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口上的电动车,一向是汽车产业的香饽饽。你只要说一句“未来是电动化”,投资人就愿意把你当马斯克的亲弟弟。但就在所有人理所当然觉得“一切皆电”的时候,本田却像在牌局里突然收手,不玩了。纯电大型SUV的开发项目被果断叫停,战略投资大刀阔斧地削减,整个操作仿佛在告诉同行:“你们慢慢玩,我先回家喝茶。”
咱们先说事实。本田原本在美国市场要搞一个纯电动大型SUV,预计2027年上市,号称续航能跑到480公里,开发架构还是全新定制的。原型车甚至准备拿去消费电子展凑热闹。但现在,这个项目没了。官方理由也不遮遮掩掩:因为美国电动车的全球需求回落,纯电SUV卖不动了。所以,与其继续烧钱造一辆没人真正想买的“大块头”,还不如趁早止损,把资源转向混合动力车,很快本田在印第安纳州工厂就要让混动CR-V和思域占大头,甚至直接拉高混动车型的生产比重。
本田是不是忽然开窍了?拯救自己于电动车泡沫之前?其实这背后的逻辑一点也不复杂。美国人喜欢大SUV这事大家都知道,但充电桩少、充电慢、油价又便宜,你敢在德州推纯电大SUV,消费者只会冲着你笑出声。环境优美,空间巨大,但一遇到长途旅行,电池续航和充电等待让出行变成“自虐式体验”。舆论曾经高喊电动车“颠覆燃油车”,但是基础设施没跟上,技术瓶颈没解决,销路自然就“颠覆”不了谁——展厅里电动大SUV被冷落,是市场对概念热情的真实回应。
本田在这个时候选择抽身,其实是典型的“见好就收”。世界主流车企都知道,押纯电不是没有风险,尤其是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非一马平川。充电桩的普及在很多发达国家仍是“城市限定”,一出郊区就靠信仰续航。电池技术这几年还在原地转圈,想开长途?先准备好小板凳。至于燃油车,人家磨了百年,配套服务滴水不漏,性能搭载、稳定性、加油便利,去哪都能打。别说在偏远地区,就是在城市里,用起来都还“荣光不减”,大货车、性能车依然是汽油机的舞台。
当然,时代也在变化。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小型化、个性化,谁还真把“买大SUV”当自己唯一选项?年轻人代步更愿意选灵活省油的小型电动车。成本更低,产品更快推向市场,还能和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这些科技玩意“无缝对接”,打造出新一代“智能出行”。本田的转型思路很务实,把精力放在这些真正有市场潜力的中小型新能源车,资源回收期短,盈利能力强,行业话语权谁夺?
所以本田的大幅战略调整,绝不是消极避险,而是主动作出选择。全球电动化浪潮虽然势不可挡,但泡沫和现实同样共存。本田优化产品结构,做实技术储备,看紧市场动向,既能让自己扎稳脚跟,又不会被盲目狂热冲昏头脑。电动化还是趋势,但不是所有人都必须站在风口上当猪,毕竟“养猪”这件事,本田还是讲点“良心”的。
汽车行业的转型,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喊口号容易,解决实际问题才是王道。本田的选择,很可能是一场“逆风而行”,但未必是妥协,更可能是一次提前布局。从一辆纯电大SUV的叫停看去,企业的智慧,恰恰体现在知进知退,对未来趋势保持思辨的理性。这一刀切下去,也许是一个新的起点,而不是“掉队”的标志。
至于其他车企,是继续在电动化的风暴里蹦迪,还是像本田这样,先坐下喝杯茶——谁能笑到最后,市场会认真记下答案。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