能撑场面,但掏腰包那才是硬道理。真兴奋的是2018以后,这算是红旗的分水岭,一口气出来了L/S/H/Q四个大系列,定位“中国式新高尚精致主义”,哦豁,这名字听着就有点玄乎,实际是咬定了红旗不光要高端、还得“精致年轻国际化”。
但我觉得最值得关注的不是卖了多少辆,而是红旗终于把市场逻辑和国家任务捏在一起了。过去它有点心高气傲,但产品跟不上,这两年你能看到红旗开始追赶当下最火的方向——新能源和智能化。这个动静不是说说而已,2023年红旗一口气撸出天工纯电平台、鸿鹄混动平台和九章智能平台三大技术体系,还定了“三年推15款新能源车”,说明红旗自己都知道,话不能光喊,产品得跟上来。
有意思的是红旗的新能源车挑的路完全不一样,你不太能在市面上看到红旗“卷低价”,它火力全开就是做“新中式豪华智能电动车”,比如天工08、05、06这些车型,说白了就是把新能源这活干得跟传统的红旗一样:不学别人卷低价堆噱头,要卷就卷技术、安全和体验。天工08上的换电模式,顶级智驾、母婴级环保材料、主被动安全“疯子一样的冗余”做法,就很能看出来红旗一贯的调性:宁可一两年慢慢打磨,也要让每个环节做到极致。
但新红旗想明白一件事:“精品化不代表贵族化”,科技创新、智能化、舒适高配是标配,但“国潮科技普惠”也要落地。看看天工06那种后备箱等空间利用率、主打副驾零重力、母婴健康座舱,这些点子,不就是完全懂得新一代用户需求了吗?红旗其实在学年轻人,愿意整活,找孙颖莎这种国民偶像代言,摆明了要和新消费群体打成一片。
现在你去问红旗新能源用户,他们看上的都不一样,有的注重智能座舱,有的迷恋安全性能,有的就喜欢红旗品牌带来的“有面子”感觉,但无论哪种,其实他们都看重一种东西——那就是红旗的产品不是翻来覆去的“速成”,而是真把性能和质量做到了极致。你说,市面上哪一家是真敢把电池拿去枪击测试、搞2小时高温炙烤、还兼顾母婴0甲醛的?这就是红旗的底气,别人卷速度,它卷安全、卷体验。
有人觉得,红旗这路是不是太慢了,市场喜欢新鲜猛料,隔壁友商一年能出五六款新车型,红旗一年就那么几个,难道不怕掉队?我倒觉得这种慢,其实是“高标准严要求”的象征。红旗这牌子扛的不是一家公司的未来,而是中国高级轿车的技术底线和行业名片,它不能、有时候也不敢急。
这就像定海神针一样,红旗每一次做新车,其实都要刷新行业底线。比如主动线控悬架、900V高压快充、5纳米芯片这种,在中国品牌里是真叫“自己卷自己”,不怕别人比,只怕自己干的不够漂亮。甚至为国际市场去布局体验空间、服务网络,连“飞行汽车”都敢试水。红旗这条路,不是光为自己挣销量,也是真替中国新技术在世界上叫板。
当然,红旗还有自己的短板。比起很多车企,它在市场化多样化产品上还有欠缺,普通消费者想买“家用”的、实惠点的车型,选择面还是不够宽,哪怕在新能源车局里也不算是最火热的。但你看红旗年年销量还在涨,而且涨得挺健康,200万用户,新能源占比越来越高,这说明红旗没走空,大方向还是对路的。
再回头看红旗历程,你会发现,什么是国之重器?不是脸皮厚走过场,也不是靠喊口号撑面子,而是不管市场怎么变,始终能拿出“别人没法轻易复制的技术和品质”。红旗这么多年跌过跟头,也咬着牙活过来,搞技术、造平台、创新体验、融入文化,这套打法是别家学不来的。
所以问题又来了,红旗要的到底是什么?他只是卖个车,还是还在承担“示范中国高端制造”的责任?我觉得答案其实很明显,红旗当然还是肩扛国旗,但他也愿意放下身段,走进寻常百姓家。在新能源和智能化时代,红旗从“只做给国家看的车”变成了“人人都能用得起的好车”,这是最让人感动的地方。
当然,未来还很长。红旗说要All in新能源,要全球化,要五年拿到900项核心技术,还要“飞行汽车”,这听起来像故事,但以红旗的作风,别人喊口号它就踏实干。中国汽车市场很卷,红旗却在做“大国车应有的样子”,踏踏实实做事、每一步都算数。
说到底,红旗不是只属于国家的,也不只是给面子的人看的,它是中国工业进步的缩影,也挺愿意成为下一代年轻人的选择。你要是觉得自己需要一台既有身份感、也有扎实安全、技术创新的车,红旗新能源,真没那么难接近了。
当然,大家买车还是得货比三家。红旗的定位和别家不一样,如果你要的是时候超低价和“啥功能都要”,可能不是首选。如果你想找一种安全可靠还顶着“国字号脸面”的车,那红旗新能源车型就是“放心牌”。红旗的路子走得慢但稳,越老练越厚道。
所以说,时代变了,但红旗始终没变的是那股认真劲儿,不管是技术安全、用户体验还是长期规划都不敷衍。谁说中国造车只能跟在国外后面跑呢?红旗现在是同场竞技,踏踏实实卷出来的。国车这块金字招牌,如果说历史给了红旗一次机会,那么现在红旗正想用它兑现“中国制造”真正的底气。
至于红旗未来能不能带着大家一起奔小康,冲世界,咱们不妨给它点时间,也给它点信心,毕竟路是一步一步走,梦是一步一步照进现实的。中国高端车如果还有再一次“站起来”的机会——红旗不会缺席。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